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华文化的复兴需要高度的文化自信(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04

  三、要充分认识文化自信的提高途径

  (一)文化的发展与繁荣离不开文化自信
  只有对自己民族的文化充满信心,才能不断促进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强,从而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因此,在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一种包容并存的心态。2011年3月,温家宝总在答记者问时说:“只有开放包容,才能使国家强大。”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具备自信的、包容的心态是必不可少的崛起条件。文化自信,从本质来讲是一种自觉的心理认同、坚定信念和正确的文化心态,具体体现为在文化发展和文化对比中,一个国家民族或政党能正确看待自身文化,理解并认同自身文化内涵与价值,并有对这种文化的生命力和发展前途的信心,同时,对待不同文化时具有兼容并蓄的包容态度,既不自卑,也不自大,文化自信不是凭空产生的,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是有着深刻的根源。在我国唐朝时期,被称为“开放的时代”。长安不仅是当时的国际大都会,而且是国际商路“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唐长安有几十万外国人居住在那里,在里面生活、工作、经商。特别突出的是,唐代有一些官员就是外国人,这些官员,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部长级干部,当时的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尼就是当时太子的老师。从些来看,说明唐朝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有自信、包容的心态。当今中国文化正处在蓬勃发展的过程当中,更是需要自信与包容,敢于借鉴不同的思想、勇于接受不同的文化,以大国的开放心态和大国的雄健姿态面对世界、走向世界。有了这样的心态,我们就一定能够妥善地处理各种各样的挑战与风险,逐步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二)需要培育和提升中华民族伦理精神自信
  伦理精神是指人们在道德生活中依据一定的标准和认识对于自己力量、精神和品格所作出的一种理性判断和肯定性评价,象征着人们道德主体性的确立并构成人们主体能动性的内在源泉。真正的伦理精神自信总是充满对道德的敬重,有一种“尊道贵德”和“志道据德”以及弘道扬德的价值认识和价值追求;有一种对民族传统和文化的认同和置身于伟大民族传统与文化中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真正的伦理精神自信是同使命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充满了敢于担当和敢于负责的意识。正是这种敢于担当和敢于负责的意识,不断地激励着主体上下求索,去为国家、民族和时代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伦理精神是民族成员根本的价值指向和行为目标,它构成了民族成员深层的伦理观念和道德素质,是民族成员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文化自信源于并依存于伦理精神自信,伦理精神自信支撑和挺立文化自信。古今中外的文化创造与文化发展,都离不开伦理精神自信的动力支持和价值引导,伦理精神自信源于人自身的精神自信特别是对自己所形成和涵养的伦理精神的自信,成于人自身的社会实践并必然表现在文化观念和精神境界上的自信,进而催促和激励人们不断地创造文化、发展文化乃至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去保守和捍卫文化。
  (三)需要有着眼未来的长远发展规划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红旗文稿》2010年第15、16、17期)一文中指出:“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历史的辉煌,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的蓬勃生机,来自于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放眼世界、审视自己、展望未来,世界的变化、中国的进步、人民的伟大创造为我们文化的繁荣兴盛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和广阔舞台,当代中国文化正展示出令人振奋、再现辉煌的良好势头。”这段话是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路径进行了全面审视。中华民族在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如果我们在主体的精神世界要更加充实完善,从而能够引领世界的发展,需要我们从世界发展大势中、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从文化建设自身的良好局面中、从网络化与信息化的潮流趋势中去把握我国的文化发展前景,这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引领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远大抱负完成伟大而光荣的创造世界历史的神圣使命。
  总之,努力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迫切需要。通过不断提升文化自信,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华文化的发展前景将是非常广阔、大有可为的,但我们也必须明白,文化建设是在精神领域搞建设,与建楼、修路是不一样的,需要长时间的积聚,所以中华文化的复兴还任重道远,还需要我们全体中华儿女坚持不懈的创新、前进。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