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学生网络舆论危机事件的形成与引导机制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及其大学生网络舆情是如何影响高校群体性危机事件。从宁波地区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入手,分析当前"自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存在的问题,以及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不足,提出应对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引导机制。


  关键词:网络舆情;高校危机事件;引导机制


  网络舆情往往扮演着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推动其恶化发展的"催化剂"和障碍其解决的"绊脚石"[1]。准确把握网络舆情的内涵、特征,分析其对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并积极展开预防和处置工作,对于维护高校的稳定、保障高校正常的教学和科研、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1 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特征
  陈强、王雅蕾、王国华(2011)年在曾润喜研究的基础上,将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定义为"高校突发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高校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2]",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扩散速度快。
  教育历来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突发事件往往都能够激发人们极大的关注热情,高校大学生对于现代的自媒体(如QQ、MSN、微信、BBS等)的运用十分的广泛,高校突发事件能够迅速的通过网络传播,其速度往往是传统媒介所不能比肩的。
  (2)爆发的突然性。
  高校的网络舆情主要是由校园的一些热点事件或国内外重大事件所引起,大学生在网络上激烈的争论,观点往往带有明显的偏向性,因此,一件小事处理不妥当就会引起校园网络舆论的突然爆发。
  (3)破坏性严重。
  高校作为"精神高地"在社会中的形象是高大的,大学校园的突发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会激发社会的高度关注。同时,辅以网民的心理特征和网络的社会特质,必然带来更大、更多聚焦和放大效应,事件负面信息被不断衍化、丰富和发展,学生网民群体也会因为不理智导致极端化的行为,扰乱高校的正常秩序,损害当事高校的声誉。
  2 大学生网络舆情对高校危机事件的影响
  (1)大学生网络舆情直接诱发高校危机事件。
  大学生群体本身具有政治敏感度高、思想波动大、行为非理性化强等特点,使其对网络舆情的免疫力比较低[3]。一些具有刺激性的信息通过网络的传播,触动大学生敏感的神经,引发大学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导致高校危机事件的产生。
  (2)大学生网络舆情助推高校危机事件的发展。
  舆论爆发初期,网络上包含着各种不同观点的言论,各种观点良莠不齐,甚至是负面的信息,网民不能从中进行区分。同时大学生急躁的网络心理,也间接促使大学生失去对相关信息的理智判断,使得事件向纵深发展,导致局势失去控制。
  (3)大学生网络舆情阻碍高校危机事件的解决。
  作为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后期的解决中一个关键因素。政府、高校或者管理部门已经将爆发的危机事件予以解决,但是缺少舆情的控制和引导,使得一些相关的谣言产生,直接导致事件的死灰复燃,出现问题解决的反复姿态,阻碍事件的顺利解决。
  3 宁波地区高校网络舆情调查分析
  3.1 问卷的基本情况
  高校作为重要的社会组织形态,其舆论状况不能忽视。为准确把握当前自媒体泛滥背景下,宁波地区高校网络舆情现状,课题组从大学生网民的思想、行为、网络舆论传播方式和舆情的引导等方面展开问卷的设计,共计设计问卷27道题目,调查的对象为宁波地区全日制在校大学生,调查的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47份,回收率94.7%,同时,课题组还以本问卷作为基础,将部分问卷题目转化为采访调查样式,对高校教师和学生管理人员进行深度的访谈。
  3.2 问卷数据分析
  本次问卷的主体是21~26岁的在校大学生,其中男性占48.25%,女性占51.75%,周上网时间分布比较平均,但是上网时长有较大区别,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上网和手机,分别占总数的92%和93%,说明网络以及手机上网时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学生获取信息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影视剧"、"聊天交友"、"网络购物"、"新闻阅读"等方面,也有将近27%的同学选择论坛和博客。
  涉及大学生对网络的认知方面,有56.18%的同学认为网络媒体相对与传统媒体的优势是传播速度快,近95%的受访者认为网络媒体主要作用在于信息的获取和朋友交往。
  受访大学生基本认同网络舆论能够反映问题的真实性,大学生网络舆情基本能够体现大学生的意愿诉求。同时,比较理智的认为网络舆论对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解决帮助不是很大,主要体现在两种近似相反的观点中,一种认为网络舆论能够促进事件的有效解决,另外一种认为,网络舆论会对解决危机事件起到不良的导向作用,阻碍事件的公正解决。
  对于自媒体的使用方面,本文以微博使用状况为例,54.28%的受访者认为微博的优点在于转发评论方便,同时,有近50%的受访者还认为微博可以用来交接朋友,记录生活。具体如下图所示。
  大学生微博中从事的主要活动。71.6%的受访者采用心情的表达,社会热点评论占26.61%,关注本校官方微博或者学校领导微博的受访者站65.58%,关注的程度还是较大,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但是,仅有30%左右的受访者认为官方微博的作用较大。
  "当前大学生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 65.15%受访者感觉学校有关部门不是很重视,学生的意见没有得到及时的回复,学校在网络舆情方面投入的人力和物力还不够,没有采用效率更好的手段来及时的发现网络舆情。
  大学生网民网上行为分析中,66.95%的同学会选择偶尔对热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更多的同学选择浏览相关报道,68%的受访大学生会从官方渠道或权威网站获取相应事件的评论。

  受访者中86.17%认为"应对高校大学生网络舆论热点"的时候,应该及时公开事实真相,42.98%的受访者认为应该对事件进行彻底的调查,并将信息及时的向公众公布,提高高校或高校管理部门的公信力。
  4 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
  (1)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平台的建设
  网络平台的内容建设应该立足于本地,使之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开放性、新颖性。丰富校园网络,吸引大学生加入校内虚拟社区,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提供媒体渠道。同时,规避校外网络中的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影响。
  (2)加强高校门户网站和思政主题教育网站建设
  高校门户网站的信息更新慢,大学生无法进行互动等短板,使其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下降,因此,结合高校的校情,建设结构科学、内容丰富、功能多样的版块,加强校园、微信圈、微博和BBS的建设,力争最大程度满足大学生信息的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的建设,首先应该结合课程教学和实践,突出校园特色,采用形式多样的音频、视屏等传播形式,增强高校"红色阵地"的吸引力。
  (3)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监管队伍建设
  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队伍的保障。一支政治素养高、业务水平高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执行队伍,是维护高校网络舆情的安全与稳定的人才保障。
  在加强专业执行队伍的建设同时,还应过加强高校网络信息员和网络评论员队伍的建设,特别关注网络舆情中"意见领袖"的作用,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需求来加强人员的培训和人才的引进。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