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全面成长与发展观的大学生归属感研究(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三、积极实施大学生归属感培养

  在校大学生归属感,源于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产生于学生对学校生活美好的体验。因此,大学生归属感的建立不是单方面的,它一方面需要学校精心地营造好的环境,另一方面需要学生其深入地体会。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归属感培养中,学校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要基于这种互动关系,从学校层面和学生层面,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归属感。
  1.积极建立和营造大学生归属感培养的良好氛围。要使学生产生对学校的认知、热爱,硬件环境是重要的方面,学校应加大校园基础建设的投入,适应现在学习的需要,为学生创造现代化的学习条件,比如加强教学设备的建设,增进学习的便利等;在归属感培养的环境因素中,软件方面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比如学术氛围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使他们因置身之中而感到荣幸;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趣味性的课外活动,挑战性的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都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这些都为学生归属感的产生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大学生归属感的培养需要从学生的教育、管理、活动和服务等各个方面,从教师教学层面、学生管理层面、后勤服务层面,统一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关爱大学生、尊重大学生、理解大学生,积极为他们的学习、生活排忧解,力争建立一个温馨、友爱、和谐的学校大家庭,使学生置身于这个环境中,感到学习上顺利、生活上舒心、精神上愉快,感到权益上有保障,学业上有发展,素质上有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师德风范对学生的影响更大,一个具有较强人格魅力,对学生尊重,具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对学生充满了关心和爱好的老师,一定会受到同学们的爱戴,使学生产生对老师的归属感。因此,每个教师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2.将班级归属感的塑造作为在校大学生归宿感培养的基础。班级是学生参与学校生活的基本组织,是学生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紧密联系的纽带,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班级风气、班级建设如何,是否在班级建立起来了归属感,对于在校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塑造发挥着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学生只有首先在班级建立起了归属感,学生的情感才有基本的依托,才能积极参与班级各种活动,才能通过班级逐步建立起学校层面的归属感。因此,班级归属感的塑造,应当是大学生归属感培养中的首要之举。班级归属感的培养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建设凝聚力强的班干部集体。班级归属感的塑造首先应当有一个具有较强凝聚力的班干部集体。学校在选拔班干部时,要将那些热爱学校、热爱班级,对同学充满爱心,号召力强,做事客观公正,具有奉献精神,善于团结和凝聚同学力量的学生选拔为班干部。依靠学生班干部,来加强班级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学校要重视干部的工作指导,既对他们严格要求,又要鼓励他们大胆工作,充分发挥班干部的班级核心作用,以促进其进行班级建设而培养学生的归属感。
  第二,要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风气。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维系班级联系的重要纽带。要通过抓班级学风,来提高班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通过班级激励手段,形成班内学生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良好局面。应通过积极的学风建设,带动班级风气的优化,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进取精神,使大家在互相帮助,互促进步中建立班级归属感。
  第三,应构建起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班级人际关系是班级归属感塑造的关键。班干部要带头团结同学、关爱他人。同学之间应形成平等、友爱、互相鼓励、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班级人际关系。班级同学之间应真诚交往、互相包容、彼此尊重、和谐共处。可以说,只有班级同学关系融洽了,同学之间才能形成深厚的友谊,班级的归属感才容易建立起来。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归属感的层次。学生归属感的产生,不能建立在学生之间物质利益交往和庸俗的社会关系之上。大学要用先进的校园文化,高品位的文化环境,来增强大学生对大学精神的领悟。用文化的、艺术的、科技的、公益的活动,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品位,使他们在领略大学校园文化中,增强对学校集体的热爱,用大学高雅的文化氛围来激发大学生对学校的依恋之情,使其对学校的归属感的层次得到提高。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