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教学中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转换生成的良性循环模型研究(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0-17

  (一)基于网络技术的英语学习平台
  通过学院的专业资源平台、教学平台,以及Blog、QQ、BBS、E-mail等社会性软件,构建出服务于我院学生知识习得所需的交流与沟通、互动与协作的英语学习平台,以此达到知识的获取、创造和共享。
  英语学习平台的构建使学生的自主化、个性化、非正式的学习成为可能,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上的丰富资源展开学习活动,实现知识的传播与共享。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中显性知识的传授,基于网络的虚拟学习环境更为宽松,学生有相当的自由根据个体需求从网络学习平台获取客观信息资源,对客观信息进行同化、顺应,和既有知识融合,成为个人的主观知识,并通过运用知识,将知识加以激活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实现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和增值。同时,学生经过不断学习和思考,使个人知识得到整合、融合和增值,扩展了个人的认知地图,使个人知识更为系统化,实现了自身不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而在与其他学习者的不断接触中,可以将他人的经验或者技巧直接转化为自身的经验或技巧,实现与他人之间隐性知识直接的相互转化;而通过接触式学习等方式,学生还能够将教师的技巧、经验、处世方法等隐性知识直接转化为个人的隐性知识。当学生将个人习得的这些隐性知识通过文字、语言、图表等符号记录,与其他学生交流及共享,则成为网络上新的信息资源,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在这个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学习过程中,知识得以增值,实现了创新性学习。
  (二)基于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研究型学习方式
  基于网络技术的英语学习平台的创建还为开展研究型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和资源环境。研究性学习作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其根本目的就在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单纯以接受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有助于促进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首先,优化研究性学习环境,在师生和生生之间形成平等和谐、交流互动的学习氛围。结合学情,合理安排研究学习小组,使组内学生间的隐性知识特征能够形成互补、相互促进。针对某一学习任务,引导各小组在组内进行任务分解,借助网络学习平台的技术和资源支持,开展课堂内、外的研究学习与交流。在研究学习过程中教师要辅以即时反馈和个别化反馈,帮助学生形成并巩固正确的隐性知识,将错误的知识提前加以排除或纠正。同时,基于所选定的研究性学习任务,教师还可以把与其联系密切的学习任务结合过来,便于学生视其为一个整体,从而获得更为全面的隐性知识。
  其次,利用研究性学习方式,促成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教学中,教师可针对某一学习任务,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平台等资源对相关知识展开信息搜索和加工。学生通过对大量零散的信息进行筛选、组织和提炼,使之内化为个体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这一过程有助于新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相互作用,不但强化了既有的隐性知识,还可以修正并完善之前错误的隐性知识。在领悟新知识的同时,还能够形成新的隐性知识。除此之外,语言技能实践训练也是隐性知识得以转化的重要的途径。学生经由言语、书面文字、图表等显性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习得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但只有通过反复的熟练化练习,才能真正地将这些知识内化为自身隐性的能力和素质结构,在遇到特定的实践环境或任务指向时,就可以灵活恰当的运用所习得的技能。这是一个既包括显性知识的隐性化、也包含隐性知识的再次显性化的学习过程。
  最后,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使其认识到一次思维难以达到思维的深入和全面,无法真实地认识事物的性质。通过引导学生对研究性学习过程及日常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让那些由于被忽视而处于意识边缘的知识重返意识的中心,对所有信息再一次加工,从而提高了各类知识的意识水平,并且形成对思维对象的全景认知,这无疑有利于促进隐性知识的显现。
  四、结语
  对隐性知识的深入认识和研究为高职英语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目标及评估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使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课程知识和学生知识习得的内涵。作为教师,我们要多手段、多渠道地为学生提供隐性与显性知识转化与实施的工具和环境,帮助学生挖掘个体和组织群体的隐性知识,实现隐性与显性知识的转换生成,使高职英语教学与学生能力提高从根本上融合,充分发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整体功能。

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