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新时期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2.发展良好的自我体验,增强自信心。获得良好的自我体验的前提是建立科学的自我理想和保持理智乐观的心态,根本手段是建立合理的比较体系和选择合适的表现机会。
  建立科学的自我理想。自我理想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支柱和灵魂,是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关键。首先,要自觉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我理想。其次,要制定合乎实际的奋斗目标,不能好高骛远,要做到“跳起来能摘到果子”。一定要把长远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具体而易得的子目标。当一个个合理的子目标化为现实时,大目标的实现自然为时不远了。
  保持理智乐观的心态。保持理智心态是要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辨证地看待自己的得与失。既不能消极回避,也不能自我否定。要扬长避短,善于总结,胜不骄、败不馁。保持乐观心态,要积极培养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生活态度,要相信前途光明道路曲折,不向困难低头,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
  建立合理的比较体系。人们只有策略地进行比较,才能增强自信心,避免产生无谓的烦恼和痛苦。一是不要单纯比较行为的结果,应将行为的前提条件和行为结果一同比较,找出原因。二是要比较可变的因素。如不比相貌而比气质。气质反映你的学识和修养,气质是长久的,而且越历练越长进,气质越好。三是找和自己条件相当的人比较,不要与自己相差太远的人比较,以免盲目自信或自卑。如不要比较家庭出身而比个人成就。
  选择合适的表现机会。成功的体验可以消除自卑,提高自信心。大学阶段课余活动丰富多彩,但不要盲目参加,而应该选择适合自己、有兴趣、有专长的项目,扬长避短,以自己的优势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享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
  3.努力学习心理学知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现代社会的变革虽然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富足,但也为人们带来心理压力。社会发展越快,人们的心理压力就越大。当心理压力超出个体所能承受的程度时,就会影响心理健康甚至引发心理疾病。当代大学生尚未建立稳定的人生价值观, 而且心理正值富于变化、激荡起伏的波动期,社会的各种变化和冲突不可避免地造成一部分大学生出现精神紧张和焦虑,严重的会引起心理失衡,产生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甚至心理崩溃。现今大学校园中的自杀现象发生比例逐年增多,反映出不少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学习心理学知识,掌握心理调适方法是保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手段。如学会注意力转移,学会适度宣泄,学会放弃和转换,学会自我安慰,学会情绪升华,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学会幽默处事等。
  4.积极加入和创建集体组织,组织和参与集体活动。集体作为有共同奋斗目标、有坚强领导核心以及正确集体舆论的个体组合,本身就是一个教育的主体,不仅能向自己的每个成员提出严格要求,而且可以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督促、相互检查和相互帮助,成为推动个体自我教育不可缺少的外部力量。集体活动是青年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影响源,通过集体活动可增进了解,培养合作精神,增进友谊,有助于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大学生要积极加入正式的集体组织,如班集体、团组织、党组织、学生会等,积极创建非正式集体组织,如各种学生社团和协会,同时组织和参与有关的各种活动,从丰富多彩的活动过程中实现自我超越和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特别是自我教育能力。
  5.充分利用网络进行自我教育。当今社会,网络对人们生活和学习的影响越来越大。调查显示,大学生所掌握的信息1/3来自互联网,已经超出了学生通过课堂、互相交流、电视中获得的信息量。因此,大学生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和国际互联网上丰富有益的网络资源,按照自己的需要获取方方面面的信息,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扩大交流面,提高思想意识,从更高的层次和更大的范围来思考问题。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益信息又有许多不良信息,大学生要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将网络当成一种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手段,而不是娱乐工具。大学生要自觉拒绝网络的各种诱惑,同时切勿把上网作为逃避现实生活问题或宣泄消极情绪的工具。不少学生上网初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摆脱心理困境,殊不知如果过度使用或误用,将会导致“借网消愁愁更愁”,上网非但不能达到摆脱心理困境的目的,反而成了生活的消极依赖。
  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培养和增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他们树立远大理想、正确评价自我、增强自我监控能力,最终形成科学、正确、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达到辩证和谐的统一。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