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广告设计专业“大平台+多方向”课程体系建设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论文摘要]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的课程建设,必须体现鲜明的职业特点。“大平台+多方向”的课程体系,既有助于学生掌握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力,也有助于利用有限的学时,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方向化岗位执行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同时具备大广告产业内的岗位迁移基础能力以及在专项岗位上的快速上升优势。

  [论文关键词]大平台+多方向 课程体系 核心竞争力

  随着我国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和发展,消费人群对商品审美意识和生活品质要求不断提高。作为大众视觉传播业的先行者,广告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它所提供的专业服务将为更多人所需求。当然,这种日益增长且不断提高的需求也对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高端类型和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以就业为目标的教育形式,它的职能主要体现在服务于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上,着重培养行业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与管理人才。而这类人才所需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及素质,应与企业的发展规模、主要产品,以及企业的具体岗位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职广告设计专业的课程建设,必须体现鲜明的“职业特点”。在现阶段,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改革课程体系、与学科教育互为补充、形成自主特色,是其提升发展潜力,进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如何站在产业的高度,针对各门类人才知识、能力目标进行科学梳理,打造“大平台+多方向”课程体系,是达成这一目标的积极尝试。

  一、以“大平台+多方向”为标准,明确产业人才培养方向

  广告产业的基本生产形式是指广告公司受项目客户委托,围绕客户市场目标,为客户提供的广告代理、设计、制作、发布以及广告效果评估等一系列服务。广告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围绕着广告目标的达成而进行,广告产品必须能够被目标群体或大众消费者接受,最终为客户实现市场推广目标。因此,整个广告信息的设计、传播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化的服务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广告企业会由于目标客户的不同、自身产品的不同、服务层次的不同,以及差异化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分解成各种专业化设计公司。这类公司规模有所不同、产值也有差异,但基本都具有同一个特点,即“多种经营,专项发展”。而“大平台+多方向”的课程体系正好与这一生产模式相对应。
  “大平台+多方向”的建设思路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立由文化课、基础理论课、基础美学课、软件基础课等通识类课程构成的基础型教学平台。这个平台上的课程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专业基础能力的学习和掌握,课程完成后具备在广告企业中基础岗位的任职能力。同时,通过大平台教学,学生能够逐渐对广告设计的各个门类产生认识,并形成各自对不同方向的认同感,为后续学习定下目标。第二阶段则是根据各个门类的岗位要求和能力标准,通过整合提炼,划分出若干个专业方向,制定分方向的专业进阶课程。学生通过各种分流手段进入此阶段后,将进入专业能力的提升阶段。此时的课程设置必须以各方向的岗位核心能力为依据,以提升就业起点为目标,进行强化训练。“大平台+多方向”的课程体系,既有助于学生掌握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力,也有助于教师利用有限的学时,最大限度地强化学生的方向化岗位执行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同时具备大广告产业内的岗位迁移基础能力以及在专项岗位上的快速上升优势。

  二、以“大平台+多方向”为依托,建立学生能力“差异化”发展机制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在就业压力巨大的今天,任何人都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在无法实现就业的情况下,任何对教育水平和手段的褒奖都是苍白无力的。所以,高职院校将课程开设目标与“就业”相捆绑就显得合情合理。“教育”与“就业”并不矛盾,反而是递进关系,关键是要将与广告职业相对应的各项要求通过课程内容分解和教师的言传身教灌输给学生。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核心内容不是教学生应从课程中学到什么,而是教学生如何从课程中学。教师要区分课程内容中的核心能力、次核心能力和一般能力,让能力水平各有差异的学生能够有的放矢,各取所需。经过多年的发展,广告设计已从单一的平面设计发展为具有平面设计、会展设计、数字设计等多方向的大门类专业,因此,广告设计专业学生的未来不可能都是平面设计师,广告的生产力也不仅仅在于“平面设计”。由于我国高考招生制度以及教育分级制度的体制所限,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学生客观上存在美术基础能力参差不齐、创意设计发展潜力有限等问题,换句话说,难以效仿本科院校实施精英化教育。所以,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应当通过“大平台”课程的学习尽可能地为学生打下较为扎实的岗位基础能力,拓展基本就业能力,这也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再通过“分方向”的专业教学,让设计能力各有所长的学生在课程中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新的方向。这需要教师对课程内容精确把握,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其他岗位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形成务实的“差异化”发展机制。同时,也能为一部分有潜力、有目标的学生提升专业能力和拓展专业范围,以提高就业质量。

  三、以“大平台+多方向”为契机,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我国广告设计行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已进入规范化、专业化的理性调整阶段,也就是说“就业门槛”正在不断提高。基于这一点,“大平台”基础课程就应承担起指导学生跨入专业门槛的阶段性目标。本专业学生需掌握的基本技能目标主要包括:基础业务——掌握媒体技术实务知识、市场知识,具备调研、人际交往、策划和文字表达能力;基础设计——掌握构成基础、图案基础、色彩基础知识,具备图形创意和软件基础设计能力。因此“大平台”基础课程的构建应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整合:第一,以体现全面育人为目标的通识能力课程;第二,以掌握相关业务知识为目标的业务基础课程;第三,以掌握图形美学和基础设计、制作能力为目标的设计基础课程。由此构成奠定本专业学生基础能力的“大平台”课程群。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完成多个方面的能力提升:首先,既有的文化课知识、思想道德修养以及其他跨学科知识继续得到补充和提高;其次,初步完成从一般知识学习到专业技能学习的角色转换;最后,通过各种专业基础能力的学习,对专业形成认识,并对照自身能力逐步明确发展方向。
  如果说“大平台”课程对于学生能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话,那么“多方向”课程则是高职专业学习的深入以及核心阶段,这个阶段对于学生的专业定型和技能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多方向”课程的特点在于:均建立在共同的基础能力平台之上,但进入专业学习后,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并最终发展成独立的门类,因此,在有限的学时内,学生很难同时掌握这些内容,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找准方向重点提高,把某一个方向的知识技能学精学透,达到就业标准。目前我国广告设计行业主要围绕平面设计、会展设计、数字设计三个方向进行分类发展。其中,平面设计主要通过字体的排列、图形的创意加工、版面的结构组合等方面的技巧,形成视觉表现力,传达广告意图;会展设计注重在三维空间中多角度、多个面的视觉表现,结合灯光、道具等手段营造展示氛围;而数字设计则是以数字化的文字、图像、声音、影像等感知元素,通过虚拟方式进行信息传达。三个方向的核心能力之间交集点较少,且内容较多,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无法在有限的学制时间内全面充分掌握,因此必须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让学生深入掌握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知识与技能。“多方向”课程群主要包括:(1)以掌握色彩、构图、包装、形象设计能力为培养目标的平面设计方向课程;(2)以掌握空间效果表现、商业视觉推广能力为培养目标的会展设计方向课程;(3)以掌握数字媒体表现、人机交互技术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数字设计方向课程。“多方向”课程是基于专业“大平台”课程之上的核心技能提升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可分方向平行设置,采取科学的分流手段,引导学生重新组班,按方向配置教学资源,因材施教。

  四、以“大平台+多方向”为载体,形成高效的执行和管理机制

  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科学的调研和规划,而对其预期效果的论证,则需要通过高效的执行和管理体制来运行和检验。在执行方面,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制一般为三年共六个学期,对照“大平台+多方向”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这六个学期可被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二个学期为第一个学习阶段,这也是学生进入高等教育后的一个过渡和初期转型阶段,可将“大平台”基础能力课程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排入这两个学期。第一阶段完成后,专业所在院系可通过能力测试、学生自主选择等方式分方向,并进行班级的重新调整,如院校已开始施行工作室化教学,则可弱化班级概念。余下四个学期为第二个学习阶段,这也是学生在校三年中最为关键的专业技能提升阶段。“多方向”核心能力课程可在这个阶段植入,主要包括方向性专业课程的学习和项目实践能力、顶岗实习能力的提升。在管理保障方面,则需要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总体框架下,对应“大平台+多方向”的建设思路,重点建立教学质量保障、监控与信息反馈机制:(1)建设具备方向性特征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对专业教材、课程资料、校内外实践场所进行有针对性的梳理和功能调整,形成与课程体系相配套的教学资源;(2)进行教学与管理的动态化考核,建立配套的教学检查、实训管理、督导和评估制度,形成全方位、立体化、强调过程性的评价机制;(3)确保信息反馈的及时、畅通,运用教务管理系统、网络学习平台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多途径、全方位了解教学信息、掌握教学动态,及时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4)通过深层次的校企合作,逐步完善以学校为主体、以企业为标准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随着广告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调整,广告设计的方法与手段也处于不断升级和变革的发展过程之中。作为广告设计一线从业人员的培养主体,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手段必须适应产业的调整和发展。而“大平台+多方向”课程体系的建设,也正是主动适应产业发展、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积极探索,也将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