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学校精神”文化现象的迷失与重建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5
论文摘要:学校精神文化在市场经济等观念的冲击及各种社会形态的影响下,走向了迷失。其主要表现为:对教学规模与利益的盲目追求、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无端忽视,学校精神的锻造逐渐缺失,学校精神的实质逐渐沦丧。针对迷失的学校精神,笔者认为应通过认识学校精神的重要性、确立学校的学校精神、将学校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及采用各种形式或仪式将学校精神贯彻等方面来重建学校精神文化。
论文关键词:学校精神 文化现象 校风 教师
学校精神的培育旨在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然而,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及多元文化观念影响,当前学校精神岌岌可危,反思当前我国学校精神的迷失及重建刻不容缓。
一、学校精神的内涵及表现
学校精神文化的形成过程反映的是一个特定个体的文化现象。学校精神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积累下来的,被全体师生员工所认同的一种群体意识。作为一种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学校精神是通过学校成员共同的实践活动并经由历史的积淀、选择、凝聚发展而成的。学校精神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过程,是学校教育不断探索和共同教育教学追求的结果,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存在。
学校精神可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指学校的一般精神,即各级各类学校带有普遍性、重复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精神状态,如民主和谐之风,为人师表之风,勤奋好学之风,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之风,等等;二是指一所学校区别于其它学校的独特个性,反映一所学校最具特色、最明显、最富有典型意义的精神风貌。
二、学校精神文化现象迷失的表现
在一个一切以经济发展和利润水平为追求的社会里,在一个形同工厂的学校里,我们的学校精神文化迷失了。其迷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风格和学校目标追求的利益化。学校的本质目标应该是指向培养人的,是立足于人的健康成长,是促进人的自由完满的发展,是人类发展与探索的文明场所。然而,当前的学校目标追求有严重的利益化倾向。教育不在是公益性的、服务于民众基本需要的部分,而是作为追求学校利润,成为一些人追求财富的场域。从而在学校上演了一场场争名夺利的闹剧。教育市场化的主张就是以学校教育的有限资源公开买卖的行为,而当前的择校现象、重点学校、985学校、211工程学校都是在教育领域体现的利益化、不平等和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限制。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当前我国学校精神文化现象不再崇高与伟大、纯洁的最直接体现。
2.学校的领导作风与方式的行政化。当前我国学校行政化现象严重,直接制约和影响了校园精神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学校的领导作风与方式的行政化的体现是学校管理干部的级别化,将行政职位与工资待遇等同,职称评定的等级化,教师地位的差异化,教师待遇的不平等。加之传统等级制度文化幽灵的影响,致使当前学校的行政化倾向,更为严重的便是官僚化严重。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教师精神的体现,使教师作为独立知识分子的基础丧失了,从而沦为了当前强势话语权下的道德和生存乞求者。一个没有独立精神和自由品格的知识分子,必然无法形成时代鲜明的学校精神文化品质。
3.教师的师德与教风的庸俗化。学校精神文化迷失的重要表现就是教师师德的迷失,师德败坏,教风庸俗化,过于追求升学率,追求片面的学生学业的成功,为了提高所谓的升学成就而不择手段。如《半岛晨报》所报道的某高中教师,如面对生命危险而选择逃跑的“范跑跑”等。应该说学校精神的主要建构者是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而教师本身便具有榜样性、示范性的作用。一个学校没有良好的师德,教风,如何导致教育出优秀的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呢?而庸俗化是当前学校精神文化现象中教师文化的重要体现。
4.学生的学风与班风的功利化。在学校精神文化现象不再追求崇高和理想的时代里,学生学习的风气普遍走向追求功利化,为了找一个好工作而学习,为了更好的找工作而担任班干部和学生干部,为了追求奖学金而斤斤计较、尔虞我诈。已经不再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当官为公,为天下”的理想壮志,失去了学习奋进,为社会的昌明、为推进人类的幸福而读书的崇高与纯洁,更多的是像市侩一般的接受纯粹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在学校精神迷失的情况下滋养功利化的读书倾向,进而通过学校文化的传承作用,进一步影响学校学风和班风的功利化主义倾向。斯事如此,若干时代之后,我学校几无纯粹的读书之人。
三、学校精神文化的重建
加强学校精神建设的实质就是要锻造学校精神,确立明确的方向、理念并坚定不移的执行,并以此贯彻到学校建设、教育、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那么怎样锻造学校精神尤为重要。学校精神的锻造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在岗的人有意识地使学校精神文化有可持续性,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二是后人有意识地延续学校精神。由此,学校精神便可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一道兴奋剂。
1.认识学校精神的重要性并确立学校的学校精神。学校精神是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办学目标的价值追求,当学校的价值取向成为多数教师、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时,学校精神就成为学校文化之魂。此外,学校精神也是学校文化积淀的结果。而作为当前校园文化的“核心”。只有认识其重要性并将其视作学校管理与教育的重要手段,使之成为学校主体共同价值取向及文化认同。在当前师生精神在市场经济冲击下的落寞,明确学校精神的重要及重新确立学校精神能够起到镇静的效果并对学校教育目标起到促进作用。
2.将学校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各个层面。其一,要深入学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中去,在学校的日常管理行为中贯彻学校精神。其二,加大对学校精神的宣传,使之深入全体学校师生员工心目中,作用自觉维护和规范教育自己。比如在校园一些宣传栏中粘贴,将校训等置于校园的大小角落。其三,以确立的学校精神来要求规范教育学校全体,使学校精神深入人心。学校精神只有真正在学校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得以体现,才能起到起应有的作用,否则就是“做秀”或形同虚设,毫无意义。
3.采用各种形式或仪式将学校精神贯彻。校歌,作为学校精神的重要体现,要使学校主体能够传唱,使之为人所熟知。比如升旗仪式,比如喊口号作为一种学校代号等。用特殊的形式往往能够起到特别的作用。加强心里暗示,潜移默化,使之形成心理倾向性。在校中,往往有许多的形式和活动,运用时机体现学校精神使学生养成一种独有的气质方是学校精神的体现。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正遭遇一场巨大的精神危机,而我们的学校精神在也追求经济效益和功利化倾向中迷失了。因此,必须重新建构现代的学校精神,从而提高育人水平。
上一篇:试析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