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教学中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转换生成的良性循环模型研究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摘要】本文通过对英语习得过程中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针对当下高职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创建隐形知识共享的模式,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隐性与显性知识的转换生成,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共享;转换生成


  立足于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本文对英语习得中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剖析,倡导在教学中依据二者的辩证关系,结合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英语知识汲取的环境,借助隐性知识共享的网络学习平台,通过研究型学习方式,构建出隐性与显性知识转换生成的良性循环模式,以实现最佳的英语习得和英语教学效率。
  一、理论综述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分类是由英国科学家、哲学家波兰尼提出的。波兰尼认为:“人有两种类型的知识。通常称作的知识,是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达的知识,只是其中的一种类型。没有被表达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比如我们在做某件事情的行动中所掌握的知识。”前者即为显性知识,后者则称为隐性知识。波兰尼认为,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是一种领会经验、把握经验、重组经验,以期达到对它的理智的控制的能力,在人类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隐性知识存在于人的隐性觉察系统中,难以形式化或沟通,通常以个人经验、印象、感悟、技术诀窍、心智模式、价值观、团队的默契、组织文化、风俗等形式存在。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深植于行为本身,受个体所处环境的约束,由于无法或者难以显性化而只能以主观知识存在于个体或组织之中,学习者需要将客观知识隐性化成为自身的隐性知识,才能实现知识创新,扩大个人知识库;而个人的隐性知识若得以显性化成为客观知识,则可以通过共享成为他人新的学习资源。隐性知识是动态发展的,它可以通过拥有者的实践活动在个体内部得到不断的强化和发展,还可以通过实践学习在成员之间转移,借由各种方式显性化,成为大家所共享的知识。
  隐性知识的提出,对于高职英语教学和教学设计有极其深刻的启示:在许多情境中,隐性知识是人类知识的内核和内容,而显性知识只是赋予内核可以表达的外形。教学实践中,如果忽略隐性知识的存在和重要性,只关注传授学生脱离其经验和理解的词汇、语法、及篇章文字等是没有意义的。当然,我们并不能否定显性知识的传授和相应教学设计的意义,而是倡导教学中要依据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辩证关系,合理运用明确的语言及其他符号表征方式来引导并支持学习者的理解,令显性知识的学习植根于默会的理解中,使隐性知识能够以恰达的方式得以表证,从而实现在交流和共享中的拓展理解。
  二、高职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其中就蕴含着大量的隐性知识。换句话说,高职教育很大程度上就是隐性知识的传授与习得。然而,反思当前的高职英语教育,会发现无论是学习过程、学习侧重点、还是语言技能训练,都存在着重外显轻内隐的问题,影响高职英语教育有效性的发挥。
  (一)学习过程的理论化传递
  基于认知理论,外语学习的过程,是新旧语言知识不断结合的过程,也是语言能力从显性的理论知识转化为隐形知识自动应用的过程,而这种转化与结合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身活动才能实现。然而,当前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依旧偏重学科与知识,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由教师控制和掌握,使教学过程变为教师单方面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这种教学模式使英语学习被简化为大脑的认知过程和听说读写的接纳过程,成为一种静态的学科知识“理论化”传递的过程,学生被动地获取和加工这些显性的“客观事实”。至于潜藏在显性知识之中、难以用言语表述的隐性知识,则被教师和学生忽略,更谈不上对其进行有效的利用和转化,大大限制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发展,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学习侧重点的“本科化”延续
  经历多次改革后的高职英语教育虽然明确了以听说为主、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侧重点依然存在带有基础学科性质的本科化的痕迹,强调进行正规语法指导、重视词汇及篇章结构等显性知识的传授与习得,而忽视运用语言处理真实问题的能力。此外,结合高职院校的生源情况来看,进入高职学习的包括高考成绩未能达到普通高校录取分数线的学生和相当比例的对口学生,他们在中学阶段对于英语显性知识的掌握就存在漏洞,普遍对英语学习持有恐惧与抵触心理。这种情况下,无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缺乏及其显性知识掌握的缺口,延续本科化的英语教学,一方面会造成学生显性知识的断层,另一方面使隐性知识难以被领悟默会,最终导致英语学习效率低下。
  (三)实践训练中“隐性经验”的缺失
  就分类而言,无论是技能类隐性知识如技巧、经验和诀窍,还是包括洞察力、直觉、感悟、价值观、心智模式、团队默契和组织文化在内的认识类隐性知识,均无法通过正式渠道进行传播和利用,只能借由演示证明它的存在。这就需要学习者在实践中获得启发、领悟,完成知识的沉淀和创新。反观高职英语教学中的技能训练,教师多采用教材演示、学生跟读的形式,并非引导学生运用语言知识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实际工作过程中的问题。学生语言技能的练习依然滞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通过“课堂实践训练”获得的只是关于职业工作中的书本化“词句”或者“文化”等显性知识,而不是转化为自身可以直接利用的隐性“经验”。因此,在目前的语言实践训练过程中,来自真实工作情境所需的语言技能和经验等隐性知识存在严重的缺失现象。
  由上可见,隐性知识与高职英语教育处于脱节状态,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并未得到积极关注。原因有两个:1、内隐性。隐性知识隐藏于显性知识之中,对学生的影响不够直接而外显,令教师和学生难以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2、个体性。隐性知识属于一种高度个人化的知识,多源于个人的感悟、领会和经验等。如何使隐性知识显性化就成为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最佳英语习得首要解决的问题。

  三、创建隐性知识共享模式,实现知识的转换生成
  依据波兰尼的观点,隐性知识与个体所处的环境约束有很大关系,那么,结合学生英语知识汲取的途径和方式,创建基于网络技术的英语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开展研究型学习,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可最大限度的缩短学习者拉取隐性知识的空间,形成隐性与显性知识转换生成的良性循环。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