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高校创新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摘要】随着创新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教育评价已成为高校创新教育发展的瓶颈,迫切要建立针对高校创新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下,结合创新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立的原则,从创新教育管理与制度评价、创新教育投入评价、创新教育内容评价和创新教育成效评价四个方面阐述了高校创新教育评价的主要内容,进而构建了高校创新教育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高校;创新教育; 指标体系;评价指标


  一、高校创新教育评价指标体系设立的原则
  高校创新教育评价的核心问题是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创新教育评价的质量。为此,指标体系必须科学地、客观地、合理地、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影响高校创新教育的所有因素。但是,要建立一套既科学又合理的创新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却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为此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去分析和判断,才有可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1)系统性与时效性原则。
  指标体系要包括创新教育所涉及到的众多方面,使其成为一个系统。要运用系统论的相关性原理不断分析,而后组合设计创新教育指标体系。指标体系要形成阶层性的功能群,层次之间要相互适应并具有一致性,要具有与其相适应的导向作用,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即每项上层指标都要有相应的下层指标与其相适应。不仅要注意指标体系整体的内在联系,而且要注意整体的功能和目标。指标体系不仅要反映一定时期创新教育的实际情况,而且还要跟踪其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此外,指标体系应随着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不断调整,否则,可能会因不合时宜而导致决策失误或非优。
  (2)目的性与科学性原则。
  指标体系要紧紧围绕改进创新教育这一目标来设计,并由代表创新教育各组成部分的典型指标构成,多方位、多角度地反映创新教育的水平。指标体系结构的拟定、指标的取舍、公式的推导等都要有科学的依据。只有坚持科学性的原则,获取的信息才具有可靠性和客观性,评价的结果才具有可信性。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当满足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亦即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还要进行量化处理。只有通过量化,才能较为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对于缺乏统计数据的定性指标,可采用评分法,利用专家意见近似实现其量化。
  (4)可比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可比性指的是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对象间的比较,包括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系指同一被评对象这个时期与另一时期作比。横向比较,是不同被评对象之间的比较,关键是找出共同点,并科学、合理地将它们的共同点加以归纳、抽象、量化,这是使评价指标体系通用、可比的首要工作和必须解决的问题,然后按共同点设计通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中同一层次的指标,也应该满足可比性的原则,即具有相同的计量范围、计量口径和计量方法,指标取值宜采用相对值,尽可能不采用绝对值。这样使得指标既能反映实际情况,又便于比较优劣,查明创新教育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指标的设计要求概念明确、定义清楚,能方便地采集数据与收集情况,要考虑现行科技水平,并且有利于创新教育的改进。而且,指标的内容不应太繁太细、过于庞杂和冗长,否则会给评价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二、高校创新教育评价的指标
  本文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归纳和改进,确定了评价高校创新教育包括创新教育管理与制度、创新教育投入、创新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成效评价四个方面的指标。下面分项对创新教育评价指标加以论述。
  (1)创新教育管理与制度评价。
  创新教育管理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创新教育的开展和有效实施。对于创新教育管理的评价可以从创新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创新教育制度的建设、创新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三个方面考察。
  高校创新教育计划是高校创新教育未来发展的方案。高校创新教育应有明确具体的各阶段发展计划,以及计划如何实施的方法和步骤。计划包括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高校应结合自身创新教育发展的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各时期教育教学计划。例如《创新教育理论教学计划》、《创新教育实践教学计划》等。另外制定创新教育计划实施的具体方法和步骤,避免计划实施过程中偏离原定计划的轨道。必要的情况下,可制定创新教育计划的实施细则,责任到人,有利于提高效率,防止敷衍计划、拖延计划按时完成的现象发生。
  创新教育制度包括创新教育管理制度、创新教育督导评价制度和创新教育考核制度。完备的管理制度是创新教育顺利发展的保障。由于外界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所以相关领导对创新教育过程的监督和指导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的监督和指导不宜过于频繁,否则易造成创新教育实施工作人员的不满情绪的产生。另外对创新教育工作的考核需要有明确的考核目标体系,考核的结果可为以后创新教育的开展提供经验和借鉴。
  此外,高校应抽出部分领导专门担任创新教育的管理职务。这样才有条件对创新教育的开展统筹规划,协调和发展其与学校其他部门的关系,为创新教育的开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另外要在此基础上分化基层创新教育管理执行队伍,为创新教育的开展和评价考核提供第一手的数据资料,更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创新教育投入评价。
  创新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
  人力资源的投入即加强创新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具体方法如重新核定教师的编制数额、配齐配强创新教育教师;要提高待遇,政府应通过相关财政补贴,适当提高创新教育教师的补贴,对创新教育教师的额外工作量提供相应的补助;同时,要整合创新教育师资资源、技术资源,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的培训体系,提高创新教育教师的教学技能。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