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孔子教育方式与中学体育教学改革(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二)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概念并非孔子本人提出,而是宋代朱熹在总结孔子教学思想时归纳出来的。但从孔子一生的教育教学实践分析,他的确是按照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从事教育事业,从事教学工作,把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念运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孔子承认个性差异,因此他非常重视因材施教,即根据弟子的个别差异确定对他们的教育。孔子因材施教,大量地体现在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来解答他们的疑问,做到有的放矢,因势利导。有时,同样的问题,孔子对不同的学生却有不同的答复。在这方面最典型的当属《先进》中记载的案例。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当他学会什么是否可马上付诸实施。孔子告诉他不可,并要求其与他的父兄商议后再付诸实施。随后,冉求来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告诉他可以马上实施。一直侍从在一旁的公西华对老师对同一个问题给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答案表示疑惑不解并追问其中缘由。孔子答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即孔子说冉求这个人胆小,遇事容易退缩,所以要鼓励他立刻大胆去做。而子路则勇气过人多冒进,勇有余而谋不足,所以我要给他降一下温,让他头脑冷静一点,使他知道进退。这个案例具体生动地向我们呈现了“因材施教法”的操作过程,教会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应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品性,素质修养等情况给予不同的对待,使体育教学成为健康身心,完善人格的有效途径。
  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对我们今天的中学体育教学仍有启示作用。21世纪,教育部出台了《体育与健身新课程标准》,明确把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终身锻炼意识等作为重点,要求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人人享受体育与健身的乐趣。在体育教学手段上,要由简单的“一刀切”方法手段转向因材施教和区别对待,在一定的统一要求的基础上,使学生的一般发展、共同发展与特殊发展、差别发展相结合,从而尽可能地为学生学习和锻炼创造条件,满足和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需求。体育是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增强体质,完善心理素质,传授体育锻炼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品德意志的一个教育过程;是以身体活动与思维紧密结合为主要特征的教育过程。
  (三)善用评价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注重在教育过程中运用评价来改善和提高教育效果,并进行大量的实践活动,积累形成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评价思想与经验。孔子针对弟子间品德、智能、志趣等许多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评价。如《公冶长》载有这样一件事:“子贡间曰:‘赐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胡班也。’”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有一次子贡问孔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孔子说:“你好比是一个器皿。”子贡又问:“什么器皿?”孔子回答说:“宗庙里盛泰穆的湖斑。”意思是说,从个别场合看来,子贡是个体面的器皿,但却没有注意到全面发展。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的评价多以正面表扬为主,即使批评学生,也总是善意的,从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作为今天的中学体育教师,也应从孔子的教育方式中得到启示。应根据学生的心理,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机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体育考核的良性反馈调节学生的积极性,改变在体育考核中一些学生尽管认真学习、刻苦锻炼,却难于获得较好成绩而有些学生单凭身体条件的先天优势就可取得优异成绩的不合理现象。在成绩评定过程中,把那些鼓励评价落实到实处,才能体现过程性评价的反馈作用对知识的运用和再创造能力的肯定。
  (四)教学相长
  孔子是世界上第一个辩证的处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的教育家,也是最早树立师生之间平等关系的教育家。孔子没有把教或学绝对化,认为学无常师,应当互教互学、互相切磋。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并提出要“不耻下问”(《公冶长》)。为了更好的教育学生,孔子与学生之间形成了平等交流,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老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缩短,使双方“教学相长”,共同进步。教因学而得益,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学因教而日进。
  中学体育教学是人施之于人的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其核心关系是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师生间“教学相长”是教学的本质。主体发展不仅不能否定教师的作用,而且也把教师视为并列活动的主体,形成师生互动,教师趣教,学生乐学。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今天,我们应像孔子那样,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多肯定,多表扬,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和氛围,从而使教育活动生动活泼,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因为“一切教育均影响学生之各个方面”。只有师生感情融洽,师爱生,生敬师,这样学生内在的情感自然被触发,进而就会“爱屋及乌”般喜欢上教师的讲授,学习的兴趣浓了,劲头足了,此所谓“亲其师而近其道”也。体育教学要由过去学生“跟着练”转向学生“自主练”,做到以学生为主,让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使学生成为自身素质发展的主人。

  三、结束语

  孔子是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学术思想、教育思想博大而精深,是植根于传统文明基础上的教育思想的宝库,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检验后,直到今天也仍然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对孔子的教育观要加强学习、加深研究,吸取其精华,并结合新时代的需要和实际情况,落实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这样才能更顺利地达到中学体育教学改革的目的。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