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国际化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最突出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之一。在当前东西方文化大交融、大碰撞的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势在必行。针对这一新形势,文章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变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载体等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国际化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一、国际化的时代特征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法律等领域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合作越来越密切,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主流和趋势之一。
(一)信息全球化
借助互联网,世界各国的大学生可以方便快捷地接受各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信息全球化给了大学生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广阔的想象空间,为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文化多元化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源自不同民族和文化背景的价值理念的对峙与抗衡将会加剧,文化多元化的态势日益明显。大学生是各种文化思潮的积极追求者,又是其有力的推动者,最能敏感地触及社会、思想政治变化。在多元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下,许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行为方式和社会伦理等方面发生了诸多变化。
(三)教育体制多样化
随着中外教育合作的不断发展,“2+2”“1+3”“3+1”“3+X”等各种形式的中外联合办学、招收留学生等国际教育合作方式日益丰富,由此带来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授课方式、教育手段等的综合化和现代化呈现出了方兴未艾的态势。大学生的国际意识逐渐增强。
(四)人才竞争国际化
人才竞争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全球性人才争夺战已经从企业层面上升到国家间的竞争。各个国家都在培养本国人才的同时,大力吸引其他国家的人才,人才竞争形成激烈的国际化态势。大学生们逐渐感受到了由此带来的各种压力。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影响
国际化不仅对大学自身,也对“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产生了各种冲击和挑战。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成熟的关键时期,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观点,同时,也具有难以自觉辨别和主动抵御外来消极思想等特点。
(一)积极的影响
1.大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与以往大学生相比,在信息爆炸、网络互联的环境成长起来的大学生,能够快速获取前沿信息、文化动态,知识更加丰富,思维更加活跃。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使大学生的思想进一步解放,观念进一步更新,视野进一步开阔。
2.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被唤醒。市场经济在鼓励人们大胆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更推崇平等基础上的自由竞争。这种状况必然也会反映在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多年来学业上竞争的成功,使大学生自我期望值高,主体意识凸显,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
3.大学生民主民生意识更强烈。面对当前种种社会问题以及学习和生存就业的压力,大学生们担心腐败现象和无规则、不公平竞争会断送自身才能和发展前程。因此他们对腐败的不满、对民主政治的渴求日益增加,政治意识和权利意识进一步提高。
4.大学生全球竞争意识强。全球竞争唤醒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进取意识。他们的视野突破了校内、国内的界限,积极主动地去接受开放的思想,关注国际国内热点问题,了解全球各民族的文化;他们崇尚创新精神、探索精神,积极追求进步;他们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和社会实践,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从开放的中国、开放的教育中寻找机遇。
(二)消极的影响
1.大学生的传统道德观受到侵蚀。面对西方敌对势力不断地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向我国输入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部分大学生出现了盲目效仿、迷失其中的现象,淡忘了勤劳勇敢、艰苦奋斗、诚实笃信、戒奢节俭的修身之道,丢掉了“仁义理智信,温良恭俭让”的传统美德。
2.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受到冲击。主要表现为:(1)个人主义凸显。张扬个性和实现自我价值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他们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看待各种问题和事务,较少考虑别人的感受和意见;有些大学生不注重个人奋斗、对社会做出贡献和牺牲,而是更多地强调自我实现和向社会的索取。(2)是非观念弱化。国外影视产品中吸毒、暴力、同性恋、婚前性行为等内容的传入打破了国产影片宣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集体主义等思想的局面。大学生信仰的缺失使他们面对纷繁芜杂的世界显得无所适从,空虚和茫然使他们的是非观念逐渐弱化。(3)拜金主义严重。随着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存压力逐渐增大,金钱至上的思想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渗入校园,拜金主义思想在大学生中逐渐滋生。他们崇尚金钱万能,认为金钱是衡量一切行为和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把社会上的一切关系、甚至道德良心都归结为金钱的作用。同学间比学习成绩、社会奉献、思想进步的风气在一些学生中逐渐演化为比谁更富有、更阔绰,进入了“拼爹拼妈”时代。(4)价值观念世俗。受功利主义、现实主义等思潮影响,一些大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表现出了功利主义倾向,出现了回报周期长的学科受冷落、经济效益大的学科受欢迎的现象。同时,他们把诚实守信等人格品质看得无足轻重,在人际交往对象的选择上也有明显的目的性和功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