知识管理理论构建的哲学反思论文(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8-10-02

  社会认识论(sacweistcmapgy)是从英美科学哲学传统中发展起来的一条研究方向,最初在图书馆学和经济学领域中提出。由于社会中的知识要依赖于正式的交流机制,所以作为知识之知识的社会认识论,就是要对知识进行有效管理,以发挥知识的最大效能。社会认识论与传统认识论不同的地方在于,它认为知识不仅是认知的对象,更是某种对社会价值系统的过滤,即只有在社会中达成共识,才具有意义。可见,知识具有内在的社会性,各种知识的生产本身也需要置于新的认识论框架下进行研究。

  社会科学哲学的后经验主义具有深刻的“实践的转向”即主张实践在哲学中的核心性。那么对于知识管理而言,社会科学哲学的后经验主义的启发又在哪里,它能够为知识管理带来什么样的哲学基础,从而有助于知识管理的学科化发展?

  4.2建构主义、社会认识论与知识管理的理论转向建构主义和社会认识论是深刻“解释学”倾向下的社会科学哲学出现的对知识本身、知识的生产、知识的分配、知识的利用进行社会——历史角度思考的新观点。尽管二者关注的是科学知识,但对于知识管理的对象——依附和借助于人实现获取和创新的知识而言,这种反实证主义的思想更能揭示知识管理的本质,并有助于其设立元假设,形成元理论。

  第一,关于“知识”的认识。知识管理理论和实践一直存在一个既模糊又重要的问题,即知识管理所管理的知识到底指什么?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区分中,只有隐性知识才是与人的活动紧密结合,而显性知识是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是脱离于人和社会群体的。因此,如何要求这些显性知识被个人和组织所利用,仅仅依靠激励机制和组织结构是不能实现的,现实的知识管理实践中的知识共享、知识转移瓶颈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建构主义和社会认识论框架下,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具有以下特征:①知识的语境化。心理的、文化的、历史的和社会的因素共同构成了科学知识得以生产、运行、传播的基本语境。因此,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必是被包含于个体和社会群体之中的,是个人和社会群体的经验,西方哲学所认为的“没有经验就没有知识(Kan,t1965)恰是知识管理所管理知识的最好描述。知识管理中的知识不论以什么形式出现,必须与个人、群体和社会紧密联系,这是知识被管理和利用的前提。②知识的不确定性。由于知识具有构造和建构社会实在的作用,知识的合法性只有在其作为知识而存在的根据得到认同时,才获得了某种合法性。尽管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大部分不是科学知识,但其“合法性”的判断并非一人可定,其建构的社会实在也并非充分。因此,如果知识管理系统中那些“真实的、可靠的”知识对于利用者而言是“不真实的、不可靠的”话,即两种社会实在不同,那“知识”只不过是脱离背景的数据而已。③知识的社会性。从最初的“知识独立于人们和社会的偏见”到“真理与历史、社会环境相关联”人们开始意识到知识的社会维度,人所具有的强烈的社会性必然会体现在人类知识的生产和传播当中。因此,知识管理的一切活动都必须考虑人的因素,脱离人的知识管理系统和知识管理活动从根本上违背了知识的本质。

  第二,关于知识活动的认识。知识活动是对知识的产生、知识的分配、知识的传递和利用等的总称。知识管理理论和实践需要回答关于知识活动的以下基本问题:组织的知识管理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活动?个人和组织在知识活动中各处于什么地位?个人和组织在知识的分配和传递中究竟依靠什么力量进行?现有知识管理理论一直在试图回答以上问题,尽管哲学意义上认为知识合法地位的确立需要社会共识,但知识管理理论中却出现了纷繁复杂的答案。我们不追求现代性中对本质的唯一回答,但力争构建社会实在的合理性和充分性。因此,借助建构主义和社会认识论对知识和知识活动的哲学元解释来对知识管理这一与知识和知识活动密切相关的社会活动进行元理论的分析不失一条有效路径。

  知识活动具有社会性。建构主义和社会认识论认为,知识的产生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活动,知识一方面通过集体来产生,并在共同体内传递,另一方面知识往往是在社会分工中产生,具有很强的协作性。知识的获得更多的是一种社会活动,人的社会性确定其知识的获得更多时候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获得。因此,知识管理的主要环节——知识创造和知识获取也具有非常强的社会性,即在组织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合作集体内会产生知识,不同任务团体内产生的知识具有协作性。在这个层面上讲企业内的知识管理必须与企业的各项活动联系。同时,这里的“社会性”具有多重含义,一是集体状态和集体知识的“社会”界定,即各种合作性集体,二是人际关系的“社会”界定,即将其看做是宽泛的个体及其个体间的互动,三是引入个人利益和职业利益的“社会”界定,即知识生产者并不会因为个人利益(信誉)影响真理和理性的追求。从这种界定出发,知识创造和知识获取不能单纯地被看作是知识在不同主体间的流动和个体认知者亲身体验的知识。发源于企业领域的知识管理更应该是个人、组织和组织与环境间的共体实践基础上的共同知识的创造、个体认知在共体认知中产生和释放,以及基于合作性集体、人际关系和个人利益的社会性基础上的上述活动的协调。

  知识活动具有社会参与主体性。建构主义和社会认识论所体现的社会科学哲学中的“历史——文化转向”直接导致了“知识转向”即一种认知或认识论的转向,凸现了行为人的心理意向特征。反映在知识管理中,知识活动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展开知识的创造和获取,而知识一旦被定位于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知识的传递就必须在“知识亲知”的基础上进行,知识亲知就是行为主体(接受者和传递者)之间共有的一种实施言语行为的过程,知识活动的参与者(主体)就必然成为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因此,知识管理中的知识传递效果有赖于对主体“行为中的言语和言语中的行为的交流的研究”单纯的共享机制、心理研究只是在知识为主体的环境下的被动手段。

  综上所述,知识管理中的知识与人的经验密切相关,或是来自于经验,或是有助于新经验的形成,且这种社会实在环境中的知识必须与人紧密结合,否则便失去价值和依存。组织的知识管理是个人、组织和组织与环境间的共体实践基础上的共同知识的创造、个体认知在共体认知中产生和释放以及基于合作性集体、人际关系和个人利益的社会性基础上的上述活动的协调。人是知识活动的主体,个体认知产生于共体认知,并组成共体认知。知识在不同个体和共体间的传递有赖于其心理意向、知识亲知和对知识的共同理解。

  4.3建构主义和社会认识论与知识管理的定位转向

  知识管理一直被认为是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理论,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支持部分,其价值评估也是依靠知识管理投入和

  企业相应产出之间的比率。知识管理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知识管理仅仅是企业的一种管理方法和理念么?对于知识管理理论本身而言,它是人们对其所构建的社会实在的系统表述,这种社会实在是一种普遍存在,还是一种独特的表示?因此,要弄清楚知识管理的定位,首先要明确它所构建的社会实在。事实上,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都存在着知识的产生、传递、分配、利用,人们必须对其进行妥善的管理和协调,以保证这些知识活动所涉及的利益和其支撑的职能。企业当中由于各种业务活动的需要和分工协作,知识以及知识活动必不可少;社会公共部门、政府部门、非营利性组织中也会因为个体实践、共体实践以及分工的需要产生和利用各种知识;各种类型的科研机构更是面临着科学知识的生产、传递和分配的任务。从社会实在的角度看,现阶段的知识管理理论远远没有达到充分建构社会实在的任务。因此,这一知识体系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而其缺陷的根源在于对其自身的定位,即知识管理理论应该成为对社会活动中各种类型主体(或主体群)的知识活动的一般和特殊的解释以及宏观和微观的解释。

  建构主义和社会认识论本身就是关于“什么是知识”和“如何获得知识”的理论,以这两种理论为哲学基础,从内容上讲,知识管理的定位应包括如下:①对知识的社会生产的解释。即一方面专注于特定领域的知识生产活动,诸如企业中的知识生产、政府中的知识生产、科研机构的知识生产;另一方面关注知识社会生产的一般性解释,诸如知识生产的社会因素、历史因素等。②对知识的组织管理的解释。即个人、组织、国家不同层面上的基于知识整理的知识分析、知识分配、知识存贮。不同的是,服务于不同目的、依附于不同主体的具体知识内容的具体方法和手段不同,这只是知识管理这一大学科下不同领域关注的问题。此外,在企业知识管理中以不同业务分工作为知识分配依据的办法并不适应其他领域,公共知识领域中需要考虑社会公众与科研人员之间的“对话氛围”和“对话意识”培养,不仅是“知情权”更重要的是社会公众对科学知识发展的引导、理解和意识。③对知识的传播与共享的解释。知识的传播与共享是知识实现价值和接受检验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知识管理关注的重点和难点。究其原因,知识的复杂形态、知识传播与共享主体——人的复杂性以及相关环境的复杂性起到主要作用。传统的以知识为主体的思想阻碍了知识共享和传播的有效性,如何理解知识传播和共享中人的行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为知识是社会的产物,而社会则是由人和人的活动、关系构成。

  从学科发展的角度讲,知识管理的定位可以包含两层意义:一是知识管理要对以上内容进行元理论的解释,二是知识管理要对不同领域中的具体知识活动进行解释。因此,从这两层的含义看,知识管理不适合以“知识管理学”为名称进行学科化的发展,其主要目的是建立知识管理的一般指导原则,即从工具性理论转向解释性理论。具体领域内的知识管理理论适合学科化发展,比如企业知识管理,公共部门知识管理。

  5.结论

  企业管理领域巨大的实践解释需求为知识管理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对知识管理背后隐含的哲学基础和一般性假设的忽视却又造成企业知识管理的“乏力”和“瓶颈”。知识管理领域出现的知识传递、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的相关理论无疑呈现出一片学术繁荣的景象。但这种表面优良的学术生态环境,却难以掩饰令人堪忧的知识管理的学科建设和内在规范本身的发展状况。如何面对目前知识管理研究的多元化局面,立足于学科发展的内在需求,形成和创建知识管理研究的新路向,都有待进一步深入和加强。本研究以此为宗旨,试图从科学哲学的视角为知识管理这一同样关注“知识如何产生和传递”的领域找出基本假设和解释,也是遵循了未来知识管理研究以跨学科研究方法为主的路向。基本观点如下:

  (1)知识管理中的知识不论何种形式,都与人紧密联系,人的心理意向和对知识的判断是知识重用的决定因素。因此,单纯的显性、隐性知识之分无法体现人的因素和人与知识的关系在知识活动中作用。

  (2)知识管理是个人、组织和组织与环境间的共体实践基础上的共同知识的创造、个体认知在共体认

  知中产生和释放,以及基于合作性集体、人际关系和个人利益的社会性基础上的上述活动的协调。

  (3)人是知识活动的主体,个体认知产生于共体认知,并组成共体认知。知识在不同个体和共体间的传递有赖于其心理意向、知识亲知和对知识的共同理解。

  (4)知识管理应是解释性理论,而不是单纯的工具性、方法性理论。它是对知识的社会生产、组织管理,以及知识的传播共享的元理论的解释和特定领域的解释。

  (5)知识管理理论是对社会活动中各种类型主体域主体群)的知识活动的一般和特殊的解释以及宏观和微观的解释;知识管理不应以“知识管理学”为名进行学科建设,应以具体领域知识管理理论为学科发展方向。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