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体验的课程理解观的构建(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5-01-14

  1.课程语言理解的真正对象是“事情本身”
  课程语言作为“事情本身”的摹本,其真正使命就是将其所涉及的“事情本身”显现出来。“事情本身”的设定对于课程理解的意义主要在于,它为课程理解提供了客观性依据。从消极的角度讲,“事情本身”的设定使得我们可以抗拒不符合“事情本身”的东西——对课程语言来说,没有表达或者是没有正确表达我们想要理解的“事情本身”的课程语言在这里必须遭到制止;对课程语言理解来说,主观主义课程理解观和客观主义课程理解观同时遭到制止,因为前者忘记了“事情本身”是自主建构课程文本意义的内在尺度,后者则忘记了知识所反映的“事情本身”的历史性,忘记了人类认识的易错性。从积极的角度讲,“事情本身”的设定规定了一种与“事情本身”相符的态度和标准,它规定了课程语言的真正使命在于将语言所涉及的“事情本身”更好地呈现出来,规定了课程语言理解的真正任务在于掌握课程语言所言及的“事情本身”,进而将理解者主观努力的方向引向了课程语言所言及的“事情本身”。因此,这种态度和标准要求理解者具有一种自我遗忘精神,要求理解者从“事情本身”出发来看待课程语言及其理解问题,从而将“事情本身”而不是将人的主体性置于课程语言的本体地位。
  2.课程语言理解是一种基于身体体验的心理重演
  课程语言理解在其本质上是一种心理重演。它以理解者的亲身体验为基础,以课程语言为中介,借助理解者的想象对当事人的生命体验——语言所描述的事件——进行心理重演,从而将当事人的生命体验“感同身受”。在这里,课程语言变成了能够激发理解者对所描述的事件进行“经验印痕”提取的刺激物,“经验印痕”的提取因课程语言的刺激而被激活,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从而对所描述的事件进行替代体验。实际上,理解者对课程语言的理解是通过理解者的神经模仿获得的。在课程语言理解的过程中,课程语言作为刺激物,激活了理解者大脑内相应的神经通路,进而引发了相应的体验,并通过这种体验获得了对课程语言的直接理解。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课程语言理解所激活的神经通路与理解者亲身体验形成的神经通路具有对应性。这一现象表明,理解者的亲身体验构成了课程语言理解的最直接的基础。没有亲身体验作基础,理解就不可能发生。同时也表明,课程语言理解是基于亲身体验的心理重演。“将课程语言理解过程视为基于身体体验的心理重演”,这种课程语言理解观有两个不言而喻的前提假设。其一,课程语言基于人的身体体验。Lakoff & Johnson基于体验哲学提出的认知语言学表明:语言基于身体体验。人所具有的各种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不是外部现实客观的镜像反映,而是由我们的身体经验形成的,特别是由我们的感觉运动形成的。后者为日常的语言活动提供了认知基础。身体与外界事物之间的各种关联反复作用于我们的身体,从而在我们的心理形成了丰富的意象,并被大脑抽象出各种行动图式。这些行动图式构成了我们再次有效地应对外部世界的工具。其二,理解者可以用自己个体的生命来理解他人的生命。这个前提假设的理论基础可以概括如下:人与人之间的生命具有同构性,即他人的言行与我们的言行在性质上是根本类似的。这样,他人的生命体验历程可以外化为我们感官可以直接触及的外部现象,即每一个“形之于外”的客观化外物都是内在生命体验的反映。“形之于外”的客观化外物刺激我们的感官和内心,从而使我们产生与之相同的生命体验。最后,我们直接获得了对他人生命体验的理解和把握。这个过程表明,“用生命把握生命”的过程是一种心理重演过程,即该过程是一个与生命体验客观化过程恰好相反的运作过程。但是,一种充分的生命参与要求我们通过想象回到创造者的创造现场,必须与创造活动的线索本身同向发展,必须一直与创造者的生命体验活动历程本身一道前进,直至我们再创造出创造者的生命体验历程。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