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3年高考复习的语文策略分析(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04
三、多“尽力”
高考复习之于高中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常用“全力以赴,尽力而为”等来描述我们的努力程度,似不为过。然而,思想重视与行为体现不可避免地存在差距,备考复习每年都要有条不紊地“全力以赴”一番,“十八般武艺”早已统统耍尽,感觉越来越不灵验,而且在周而复始的不断循环之中,原先曾经“燃烧”的热情终于慢慢冷却,说起来“意义重大”的备考,逐渐演变为按部就班般的“例行公事”。出现这种耗散状态,究竟“尽”了多少“力”,实在难说。
如实而言,语文备考需要“尽力”之处不少,或许各校各班各人的情况不同,不能整齐划一。然而,根据笔者多年的听课观察和分析研究,在可以借鉴几十年备考经验的今天,要想取得比较理想的备考效果,就应当着重在以下若干环节上多多“尽力”。
首先,多“尽力”于资料选择。备考不能徒凭口舌之劳,仿真实战是必需的,因而各种相应的复习资料必不可少。但目前最大的问题不是资料稀缺,而是泛滥成灾。面对铺天盖地的资料,指导老师在甄别和筛选方面多“尽力”显得至关重要。资料选择的“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现行高考方案和考查模式中,语文仍属于“老大难”的弱势学科,常常处于被“挤兑”而且无人理解的尴尬境地,不但学校普遍不重视,多数学生也不怎么在乎。倘要跟其他学科去争时间根本不现实。故如何选择优质资料帮助学生落实操练,确是无奈而又明智之举。资料选择的“尽力”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尽量选用优质资料,既要堵截粗制滥造的假冒伪劣产品,也不要一味迷信所谓的“名师名校”,务必坚持标准,唯“质”是求;二是努力整合资料优势,不少资料往往只有部分试题还不错,多数试题则很一般,故要“放出眼光”,选取上乘试题,重新优化组合。
其次,多“尽力”于解题指导。如何让学生“懂得”并“把握”正确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始终是备考复习的主要任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很多,也很灵活,但一些基本的思路应该是相通或类似的。笔者以为,恰当而有效的解题指导至少得体现如下要素。第一,强调审题意识。即便是非常熟悉的题干,也应当逐字逐句地细细斟酌,如2011年我省高考卷的第1题语音题的题干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跟常见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正好相反,可是不少考生根本没有细看题干,而是在思维惯性作用下,想当然地选择了“正确的一组”。第二,介绍解题思路,即展示从审题到答案形成的全部过程,如2012年《说明》“参考试卷”的第23题,先看题干“孔子和墨子的共同主张是什么”,明确归纳“共同主张”是关键,而从提供的两段材料看,内容都不是单一的,正确思路就是“求同存异”,重点关注“共性”话语,即《论语》的“泛爱众而亲仁”和《墨子》的“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两者皆有“爱人”思想,这样“以爱待人”的“共同主张”也就水落石出了。第三,呈现解题范式。不同考点和题型的解答并不相同,呈现规范的解题样式,显得十分必要。如古诗词鉴赏,为顺应阅卷习惯,通常可以运用“要点+理解(解释)+赏析”这种基本模式及其若干“变式”。以2012年《说明》“参考试卷”的第21题为例,“简析画线句子在全诗中的作用”,而画线句子是“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参考答案为“(要点)结构上起过渡作用,由描写转为议论。(理解)哀叹桑树被毁,春蚕无叶可食。养蚕人的寒衣也无着落。(赏析)暗喻晋亡后造成的祸害”。当然,呈现范式之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解题“常式”,以便灵活迁移,切忌生搬硬套。
再次,多“尽力”于答题评析。从整个复习过程看,解题指导还只是教师的一种“演示”,“演示”之后才是学生的解题“实战”。“实战”效果是否理想,试卷(练习)批改的结果可以比较如实地反映出来。当然,不必期待太理想的成绩,因为平时的实战操练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发现问题,了解缺失的存在。解决问题和缺失,便成为“答题评析”的重要使命。答题评析,自然也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和优点,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还得花费在“针对性、警示性、纠错性”等方面。“针对性”是基点,评析答题情况,一定要在认真批改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找准学生解题中出现的“重点”失误。譬如写作审题出现的偏颇,主要是“放大”还是“缩小”,是“添加”还是“遗漏”,是“拔高”还是“转移”,是“沾边”还是“游离”。“警示性”是要点,评析要通过剖析典型的“错例”来“警示”学生,构成学生的“心理震慑”,以加深对“错例”的印象。如“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中的“僭”应当译为“过分”,评析时需将“超越”“代替”“差错”“虚假”等误译一一“警示”。“纠错性”是重点,纠错是评析的重中之重,没有纠错,评析就是“浮云”。纠错,不能简单明确一下正确答案,还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产生错误的不同原因,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另外,“纠错”还应当帮助学生修正和完善一些不够完整或规范的答案,使之升格。这种“评析”或许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四、重“给力”
每年春夏季的备考复习不同于相对宽松的日常教学,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来形容似乎从来不会过时。以“效率”为首要目标,永远是备考复习的不变追求。简言之,“给力”就是效率高,不“给力”便是效率低,而重“给力”则是脚踏实地地努力争取备考效率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我们知道,备考的主体是学生,备考的终端是考试(高考),而备考的过程和形式则主要表现为环环相扣的“听(听课)”“练(操练)”“考(考查)”等。因而,扎扎实实地用信心、智慧和行动谱写不同凡响的备考“三部曲”,就是重“给力”的最精彩诠释。
(一)听课“给力”
听课,就是接收信息,是学习主体在学校求知的主要方式。学生听课“给力”,是保证复习真实有效的基本前提,否则备考目标难免落空。然而,听课“给力”不“给力”,固然有学生自身的若干原因,但更多的还是取决于教师授(讲)课是否真的“给力”。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都清楚,复习授课似易实难,既不能简单再现,也不能机械重复,重在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发现自己的认知结构存在的缺陷,并通过精当的讲解,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让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获得“新知”。而教师讲课“给力”的要领则在于课堂设计和课堂调节,语文复习课特别要避免喋喋不休的“满堂讲”,当以“点拨”为主,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既要得当,又要透彻,不要搞什么思考的“余地”,但也不能处处先入为主,将学生的思维牢牢框定在教师的“预设”之中,尽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多一些主动“发现”的快乐,少一点“被接受”的苦恼。学生听课“给力”的重要特征是在聆听的同时能够展开积极思考,即呈现出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课堂学习状态。听课“给力”的理想结果是“懂”,尽管“懂”只是复习的初级目标,但“懂”是“会”和“巧”的前提,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如文言文阅读,大致读“懂”文本内容就是正确解题的必要条件,不然,赏析、断句和翻译等解答只能“跟着感觉走”了。
(二)操练“给力”
备考复习的二级目标是“会”,即具备运用知识解答问题(试题)的能力。笔者一直认为,应对高考,只“懂”不“会”则意义很寥寥。不少考试不理想的考生,并非输在“不懂”,而是伤在“不会”。“懂”的未必就“会”,“会”的必定大致能“懂”。而达成由“懂”到“会”的唯一途径就是各种操练。教学实践表明,有效“操练”的多寡决定了复习效果的优劣。语文学科长期存在“重讲轻练”的偏颇,尤其是课堂上的操练量明显不足。操练“给力”,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力求使课堂成为“操练”的主阵地。一般来说,课内的操练要比课外作业更能快速而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会”与“不会”,并解决问题于“最现场”,在学生急需帮助时雪中送炭,施以援手,及时“加长”那块影响整体的“短板”。如“现代文阅读”之“文学类”,由于每个题目的正确解答都得花费一定的时间,一些教师往往会布置学生课外完成,而课内则以校对和评析答案为主。其实,此类“操练”安排在课内完成,也许的确费时费力,会影响一点复习进度,但“给力”程度却非同寻常。2012年《说明》“参考试卷”的第15题“请简要谈谈小说带给你的启迪”,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探究题”。答案虽然不是唯一的,却也是基本定向定性的,因为小说的主题和情节是确定的。“启迪”是“小说带给你的”,应当紧扣小说的主题或情节(如杰克做出取消安排的决定),假如有学生谈到“事业与情感无法两全”“失去的才是珍贵的”等方面了,就给予指正并结合文本做出合理评析。如此“操练”,必然“给力”。
(三)考查“给力”
这里说“考查”是为了区别于高考,也就是通常意义的分块测试、周考、月考、模拟考等专题或综合考试。考查作为复习备考必要环节和重要手段,每个学校无一例外都在运用。笔者曾研究过考试的功能,认为不同规格和性质的考试综合起来有“十大功能”,即评定功能、检查功能、训(操)练功能、反馈功能、加固功能、预测功能、激励功能、导向功能、优化功能和益智功能。考查“给力”,其本质就在于较好地发挥了考试的部分功能。愚以为,语文学科的考查(试)宜少不宜多,精心编制或选择试题,还得控制考查次数,这样才可能真正做到“给力”。原创性的高质量仿真试题是考查“给力”的重要前提,唯有“原创”才能“仿真”,因为高考试题都是“原创”的;唯有“高质量”才能有效发挥“检查”“加固”“预测”“优化”等考试功能,因为高考试题均系“高质量”的。高考考查的是语文能力,因而“给力”的考查也要更多地考虑能力提升,可以适当设计一些较高难度的考查试题。如“新材料作文”模式的审题难度就高于我省现行的“标题作文”,而经典散文的阅读难度也稍高于传统的“外国小说”,还有全国卷的仿句考查,其“语言含量”也比我省近年偏重于“价值(道德)判断”的语用题更高一些,等等。能力是相通的,具备了高一级的能力,不愁解决不了低一档的问题。
高考复习之于高中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常用“全力以赴,尽力而为”等来描述我们的努力程度,似不为过。然而,思想重视与行为体现不可避免地存在差距,备考复习每年都要有条不紊地“全力以赴”一番,“十八般武艺”早已统统耍尽,感觉越来越不灵验,而且在周而复始的不断循环之中,原先曾经“燃烧”的热情终于慢慢冷却,说起来“意义重大”的备考,逐渐演变为按部就班般的“例行公事”。出现这种耗散状态,究竟“尽”了多少“力”,实在难说。
如实而言,语文备考需要“尽力”之处不少,或许各校各班各人的情况不同,不能整齐划一。然而,根据笔者多年的听课观察和分析研究,在可以借鉴几十年备考经验的今天,要想取得比较理想的备考效果,就应当着重在以下若干环节上多多“尽力”。
首先,多“尽力”于资料选择。备考不能徒凭口舌之劳,仿真实战是必需的,因而各种相应的复习资料必不可少。但目前最大的问题不是资料稀缺,而是泛滥成灾。面对铺天盖地的资料,指导老师在甄别和筛选方面多“尽力”显得至关重要。资料选择的“尽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现行高考方案和考查模式中,语文仍属于“老大难”的弱势学科,常常处于被“挤兑”而且无人理解的尴尬境地,不但学校普遍不重视,多数学生也不怎么在乎。倘要跟其他学科去争时间根本不现实。故如何选择优质资料帮助学生落实操练,确是无奈而又明智之举。资料选择的“尽力”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尽量选用优质资料,既要堵截粗制滥造的假冒伪劣产品,也不要一味迷信所谓的“名师名校”,务必坚持标准,唯“质”是求;二是努力整合资料优势,不少资料往往只有部分试题还不错,多数试题则很一般,故要“放出眼光”,选取上乘试题,重新优化组合。
其次,多“尽力”于解题指导。如何让学生“懂得”并“把握”正确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始终是备考复习的主要任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很多,也很灵活,但一些基本的思路应该是相通或类似的。笔者以为,恰当而有效的解题指导至少得体现如下要素。第一,强调审题意识。即便是非常熟悉的题干,也应当逐字逐句地细细斟酌,如2011年我省高考卷的第1题语音题的题干为“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跟常见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正好相反,可是不少考生根本没有细看题干,而是在思维惯性作用下,想当然地选择了“正确的一组”。第二,介绍解题思路,即展示从审题到答案形成的全部过程,如2012年《说明》“参考试卷”的第23题,先看题干“孔子和墨子的共同主张是什么”,明确归纳“共同主张”是关键,而从提供的两段材料看,内容都不是单一的,正确思路就是“求同存异”,重点关注“共性”话语,即《论语》的“泛爱众而亲仁”和《墨子》的“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两者皆有“爱人”思想,这样“以爱待人”的“共同主张”也就水落石出了。第三,呈现解题范式。不同考点和题型的解答并不相同,呈现规范的解题样式,显得十分必要。如古诗词鉴赏,为顺应阅卷习惯,通常可以运用“要点+理解(解释)+赏析”这种基本模式及其若干“变式”。以2012年《说明》“参考试卷”的第21题为例,“简析画线句子在全诗中的作用”,而画线句子是“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参考答案为“(要点)结构上起过渡作用,由描写转为议论。(理解)哀叹桑树被毁,春蚕无叶可食。养蚕人的寒衣也无着落。(赏析)暗喻晋亡后造成的祸害”。当然,呈现范式之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解题“常式”,以便灵活迁移,切忌生搬硬套。
再次,多“尽力”于答题评析。从整个复习过程看,解题指导还只是教师的一种“演示”,“演示”之后才是学生的解题“实战”。“实战”效果是否理想,试卷(练习)批改的结果可以比较如实地反映出来。当然,不必期待太理想的成绩,因为平时的实战操练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发现问题,了解缺失的存在。解决问题和缺失,便成为“答题评析”的重要使命。答题评析,自然也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和优点,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还得花费在“针对性、警示性、纠错性”等方面。“针对性”是基点,评析答题情况,一定要在认真批改和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找准学生解题中出现的“重点”失误。譬如写作审题出现的偏颇,主要是“放大”还是“缩小”,是“添加”还是“遗漏”,是“拔高”还是“转移”,是“沾边”还是“游离”。“警示性”是要点,评析要通过剖析典型的“错例”来“警示”学生,构成学生的“心理震慑”,以加深对“错例”的印象。如“善为国者,赏不僭而刑不滥”中的“僭”应当译为“过分”,评析时需将“超越”“代替”“差错”“虚假”等误译一一“警示”。“纠错性”是重点,纠错是评析的重中之重,没有纠错,评析就是“浮云”。纠错,不能简单明确一下正确答案,还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产生错误的不同原因,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另外,“纠错”还应当帮助学生修正和完善一些不够完整或规范的答案,使之升格。这种“评析”或许具有更明显的促进作用。
四、重“给力”
每年春夏季的备考复习不同于相对宽松的日常教学,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来形容似乎从来不会过时。以“效率”为首要目标,永远是备考复习的不变追求。简言之,“给力”就是效率高,不“给力”便是效率低,而重“给力”则是脚踏实地地努力争取备考效率的最大化和最优化。我们知道,备考的主体是学生,备考的终端是考试(高考),而备考的过程和形式则主要表现为环环相扣的“听(听课)”“练(操练)”“考(考查)”等。因而,扎扎实实地用信心、智慧和行动谱写不同凡响的备考“三部曲”,就是重“给力”的最精彩诠释。
(一)听课“给力”
听课,就是接收信息,是学习主体在学校求知的主要方式。学生听课“给力”,是保证复习真实有效的基本前提,否则备考目标难免落空。然而,听课“给力”不“给力”,固然有学生自身的若干原因,但更多的还是取决于教师授(讲)课是否真的“给力”。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都清楚,复习授课似易实难,既不能简单再现,也不能机械重复,重在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发现自己的认知结构存在的缺陷,并通过精当的讲解,有的放矢,对症下药,让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获得“新知”。而教师讲课“给力”的要领则在于课堂设计和课堂调节,语文复习课特别要避免喋喋不休的“满堂讲”,当以“点拨”为主,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既要得当,又要透彻,不要搞什么思考的“余地”,但也不能处处先入为主,将学生的思维牢牢框定在教师的“预设”之中,尽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多一些主动“发现”的快乐,少一点“被接受”的苦恼。学生听课“给力”的重要特征是在聆听的同时能够展开积极思考,即呈现出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的课堂学习状态。听课“给力”的理想结果是“懂”,尽管“懂”只是复习的初级目标,但“懂”是“会”和“巧”的前提,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如文言文阅读,大致读“懂”文本内容就是正确解题的必要条件,不然,赏析、断句和翻译等解答只能“跟着感觉走”了。
(二)操练“给力”
备考复习的二级目标是“会”,即具备运用知识解答问题(试题)的能力。笔者一直认为,应对高考,只“懂”不“会”则意义很寥寥。不少考试不理想的考生,并非输在“不懂”,而是伤在“不会”。“懂”的未必就“会”,“会”的必定大致能“懂”。而达成由“懂”到“会”的唯一途径就是各种操练。教学实践表明,有效“操练”的多寡决定了复习效果的优劣。语文学科长期存在“重讲轻练”的偏颇,尤其是课堂上的操练量明显不足。操练“给力”,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力求使课堂成为“操练”的主阵地。一般来说,课内的操练要比课外作业更能快速而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会”与“不会”,并解决问题于“最现场”,在学生急需帮助时雪中送炭,施以援手,及时“加长”那块影响整体的“短板”。如“现代文阅读”之“文学类”,由于每个题目的正确解答都得花费一定的时间,一些教师往往会布置学生课外完成,而课内则以校对和评析答案为主。其实,此类“操练”安排在课内完成,也许的确费时费力,会影响一点复习进度,但“给力”程度却非同寻常。2012年《说明》“参考试卷”的第15题“请简要谈谈小说带给你的启迪”,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探究题”。答案虽然不是唯一的,却也是基本定向定性的,因为小说的主题和情节是确定的。“启迪”是“小说带给你的”,应当紧扣小说的主题或情节(如杰克做出取消安排的决定),假如有学生谈到“事业与情感无法两全”“失去的才是珍贵的”等方面了,就给予指正并结合文本做出合理评析。如此“操练”,必然“给力”。
(三)考查“给力”
这里说“考查”是为了区别于高考,也就是通常意义的分块测试、周考、月考、模拟考等专题或综合考试。考查作为复习备考必要环节和重要手段,每个学校无一例外都在运用。笔者曾研究过考试的功能,认为不同规格和性质的考试综合起来有“十大功能”,即评定功能、检查功能、训(操)练功能、反馈功能、加固功能、预测功能、激励功能、导向功能、优化功能和益智功能。考查“给力”,其本质就在于较好地发挥了考试的部分功能。愚以为,语文学科的考查(试)宜少不宜多,精心编制或选择试题,还得控制考查次数,这样才可能真正做到“给力”。原创性的高质量仿真试题是考查“给力”的重要前提,唯有“原创”才能“仿真”,因为高考试题都是“原创”的;唯有“高质量”才能有效发挥“检查”“加固”“预测”“优化”等考试功能,因为高考试题均系“高质量”的。高考考查的是语文能力,因而“给力”的考查也要更多地考虑能力提升,可以适当设计一些较高难度的考查试题。如“新材料作文”模式的审题难度就高于我省现行的“标题作文”,而经典散文的阅读难度也稍高于传统的“外国小说”,还有全国卷的仿句考查,其“语言含量”也比我省近年偏重于“价值(道德)判断”的语用题更高一些,等等。能力是相通的,具备了高一级的能力,不愁解决不了低一档的问题。
上一篇: 文本多元内涵和特征探讨
下一篇: 高考作文的出题方向和技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