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认识;逆反心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论文摘要:逆反心理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心理现象,并给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本文从分析逆反心理的特点、类型和形成机制入手,探讨了预防逆反心理的对策。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人的行为都是由的心理活动支配的因此,掌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纠正某些心理活动的偏差,促进心理活动的正确形成与发展,达到政治思想工作的目的,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正确认识逆反心理的必要性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往往会遇到一种心理现象,即逆反心理,给我们的政治思想工作造成极大的困扰。它象一个反冲活塞那样堵塞了教育的渠道,冲击了教育效果,产生一种反常的抵触情绪,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感情不能沟通,思想不易交流,观点不易接受,教育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严重的逆反心理会产生一种顽固的对立情绪。这种逆反心理,如果不加以矫正,会极大地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常进行正确认识逆反心理会产生的客观原因、逆反心理机制及心理活动规律,表现形式等等,研究矫正逆反心理的办法,克服消极情绪,才能使我们的宣传教育及各种政治灌输畅通无阻,使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效力,增强政治教育的效果,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
二、逆反心理的特点
逆反心理是指人由于某种原因而产生的对某事物(内容或形式持对立、抵触、反对态度的心理状态。我们这里所研究的逆反心理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某种原因,致使爱教育者对教育的内容、形式与方法等产生与我们所推进的教育目的、方向相反的一种心理状态。逆反心理具有什么特性呢?
第一,具有强烈的针对性与否定性。逆反心理是人对客观事物持对立情绪、反对态度的心理表现。它总是针对某一具体对象的,对某一具体对象表示否定的思想情绪和否定的心理态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则是对我们教育的某个内容、形式或方法表示否定的情绪与态度。
第二,具有主观体验性与外部表现形式。主观体验性是逆反心理产生的心理基础。说明逆反心理是客观事物经过人的主观体验而产生的主观对客观的情感与态度,具有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这个反映所具有的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及情感,不但具有它的心理内容,而且有它的外部表现形式。
第三,逆反心理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感情来自人对事物的态度,人们总是根据各自的是非标准及事物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来确定对事物的态度与感情的。如果能满足需要,对自己有利的就会引起肯定性的体验,具有肯定的情感。反之则具有否定性质的色彩。
三、逆反心理的类型及表现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表现,由于人的个性、时间、场合、问题的性质及程度不同,表现形式也往往不同。作为一种心理状态,是内感,是无形的。但在一定的时机、场合,在一定的条件下则可以以一定的语言、动作、表情等表现出来,具有外部表现形式。常见的逆反心理有以下几种类型。
1.正确的与错误的逆反心理。正确的逆反心理是人对错误的事物持反对态度,如对反面的宣传说教,对李洪志宣扬“法轮功”的歪理斜说表现出来的一种逆反心理;错误逆反心理是人对正确的事物,因某种原因而产生的一种持反对态度的心理。
2.理性型与盲目型的逆反心理。理性型逆反心理是经过人的理性思考,得出清醒的结论后产生的逆反心理,它是一种自觉的心理表现;盲目型的逆反心理即是凭个人感情、兴趣及好恶,未经认真思考,随意表示对某一事物持反对态度的一种心理状态。有的则是人云亦云,对问题并没有清醒的认识。
3.表露型与内感型的逆反心理。表露型的逆反心理是通过言行表现出来对某事物的持反对态度的心理;内感型逆反心理是把逆反心理埋在心底或闷在心中未明显表露出来。这往往与个人性格有关,表露型易于了解,内感型难于疏通。
4.群体与个体逆反心理。由于逆反人的心理状态一致或共鸣,对某事物表现出共同的逆反心理叫群体逆反;由于人的个性不同,客观对象不同,所产生的个别逆反心13叫做个体逆反心理。
5.自发性与传染性逆反心理。自发性逆反是由于自己主观体验引起的逆反心理;传染型逆反是由于受别人影响与传染引起内因变化而产生逆反心理。
6个别问题上与广泛问题上的逆反心理。个别问题上的逆反心理是由于某种原因而引起在个别的一些问题上产生的逆反心理;广泛问题上的逆反心理,多数是由于世界观、阶级立场、政治态度等人的素质问题,因而在一系列广泛的问题上存在着与教育不同的或相反的认识,持不同的立场、观点与政见,而产生的逆反心理。
7.条件反射型与非条件反射型逆反心理。由于在同一类型问题上出现多次逆反心理,因而形成条件反射,当此类问题一旦出现,就会由于条件反射的作用,产生逆反心理;未建立条件反射的逆反心理即为非条件反射逆反心理。
8.对内容与对形式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多数是针对事物的内容的,是对事物的内容、意义、性质表示逆反心理,但也有对事物的表现形式、形象、形态或问题表达方式、方法产生逆反心理。也有对内容或形式都持否定态度的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