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特殊高等教育领域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三)针对残障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立体的、多渠道的教育,需要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的全过程。主要通过学生、教师、学校这三个方面的途径来实施。
  1.面向学生的主要途径。第一,开设积极心理健康课。针对视力残疾和听力残疾大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年级的需要开设序列化的积极心理健康校本课程,较系统地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这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最有效的途径。
  第二,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积极心理教育模式,是提升残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它是在辅导者的指导下,向所有参与者提供一个坦诚、相互信任和安全的多维人际互动的环境,使参与者在群体互动条件下亲自体验认识和解决自己的问题,发挥自己的优势,学会掌握多种正确的社会交往规则和技能,形成健全的心理和人格。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形式多样,可以以游戏、讨论、分享、体验等多种方式进行,具有趣味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三,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切实开展个别咨询与辅导。为全体学生建立心理档案,了解学生的基本心理特点,实行因材施教。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网络在线咨询等方式为学生开展发展性咨询,为学生排解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心理问题,对于有潜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评估并适时开展个别咨询与辅导,对于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及时进行危机干预。
  第四,结合专业教学渗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各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相互配合,各学科在教学时应结合学科特点和优势,针对学生实际,有意识地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并开发心理潜能,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师生互动的良好心理氛围。各门课程的教师应增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在教学时自觉运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指导工作。
  第五,利用校外的教育资源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或活动,如社区公益活动、慈善活动、义务劳动等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使残障大学生们在活动中释放热情,展现价值,培养他们的善良、爱心和感恩的积极心理品质。
  第六,与学校德育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学生会、社团等组织开展心理主题班会、艺术节、学雷锋活动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积极性,让他们在活动中展现自己的优势,提升自信心和自尊感,促进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
  2.面向教师的主要途径。第一,教师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全体教师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主动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形成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使教师在日常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贯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方法和技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第二,教师自我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教师健康的心理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只有教师处于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与创造性,积极投入工作,充分发挥其潜能。同时教师健康的心理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保证。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人物,是学生认同的楷模,在师生日常接触中,最能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社会性和人格品质的发展。心理积极、健康的教师,能创造出一种和谐与温馨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心情愉快;教师情绪紧张、烦躁、忧郁会产生一种紧张与压抑的学习气氛,使学生惶惑不安。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针对教师开展团体活动或研讨,帮助教师全面认识自我,正确面对压力与挫折,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以身示范,以自身的积极心态影响带动学生。
  第三,创建良好工作氛围。通过创建和谐集体,为教职工创设良好工作氛围和融洽的人际关系;充分调动“工会”的积极性,鼓励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愉悦身心。
  3.面向学校的途径。第一,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关键。要建立一支以专职为骨干、专兼职结合、素质较高、并且有特殊教育经验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专职心理教师主要负责残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进行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教师心理工作及心理咨询机构的工作,如建立心理档案、心理测量、心理诊断等。
  第二,积极心理文化环境建设。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利用学校的隐性课程——校园文化,它对于残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学校应重视积极心理文化环境建设,它是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为主要内容的全方位、立体式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把无声的教育与有声教育相结合,使之相得益彰,让残障大学生的人格在心理文化中得到熏陶,使残障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此过程中得以优化。具体措施包括在校园内的所有开放空间(图书馆、宿舍、教学楼、体育馆、食堂、操场等)进行整体设计,营造出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研发、设计和制作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有关内容为主题的用品,如学生手册、教职工手册、家长手册、各种标识、台历、画册、文具、明信片等,营造浓厚的积极心理文化氛围;建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阵地,如举行心理文化月(周)、办积极心理简报、幸福心语校园广播室、网络平台建设等。
  总之,特殊高等教育领域中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为残障大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安全及积极健康的环境,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促进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帮助他们走向幸福。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