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画板在初中平面几何定理教学中的运用(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05-01

例如,对于初中平面几何《轴对称》一节的教学,可以这样进行:(1)遭遇情境:事先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一只会飞的花蝴蝶,当这只蝴蝶刚一“飞”上屏幕,立刻就吸引了全体同学的注意,一些平时不爱上数学课的学生这时也活跃起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蝴蝶在运动中两只翅膀的变化情况。(2)自主学习:同学们根据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就理解了“轴对称”的定义,并受此现象的启发还能举出不少轴对称的其他实例。这时再在屏幕上显示出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并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和隐藏功能,时而让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动起来,使之出现不同情况的对称图形;时而隐去或显示一些线段及延长线。在学生认真观察每种情况时,老师可以指导和启发他们逐一找出图形的对称点与对称轴、对称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很自然地就发现并能初步理解轴对称的其它两个性质。此时,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对上述情境的理解,当然,这种理解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片面的,甚至是错的。(3)合作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交流,合作、帮助,几乎所有学生都能理解轴对称的三条性质定理。(4)意义建构: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学生用抽象而严谨的数学语言叙述轴对称的3条性质定理,并运用这些定理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从而实现对轴对称3条性质定理的意义建构。
2.利用计算机进行探究式学习(探究模式)
利用这种模式进行课堂教学,需要在多媒体网络教室,其基本构成:一定数量的学生机、一台多媒体教师机、一台网络服务器等。
    “几何画”板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让学生积极的探索问题的“做数学”的环境,学生完全可以以研究者的身份来做数学实验,这样就能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定理,使得学生获得真正的数学经验,而不仅仅是一些抽象的数学结论。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几何画板”这一数学软件,自己通过一定程度的自由操作在动态变化中观察几何图形的变化规律,对图形进行定量的研究,通过观察、猜想、实验、归纳、交流、研讨、论证,来发现抽象的内部规律、探讨问题解决的途径,最终获得对几何图形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的认识。
一般来说,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探究模式的程序分为四个阶段:
(1)遭遇情境:教师向学生展示问题,使学生处于教师设置的情境中,为新定理的引入创设适当的固着点。
(2)自主探究:“几何画板”把数学实验引进几何定理教学,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机会,学生可以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实验,由“听数学”转为“做数学”进而转为“探数学”,变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地探索式学习。
(3)交流研讨:通过观察、实验、猜想、论证,每个学生都得出自己的结论,并进
行了初步的逻辑证明,学生把自己的结论甚至心得体会上传,使得每个学生都可
在线浏览,并通过BBS交流研讨,努力在全班营造一种研究探索的学术氛围。
(4)意义建构:不断的交流研讨,学生的认识逐步提高,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所要解决问题比较全面、深刻的理解,从而完成对所学知识(定理)的意义建构.
参考文献
1]张惠灵.“几何画板”在数学原理教学中的应用[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2]伍春兰.基于“几何画板”的中学数学课堂“探究学习”的实践与探索[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