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中介语理论 英汉对比分析 写作教学
论文摘 要:基于中介语理论的英汉对比分析的教学模式,探讨通过引导学生对中英语在词汇、句子和语篇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弱化汉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中介语到规范大学英语写作的过渡。
一.引言
“内容基本完整,中心思想明确,用词恰当,语意连贯。”这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阶段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一般要求。然而,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写作中用词不恰当和语意表达不连贯是很常见的错误。尤其在语意表达上,受汉语思维模式影响,英语句子结构多为汉语式结构。美国语言学家塞林格提出的中介语理论认为中介语是一种介于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过渡性语言。学生英语写作中使用的非规范语言实际就是中介语的一种体现。不同于英语专业学生,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中没有独立的写作课程,写作知识的讲授渗透在平时的读写教程讲授和作文的点评中。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中介语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英汉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英汉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发现英语写作的规律,旨在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中介语到规范英语写作的过渡。
二.对比分析和中介语理论研究
对比分析兴起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美国,盛行于五、六十年代。它以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为基础,认为通过对比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的异同之处可以帮助预测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所受到的来自于母语的干扰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并将此在教学中加以重点突出,从而达到避免或减少学习者外语错误的目的。但后来人们发现外语学习中的错误并非都能通过对比分析来进行准确的预测和分析。
1969年,塞林格提出中介语假说的概念, 标志着一种对外语学习中的错误进行有效分析的新理论的诞生。塞林格指出:“中介语是一个独立的语言系统,它产生于学习者试图掌握第二语言所做的努力。”1972年塞林格发表的论文《中介语》使中介语理论更加趋于完善,他认为影响中介语的五个过程为:语言迁移、训练迁移、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第二语言交际策略和过度泛化。
对比分析理论虽有缺陷,但它通过母语和目的语的对比,可以帮助学习者预测和解释学习外语过程中的一些难点和错误,在教学中依然有很大的实用性。中介语是学习者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的过渡性动态语言系统,可以更全面地分析学习者在外语习得过程中产生错误的原因。两种理论并不矛盾,如能在教学中结合应用,必会相辅相成。
三.基于中介语理论的英汉对比写作教学模式
1.词汇积累方面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推荐学生掌握的词汇量约4795个单词和700个词组(含中学应掌握的词汇),其中约有2000个单词要求学生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能熟练运用。在我国,大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至少学习了六年的英语,加上非英语专业学生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熟记2000个左右的常用词语对多数学生而言并非难事,但很多学生在写作中总是习惯运用汉语的思维模式,直接把脑中想到的词汇对译成英语词汇,而不会从英语角度考虑该英语词汇自身的属性,往往出现书写出来的单词本身正确,却并不适用于该词所在的句子的现象。根据中介语理论分析,这是受到了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尤其在讲解新词汇的时候,应加强对词汇的构成方式和属性的讲解。对于容易产生负迁移的词汇,应多提供给学生相关英语例句,让学生深入理解这些词汇适用的语境,并适当给出语境相当的汉语句子,引导学生进行差异比较。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训练学生对词汇的“英─英”理解方式,即用简单的已掌握的英语词汇解释新学英语词汇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