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论文摘要]随着国家对民办教育的重视,民办高校大学生这一群体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由于民办高校起步较晚,社会的知名度和认同度不高,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这些心理健康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文章试从民办高校学生主要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出发,对影响心理健康的原因进行分析与思考,就如何开展好民办高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相关对策。
[论文关键词]民办高校 心理健康 心理问题 对策
近些年来,随着民办教育的大力发展,民办高校学生这一群体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民办高校的资金、规模、生源等问题而不是如何去提升民办教育的教学管理质量等问题。显然,民办高校在应对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上显得有些能力不足,这也是为什么民办高校的许多学生学习时目标不明确、生活中自信心不足、毕业就业时竞争力不够的原因之一。国家已越来越重视对民办教育的大力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大局,把育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发挥民办教育在教育事业发展中改革的重要增长点和重要力量的积极作用。如何让民办高校的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能够以正常、积极的心理状态去适应现代社会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环境,已成为当代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
1.自我意识强,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抗挫能力差。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父母视其为掌上明珠,采用的教育方式方法往往是从完全满足子女的一切需要出发,在这种观念的教育下,自然就造成了学生们普遍自我意识比较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一种对人对事的包容性,所以,当他们一旦在生活和学习中受到挫折的时候,就会产生诸多消极的情绪。他们认为在家里从来都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从来没有受到这种情况和待遇,对身边的人和事表现得总是难以接受,于是就会做出一些偏激的事情,有些同学干脆就抱着“一切都无所谓”的态度。
2.学习兴趣不高,目标不明确。民办高校在招生时受生源的影响,学生素质较差。学生在初、高中时本身对于学习兴趣不高,已经习惯了我行我素,他们不会过多地关注班级、学校的活动,没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这就造成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社交能力欠缺等。他们也没有花过多的心思在学习上,在学习中也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学和考核,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像是挤牙膏一样,挤一下学一下,一切都依赖于教师的主动。也是因为这种学习上的茫然,他们内心里不知道自己应该要做些什么,该如何去做,不知道自己人生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于是他们真正遇到事情的时候,不知所措,没有方向,没有自信。
3.功利性强,缺乏感恩之心。由于学生正处于十七八岁的花季年龄,不少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在现在各种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下,特别是在电视、电影、网络等一些娱乐媒体的误导下,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普遍存在追求功利主义、金钱主义和享受主义等不良思想,再加上现在的父母都是持保证了孩子的经济就可以保证孩子学习的思想观念,造成学生过多在乎自己的感觉,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认为身边的一切人对自己好都是应该的,一切都应该按自己的想法去进行。为此,他们不懂得如何去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社会,什么事情都讲究客观原因,从来不会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寻找自身的不足,而再加上又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往往显得比较迷茫,完全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并且有时候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去考虑事情的利弊和后果,容易酿成大错。
4.内心浮躁,缺乏定性。现在的父母都不太愿意让孩子吃苦,除了学习以外不太愿意让孩子去亲身体验身边的事物,很多学生从小就受家庭的宠溺,很少能坚持独立地去完成一件事情,为此,造成了他们对事物的专注度不够,遇到问题容易放弃,这也是学生定不下心来持之以恒地去学习的原因之一。由于从小就没有什么压力,他们也就没有强烈的学习目标,对事物的兴趣度不够,来到学校很多时候心思是放在如何让自己更加享受之上,这也使得他们很难安静下来潜心思考,无法进行自我反省,特别是急于要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往往难以驾驭自己的情绪,表现得非常浮躁、不耐烦。
5.精神空虚,沉迷于网络。由于从小目标不明确,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应该去做些什么,为此,很多民办高校学生存在没有信念、没有寄托、精神颓萎、内心空虚的现象。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常常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持无所谓的态度,不关注自己的未来,往往选择逃避现实,在虚拟的世界中寻找快乐和成就。由于民办高校比较宽松自由的教学管理环境,使得他们更加沉湎于网络的各种虚拟游戏和海阔天空的闲聊之中而不能自拔。
6.性生理趋于成熟,心理健康意识差。由于大学生已进入青年中期,性生理基本上已经成熟,性的潜意识逐渐增强,对于性知识的渴求也显得强烈,他们渴望与异性交朋友,但是诸多民办高校对于学生在性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重视还不够,使得学生对自身的性健康和与异性交往过程中产生的性问题等不知道如何解决,于是常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紧张、恐惧、羞涩,甚至不正确的行为。这些情绪的产生会直接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有的甚至发展为精神疾病。
二、影响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社会因素。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民办高校的教育水平不如公办高校教育水平高,还有的人认为民办高校的学生就不如公办高校学生的素质那样好,这些看法已经让大部分人对民办教育形成了一种定式的思维。虽然国家也不断出台政策,提出民办高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一样享有同等的待遇,但实际的学习和就业过程中,仍然有许多用人单位会设有一道门槛将民办大学的学生拒之门外。这种社会的不公平对待,使得民办高校的学生在内心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
2.学校因素。由于民办高校起步相对较晚,在教育管理各方面与一些普通高校相比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定位和配套机制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我国的许多民办高校没有设立一支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导致在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在思想矛盾上的了解和认识不够,为此也就不能及时地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措施去解决学生思想上、心态上存在的问题。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也有很多民办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开展得不够深入和全面,很多也是流于形式和表面化,诸多不足都会让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方面获益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