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3.医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不尽合理。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影响学生满意度评价的重要因素。在所调研的医学院校中,除中山大学外,其余四所高校暂还未设立专门通识教育管理机构,仅是由教务处负责推动通识课程的建设和管理。由于教务部门需要负责全校所有专业、学科、课程的统筹和管理,时间、人员精力有限,无法对通识教育课程做专业的顶层设计,容易导致通识课程庞大杂乱,出现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缺乏整体性和稳定性、课程结构不合理、学科比例不均衡等现象。同时,对通识课程的教学方法缺乏专业的指导,也导致课程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教学缺乏互动性。
  4.医学院校通识教育优秀师资相对匮乏。医学生对通识教育教师教学效果的不满意,与医学院校优秀通识教育师资匮乏相关。通识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给予医学生多学科、多角度的视野,培养知识结构合理的医学人才。但大部分医学院校都是独立建制院校,多数师资是因医学或医学相关学科需要而组建起来的,少数是人文社会学科教师,跨学科专业的教师极少。医学专业的教师往往缺乏人文科学知识,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人文社科的教师往往缺乏医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授课无法结合医学相关内容进行,对医学生缺乏吸引力。师资力量的局限和缺乏直接影响了通识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制约了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的发展。

  四、推进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的对策

  1.深化通识教育理念,推动通识教育深入发展。通识教育是对“人”的教育,核心目标是培养“健全的人”,它包含对人的合理知识结构、健全人格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对于医学院校而言,通识教育不仅要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知识和终身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医学生的批判思考和沟通能力,提高其人文素养和医疗伦理意识,为医学生成为医生后,能更全面准确地观察患者病情,给予有效治疗,从而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患和谐奠定基础。医学院校可通过举办讲座、辩论赛、学术沙龙等第二课堂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通识教育学习氛围,深化全校师生对通识教育核心理念和价值的认识,增强教师通识课程授课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提高学生通识教育课程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推动通识教育深入发展。
  2.设立通识教育管理机构,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国内外优秀大学大都设有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机构进行通识教育的管理、研究和实施,保证通识教育的顺利进行。如复旦大学设立了复旦学院全面负责通识教育,八年制临床医学的学生一入学要进行为期两年的通识课程学习;浙江大学设立了本科学院负责全校本科生的通识课程管理,包含医学专业在内的本科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必须完成16.5学分的通识课程学习;作为本次调研对象之一的中山大学也设立了通识教育指导委员会和通识教育部,负责推进全体学生的通识教育,要求全体本科生(含医学专业)在校期间必须选修16学分的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程。同时,通识教育管理机构还负责制定推进通识教育所需的各项制度,如通识课程审批制度、小班教学制度、助教制度、课程质量管理制度、教师绩效考核制度、课程建设及科研经费资助制度等。需要指出的是,各项制度的制定应遵循通识教育理念,服从通识课程体系要求。
  3.明确医学通识课程目标,科学设置课程教育形式。课程是实现通识教育培养目标实现的最有效的途径。但建立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并不意味着课程的随意组合,而是应该在统一的通识教育目标下实现学科间知识的融会贯通。如前文所述,医学院校的通识课程教育目标要充分体现对医学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鉴于医学院校专业课程繁重、通识课程学时少,设置融合医学与人文、社会、自然学科的跨学科、综合性通识教育课程,是实现医学通识教育的高效途径。这样既能在通识课程中渗透专业知识,又能在专业课程中进行通识教育,有利于将通识教育理念贯穿医学教育的全过程。
  课程形式方面,根据医学院校的特点,除了采用大班授课外,小班研讨、主题讲座以及PBL教学不失为医学院校进行通识教育的有效形式。小班研讨可促使学生学会反思与判断,帮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深入思考和提出对策;中国台湾中原大学围绕“生与死”主题采用主题讲座形式分别从医学、哲学、宗教、法律、文学等不同学科角度进行全面探讨,帮助学生构建综合学习体系概念,学会多学科、多视角对同一主题进行探讨,有效拓展了医学生的视野;而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模式,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通过设计真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习者自主探究和整合隐含在问题背后的不同学科知识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一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非常适用于医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
  4.加强对通识教育师资的培养,提高教育教学实效。优秀师资的培养是提高通识教育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由于医学的特殊性,医学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对授课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客观要求教师本身具有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不仅对人文社会学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同时还应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授课技巧与沟通能力。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此类跨学科的通识教育教师极为缺乏。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校内培训、进修学习、校外聘任、网络资源共享和校校联合等多种方法同步进行来完成师资的培养和补充:校内培训是首选方式,医学院校可举办通识教育教师培训班,对通识教育理念、课程设计原则、课程教学方法等进行培训,另外,也可设置医学类与通识类课程,供不同需求的教师修读,借以完善知识结构,达到通识课程要求;其次可以从校外聘请通识教育相关领域的专家作为名誉教授进行短期授课,同时指派本校年轻教师做助教,在工作过程中进行学习和培训,也是一种有效的师资培训途径;还可以通过校校联合模式,实现不同院校间尤其是独立建制院校和综合性大学间的通识教育师资和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进修学习作为另一种教师培训途径,可以考虑从附属医院选派有教学意向的临床医生进修人文社会学课程,攻读相关学科学位,进一步提高医学通识课程教学质量。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