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五年制高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改善措施(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2.高职学生的社会交际特点。高职学生的社会交际环境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由同学、教师组成的校园环境,另一个是由各类社会人组成的社会环境。
  在校园环境中,高职学生的心智较稚嫩,故而做事的方法趋向孩子化。在与同学之间产生矛盾时,经常出现打架、冷战、结团对抗等现象,影响团结。而在与教师的沟通中,由于年龄过小,且从未接触过大学教师,习惯于将教师看成权威,故而经常刻意与教师保持距离。这样导致了高职学生与同学之间关系的紧张,与教师之间关系的疏远。
  这些社会交际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于社会的认识、对于学校的认识。如果性格过于内向,就会产生厌世、自闭、孤独的心理问题。
  3.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特点。高职学生大都没有经过高中教育,也没有经过系统的政治思想道德培训,当然更没有进行过公共课的系统培训,故而认知水平较低,知识结构较为单一。
  目前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调节以及思想道德等都处于空白阶段,对同一事情的认知水平也较为有限,思维逻辑较零散,即使知道自己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分析和解决,故而会产生一定的郁闷心理。
  同时,高职学生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在高职综合性的知识结构的要求中,无法适应。另外,高职学生在初中或者高中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普遍较低,基础知识极为薄弱,所以学习上会很吃力,这样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此以往,他们自然而言会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

  三、改善高职学生心理的措施

  改善高职学生的心理,仅靠学生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需要学校、教师、社会与学生们一起努力。
  1.学校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学校是高职学生改善心理的重要阵地,也是高职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源头,故而学校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证学生心理健康。(1)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查、实验、交流等方式,了解当前高职学生中存在的重要心理问题,之后对这些问题进行整理和分析,制成表格或者统计表,以便清晰了解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构成比例。(2)根据调查结果,设置相应的心理健康和思想道德课程,同时根据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反应能力、知识结构以及学习基础,设计合理有效的课时,改变以往陈旧的课堂方式,消除学生因为学业太难而产生的郁闷厌学心理。(3)设置相应的面试体系和心理健康课反馈体系,同时也可以定期开展一系列心理健康知识竞赛,或者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日记进行讲评。这样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心理健康课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2.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高职学校的教师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引导者,也是高职学生较为信任的人之一,故而教师要采取措施,帮助学生改善心理。(1)在课堂中,教师要改变以往“一言堂”的上课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在每节课结束时,尽量采用试卷或者提问的方式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课程中较难的部分要利用各种道具或者技术帮助学生理解。(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采用引导的方式。课堂上,尽量让学生们自己思考答案,并且指导他们利用图书馆、网络、询问等方式自行寻找资料,完成对某一问题的研究。
  3.社会要关注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社会是高职学生最终的职场所在地,也是影响高职学生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故而社会应该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关注。(1)社会中教育工作者、媒体在关注研究生、博士等高学历群体时,也要关注高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增加对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和报道,增强高职学生的存在感,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问题。(2)企业作为高职学生就业的目的地,要创造更多岗位,同时加强与高职学生和学校的交流,帮助学生完善职业规划,给他们以希望,同时依照他们的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给予关怀。
  4.高职学生要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高职学生是改善其心理的主体,也是最终的受益者,故而要不断采取措施,提高自身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1)高职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心理问题对自身的危害,同时理解心理健康对自身的重要性;认真学习学校设置的心理健康课程,在课堂中认真听讲;对于不懂的问题或者学业中较难的问题,要善于查找资料解决,增强自己的基础知识,完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够解决厌学的心理问题。(2)当问题来临时,要采用适当方法进行疏导和调节。在自己无法解决时,可以主动询问教师、家长或者高年级同学,利用他们的丰富阅历和成熟心理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以此保证心情愉快。
  当然,解决高职学生心理问题、改善他们心理状况的措施还有很多。通过这些措施,能够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保证他们的心理健康,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保证高技术人才的培养符合职业教育目标。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