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三个效益
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人文效益。
4.四大园建设
在四校区分别建设四大园,为师生提供休憩活动和观赏园林绿植的场所。
(1)逸仙足迹园(珠海校区)
孙中山先生一生为革命奔波,足迹遍布世界,如国外的美国夏威夷、檀香山及纽约、日本的东京、英国的伦敦、越南、新加坡、布鲁塞尔、印度尼西亚等,国内中山、广州、南京、上海、北京、广西、香港、澳门等地;由世界和国内各地的校友捐赠,种上伟人所到城市的市花,以寓追寻伟人的足迹、继承中山事业意。珠海校区临近中山市,该园对短时间内新校区建设校园历史传承意义的作品,较为有效。
(2)康乐名师园(东校区)
历数中山大学名师,现荟萃康乐园,彰显教书育人勋功。以植物小品纪念弘扬中山大学名师,加强新校区对人文历史的传承。曾任教于中山大学名师如鲁迅、郭沫若、冯友兰、陈寅恪、顾颉刚、陈钟凡、罗常培、傅斯年、赵元任、董作宾、周谷城、俞平伯、岑仲勉、姜立夫、刘节、梁方仲、冼玉清、王亚南、马采、容庚、商承祚等等大师。
(3)健康植物园(北校区)
我国植物医学堪称世界典范,继承国医,美化校园,建设医用植物园,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既切合北校区医科特色,又有教育和环境美化意义。会开花的医用植物很多,如藿香、金樱子、西洋甘菊、迷迭香、曼陀罗、万寿竹、姜花、倒扣草、仙人球等。由于北校区空地有限,可考虑建设立体绿化墙。
(4)科技生态园(南校区)
南校区已有很好的植物景观基础,应在生态环保、展现现代科技、节约、循环利用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概念上选题,投入新型设施设备,建设一个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生态园。
5.香飘四季
植物景观中季相是极为重要的,宋朝欧阳修诗曰:“深红浅白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载,我欲四时携酒赏,莫叫一日不开花。”根据各校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突出一季景色,如春景或秋景,或兼顾四季景色,注意讲究春花、夏叶、秋实、冬干,通过合理配置,达到四季有景。如:
灌木或矮植:春天映山红(南校区),夏观荷花池(珠海校区),秋望国庆红(北校区),冬迎炮仗花(东校区)。
乔木类:春游桃花林(东校区),夏怀凤凰木(南校区),秋拾红枫叶(珠海校区),冬有梅花雨(北校区);
玉堂春花俏枝立(东校区),海南红豆铺满地(南校区),玉兰摇曳暗香起(珠海校区),鸡蛋花开竹蜻蜓(北校区)。
6.评鉴与建设中大最美五大标志名木
通过植物传承校园历史,由师生评选中山大学五大标志名木,普遍植于四个校区,形成中山大学统一的植物特色。同时,这也是向师生介绍,鼓励师生参与中山大学绿化规划建设的一项宣传工作。
7.六大重点生态塑造区域
在各校区中心特色区域重点进行植物景观的提升和重塑,包括:
(1)南校区逸仙大道中轴区域汇集康乐历史文化精华,宜重点提升。
(2)北校区办公楼、图书馆及医学博物馆周边,是校区中心景点,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打造该区域有利于北校区形成“花园式精品校区”。
(3)东校区小谷围河及北望山、落雁台、冕山、月影坡等四个小山丘区域,即对山和水两大区域治理。
(4)珠海校区教学楼周边及若海、隐湖水景观两大区域。
东校区和珠海校区都有丰富的水域,静态水体能反映出周围物像的倒影,丰富了园林绿地景观,水域景观重点整治对校园整体生态环境提升有显著效果。
8.建设植物信息系统
校园内栽植的植物应一一挂牌介绍,使师生们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植物的习性及植物和人类亲密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丰富的植物又是中山大学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反映,南校区是名木古树品种丰富的植物园,其他校区也有许多绿植,树牌、植物名录牌也是必不可少的。早在燕大时期,北京大学校园植物就已分别不同的树种挂上标有学名的牌子,使校园环境具有科学的内容,同时成为全校师生科学普及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