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90后”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成因及心理健康教育措施(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三、“90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措施
第一批“90后”高职学生已经离开了大学校园,走入了社会,今后几年,越来越多的“90后”将承担起社会的重要角色,在社会这个广阔的舞台上展现自己。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心理素质过硬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是终极目标。为了这一目标,笔者提出几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措施。
1.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新生入学初期,学院就对新生进行科学的心理健康测试,掌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试中存在或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
2.开设针对性的课程。高职院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配备经验丰富、素质和业务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也可针对“90后”高职学生的性格特点,开设相关课程,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如开设野外素质拓展类活动,着重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心理承受能力和自理能力等。
3.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在大学生活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还是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他们更容易察觉到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所以,除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外,还应加强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定期为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进行专业的心理讲座和培训,将心理健康深入到平常的教学中去,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普遍性。
4.成立心理咨询室。在学校内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方便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有很多人认为,去心理咨询就一定是心理不健康,其实不然。有时学生只是有些困扰,需要一些专业的指导。心理咨询可以帮助学生疏导不良情绪,以正确的方式处理好个人的学习、情感和人际关系。同时,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心理咨询师还要有基本的职业道德,要为每一个来咨询的学生做好保密工作。
5.以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90后”学生有很强的自尊心,直接面对教师进行心理咨询会让他们觉得尴尬、没面子。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通过E-mail、QQ、飞信、微信、网上留言、微博等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也可以采用心理咨询讲座和专题讨论,心理问题专栏和心理咨询热线等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时要注意营造积极向上、互相尊重、友善宽容、轻松随意的气氛。
“90后”高职学生的确与众不同,社会舆论也更加关注这一代。笔者觉得对于“90后”的优点,我们要表扬,而对于“90后”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能一味地批判,应该考虑到社会大环境和家庭、学校等小环境的影响,通过我们高职教师的多方面努力,帮助“90 后”大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获得全方位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