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作为了解目的语文化所体现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情感态度以及风俗习惯的纽带与桥梁,文化移情的重要性已日益受到外语教师和学习者的广泛关注。在教学中有效培养外语学习者的文化移情能力已成为外语教学的一个主要内容。文章讨论了移情和文化移情的内涵,随之对于影响文化移情的核心因素做出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习者文化移情能力的三种有效途径。
论文关键词:移情;文化移情;跨文化交际;外语学习者
著名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曾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由此可以看出,语言学习不仅包括语言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包括目的语文化的学习,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培养外语学习者的文化移情能力旨在让外语学习者学会站在目的语文化的立场换位思考,客观地看待目的语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理解并认同目的语文化所代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实现外语学习者语言能力与文化素养共同提高的目的,并且促进外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快速提升。
一、文化移情的内涵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Ruben,1976;Samovar & Porter,2001;高永晨,2005;陈二春、袁志明,2008等)展开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他们发现影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性因素正是文化移情能力。我国学者高永晨(2005)认为跨文化交际过程实质上就是文化移情的过程,跨文化交际能力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文化移情能力。只要揭示出文化移情的心理机制,就能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规律。
1.移情的内涵
移情研究最早始于德国的美学研究。1873年德国美学家罗伯特·费肖尔(Robert Viscker)在其《视觉形成感》一文中明确提出有关移情的表述。他称“移情”为“审美的象征作用”,即“把情感渗透进审美对象之中”。随后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利普斯(Lipps)将移情研究引入心理学领域,并成为盛行于19世纪欧洲大陆的心理美学思潮。而今,移情理论已在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和跨文化交际等领域中得到广泛运用。各领域的学者对它的涵义也做出了各自的界定。Arnold(2000)认为:“移情就是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的一种意识或行为”。Ruben(1976)认为:“有效交际中的移情能力是指尽量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思考、去体验、去表达感情,运用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进行移情,并向对方表示已经充分理解他的思想和感情。”顾嘉祖(2000)认为:“移情界定应分为两个方面,即知觉技能和交际技能。移情不仅是指察觉和认识他人的情绪和情感状态,而且还包括对他人情感和情绪状态的正确反馈和反应。两个方面不可偏废。尽管不同领域的学者对“移情”所做出的界定各有不同,但他们在“移情”的基本特征上普遍达成共识,正如二语习得研究者布朗所说“移情是为了能更好地理解对方而将自己的人格向对方人格的投射过程(the projection of one’s personality into the personality of another in order to understand him better)”。
2.文化移情的内涵
关于文化移情的内涵,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他们各自的界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如下:Samovar & Porter(2001)认为文化移情涉及两个层面:第一是感情基础层面,首先要肯定自己的积极情感,并且要能以积极的方式驾驭自己的情感,以避免对他人采取偏见和刻板化的态度。第二是认知层面,包括解读和区分自身与他人的思维方式、批判思维、逻辑、意图以及修辞的可能性。我国学者高永晨(2005)将文化移情视为交际主体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为了保证不同文化之间顺利沟通而进行的一种心理体验、感情位移和认知转换,即有意识地超越民族本土语言文化定势的心理束缚,站在另一种文化模式中进行思维的心理倾向。袁志明(2008)等人认为文化移情是指交际主体自觉地转换文化立场,在交际中有意识地超越本土文化的俗套和框架模式,摆脱自身文化的约束,置身于另一种文化模式中,如实地感受、领悟和理解另一种文化。它不仅是跨文化交际中连接主体与客体的语言、文化及情感的桥梁和纽带,同时也是有效沟通的技巧、艺术和能力。
结合上述学者所做出的界定,笔者认为文化移情就是交际主体有意识地摆脱原有的思维定势,置身于目的语文化模式之中,从该文化视角出发思考问题并体会他人的情感变化,从而达到理解和领悟他人意欲传达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情感态度以及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的文化因素。
3.阻碍文化移情能力产生的核心因素
消极的文化定势、错误的文化价值观、目的语环境缺失以及价值取向的差异等诸多因素对文化移情能力的产生都起着阻碍作用。其中,价值取向决定并支配着人们的价值观,从而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以及情感态度,所以是阻碍文化移情能力产生的核心因素。以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为例。美国文化极为重视时间观念,认为守时是尊重他人的表现。若美国人赴约,迟到超过10分钟,就应该向对方道歉或解释原因。而知道自己会迟到,则要预先通知对方。换言之,美国人偏好按固定的时间表做事,除非意外,极少变动。这类行为背后反映的正是美国文化对时间高度依赖这一价值取向。相反,中国文化则高度重视人际关系。因为人们常把时间视为一个周期,且认为时间是个不可控因素,因此习惯于根据环境的变化对时间做出弹性的应变和调整。可见,若对中美文化中价值取向的差异不了解,交际双方就很容易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产生误会。
因而,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多地为学生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对本土文化与目的语文化间的价值取向进行对比,从而更为深刻地了解两种文化差异的内在根源,进而促进文化移情能力的有效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