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的启发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论文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职业生涯规划

  论文摘 要: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界的新兴研究思潮,主张对人类自身拥有的正向品质加以研究。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出发,分析了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大学生职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提出有益建议。

  1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 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是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等人倡导的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三方面内容:一是积极的主观体验,如幸福、愉悦、感激、成就等;二是积极的个人特质,如个性力量、天分、兴趣、价值等;三是积极的机构,如家庭、学校、商业机构、社区和社会等。
  
  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并根据变化而做出相应调整,达到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无及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求职就业甚至未来职业生涯的成败。
  
  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3.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淡薄
  我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在小学、中学阶段学生基本没有接受相应的职业生涯教育和辅导,绝大部分学生到大学才刚刚接触职业教育和辅导。当前有很多高校都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咨询服务,开设了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但大部分学生对职业规划的认知仍存在一定问题,规划意识仍较薄弱,需要继续加强。
  3.2 大学生职业价值趋向功利化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也追求快捷高效的发展模式,在职业规划方面相对浮躁,功利化。学生普遍希望到发达地区工作,希望就业的单位名声好、社会地位高、待遇高、福利好。以笔者所在金融类高校为例,学生都希望进入银行、证券公司等机构上班;对于银行等招聘信息积极回应,递交简历、排队面试者众;对于其他类型的企业招聘则反应冷淡。虽然这种选择也有一定的道理(专业对口),但是其强烈对比还是透视出学生在职业选择取向上的功利化。
  3.3 课程设置不合理
  随着学生们自我规划意识的增强,学生对职业规划知识及能力的需求愈发强烈,但是因为课程起步较晚,课程设置尚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虽然大多数高校将职规课程设置为必修课,但是课时较少,不足以帮助学生掌握完整的制定职业规划书的技巧;课程设置的时间较早(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大一第一学期就开展职规课程,学生刚结束高中生活,对于大学生活还属于茫然状态),学生的自我认识尚未成熟,其规划也必定是粗浅而不成熟的。
  3.4 师资队伍薄弱,教学手段单一
  由于职业规划课程起步较晚,教学硬件建设不足,教学手段相对单一,一般都是课堂讲授,人数较多,实践环节较少,导致课程效果不佳。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课的教师一般都是半路出家,实践经验不多,很多老师未接受过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和培训,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重理论灌输,轻实际操作”的现象较为严重。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