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提升高校人格教育的途径
1.强化高校人格教育的战略地位。高校大学生人格教育实际上是人才培养的基础。高校的管理者和教师要明确人格教育对于大学生个体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从教育目标、教育理念和制度上凸显人格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战略地位,而不只是浮于表面。如出台相关文件、通知、意见推动人格教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成立专门的人格教育研究机构,建立人格评鉴实验室,培训人格教育的师资等。
2.明确高校人格教育的目标。要使人格教育富有成效,必须首先确立好人格教育的目标。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容易把人格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教育部门把“人”的教育笼统地归入思想道德教育的系统之中,较多地强化意识形态教育和高尚品德教育,从而弱化了人格教育的基础地位。在这种意识形态下,人格教育的目标主要定位在强化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现学生各种心理问题或人格障碍并进行帮助和引导。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及对传统教育观念弊端的反思,人们对人格教育的目标又有了新的认识。在大学校园里,绝大部分学生的人格是健康的,有心理问题或人格障碍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而大学生本身又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具有无限的发展潜能。作为新时期高校的人格教育,应该用发展的积极的眼光看待当代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目标不仅是部分学生病态人格的预防与治疗、消极情绪的调适,更重要的是所有学生积极人格的塑造、自身潜能的发挥。人格教育的重点应放在乐观、自信、尽责、诚实等积极人格特质的养成上。只有把人格教育的目标定位在积极人格的培养和塑造上,才能保证把绝大多数学生培养成健全的能经受住风雨考验的合格的社会成员,同时,也只有具备这样的人格特质的人才能有正确的思想、高尚的品德。
3.强化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校园文化是在高校教育传统的基础上,由物质文化环境、制度文化和师生活动共同构建的,在大学生价值导向和精神气质上具有强烈的潜移默化的功能。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就曾经指出校园文化具有隐性课程的功能。校园文化相对于外部现实文化而言,具有先进性、稳定性、传承性、导向性和内潜性等特点。高校教育管理者应重视校园文化在净化学生心灵、稳定学生心绪和导引现实文化价值方面的意义,不断强化校园文化系统的建设,用优美的环境、甘于奉献的价值信念、强烈的民族责任感、高雅的生活方式、兼容并蓄的胸襟和宁静自强的治学氛围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提高其自我教育的素养。
4.综合运用学校各种教育力量。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专门场所,要有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自觉,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坐等时机。要综合运用学校教育的所有方面和因素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和熏陶。首先,组织相关人员制定人格教育计划,编写相关教材,培训专职人格教育教师,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意志品质、社会交际与公共关系、行为养成等多方面的内容的教育,充分体现人格教育的基础地位,将人格教育专门化、系列化、常规化。其次,在各科教学中渗透人格教育。人格教育和各专业课程的学习不是互不相干的两个环节,而是彼此提供强有力支持的互动整体。一方面,学生通过各科知识的学习,获得系统的专业知识,发展各项能力。在完成各科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其意志力、坚持性、独立性、创新性等人格品质得以锤炼。可以说知识学习的过程就是人格优化的过程。另一方面,结合学科内容,有机进行人格教育。特别是人文学科本身蕴含了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做人之道,学生学习这些学科就是在接受正面的教育和熏陶。最后,作为学校的所有工作人员,上至领导,下至普通教师、员工,都应率先垂范,给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尤其是各任课教师,与学生接触机会多,其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5.提供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调研、科学考察、社会志愿服务等活动,与智力学习一样,是高校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大学生可以通过“做中学”来体验奉献的价值,在活动中践行高校服务社会的传统精神,进而内化为高尚的人格特质。人格教育者应该多方提供、设计和利用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超越自我关注,将民众的疾苦、社会的发展与自我价值的实现结合起来,在合作服务中学会理解、包容和妥协,从而塑造积极的人格品质。
6.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自我教育是大学生人格塑造的内在动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我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条件,没有自我教育做基础,再好的他人教育也是外部因素,缺乏转变个人认同的内在条件。”大学生具有较高的自我意识水平,能比较客观准确的认识自身人格的优缺点,具备较好的自我教育的条件和能力。在“你认为健康人格的养成主要依靠什么”这一问题中,有53%的学生选择“自身努力”,这说明很多学生具有自我教育的自觉意识。高校教育者应充分利用大学生自身的这一宝贵资源,调动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启悟他们的主体意识,形成人格塑造的内在驱动。将外界引导与内化自省相结合,才能共同促进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