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以知识共享的视角谈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策略(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5-01-14

  2 教师意愿:缺乏信任,拒绝共享
  教师主体缺乏共享的意愿是影响教师知识共享的根本性因素。在学校组织中,拥有组织需要的独特知识就意味着拥有专业地位。教师个人所拥有的专业知识是保证他们在学校组织中获得专业地位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可能会担心由于与他人共享了这种知识而失去了自身的独特价值,丧失了自己的专业地位。为了确保或提升自己的专业地位,他们就会选择自我封闭、拒绝共享。另外,知识共享成本收益的不对称也是造成教师不愿共享知识的原因。对于知识的创造者和提供者来说,当个人获取知识的成本大于知识共享的收益时,就可能出现不会将自己的知识与他人共享的意愿。也就是说,如果教师与他人共享自己付出艰辛努力和巨大代价获得的知识,就会给自己造成损失,当这种损失无法通过学校或其他组织获得补偿时,他们只好限制知识的传播与共享。有人说,这是一种知识利己主义的表现,他们只关心对自己有利的事,不愿意以自己的利益为代价作出妥协和牺牲。笔者认为,这种利己主义是因为教师之间彼此缺乏信任造成的。教师如果不信任其他人的知识或者不相信其他人会同大家分享自己的知识,他们也就不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识。
  3 学校管理:过度控制,缺乏激励
  目前,我国的学校组织结构大多是金字塔形的科层结构,这种结构强调上下级之间严格的层级制度,强调制度的严密性、管理的标准化、分工的专门化,强调对教师的严格监督和控制。在这种组织结构下,知识总是单向流动的,从金字塔的顶端通过各层级流向底层,处于底层的教师只管执行,无需交流和讨论。同时,由于过于“规范”的制度,造成了教师工作的机械化、思维的固定化,使之失去了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知识的动力。由于分工细化,教师只局限在自己的学科组内,长期被固定在一个狭窄的工作范围内,缺少与学科组外教师的交流和沟通。学校管理过度强调竞争与控制,使教师对利益、名誉看得过重,为了避免落后,为了晋级、加薪,他们常常回避对他人的帮助,垄断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和经验,拒绝与他人分享,造成了校园人际关系的疏离和冷漠。因此,学校的科层组织结构极大地阻碍了教师间的知识共享。此外,学校没有完善的共享激励机制,没有对参加知识共享的教师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足够的奖励,也是导致教师之间知识共享难以自动发生的重要原因。由于知识的共享一般是通过教师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和讨论进行的,它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果学校缺乏有效的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系统,没有健全的知识交流与共享平台,没有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就无法帮助教师跨越时空限制开展知识互动交流与共享。

  三、策略探析:基于知识共享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知识共享是教师学习共同体形成的重要基础,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必须首先解决教师的知识共享问题;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要真正实现教师间的知识共享并非易事。因此,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并作出积极的努力;需要学校转变管理方式,努力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积极营造合作共享的教师文化,使教师愿意交流、乐于分享,并在交流与分享的过程中形成共同的话语体系和交流机制,形成彼此信任的学习团队,进而确立共同的目标和信念,最终形成以知识共享为基础的教师学习共同体。
  1 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教师知识共享的本质是教师之间的知识交换。其中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拥有知识的教师通过共享自己的知识而获取他人的知识,也就是以知识换知识;二是拥有知识的教师通过共享知识而获取精神或物质上的补偿性回报,也就是以知识换补偿。若要使知识共享持续发生,除了建立完善的补偿机制外,每个教师都必须不断地进行学习,补充新知识,总结新经验。换句话说,只有教师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教师学习共同体才有可能形成。一个人的学习观念影响着其学习行为的发生,教师能否持续不断地开展终身学习,完全取决于其是否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因此,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是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的首要任务。终身学习理念的树立并非朝夕可成的事,学校不仅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转变教师的学习观念,还要根据教师的学习需求组织各种学习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营造人人皆学、人人乐学、人人会学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始终处于学习的状态。
  2 营造合作共享的教师学习文化
  教师对于知识共享的主观意愿直接影响着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而教师是否愿意共享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教师学习文化。学校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对教师学习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金字塔形的科层组织结构、“制度+控制”的管理方式、不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造成了教师之间地位不平等、恶性竞争、互不信任,致使教师之间合作共享的意愿极低。因此,学校在教师管理中要强调平等、宽容、柔性化、人本化,对教师学习的干预要从“管理”转为“引导”,要淡化行政色彩,尽量给教师一个开放、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要改变教师长期以来形成的“为职称而学习”的功利主义学习观,建立发展性的教师评价制度。要采用个人考核与团队考核相结合的教师考核机制,充分体现导向性和激励性,以真正使教师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要积极倡导合作共享、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价值观念,逐渐改变教师“孤军作战”的工作模式,在相互信任、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形成“联合作战”的工作模式,以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彼此之间的支持与合作,让教师在合作中学习和共享知识。
  3 建立有效的教师学习交流机制
  在教师学习共同体中,教师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由“独学”变成了“群学”,由“封闭学习”变成了“开放学习”。但是,“群体的活动如果不以确立某种共同的目的、理解和知识为追求,不能达成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就很容易流于形式,而这种流于形式的表面化群体活动,又很容易掩盖个体或集体的真正发展需求和潜在可能”。因此,教师学习共同体内部应建立比通常的教师群体更加有效、顺畅的交流机制。一方面,教师的学习交流要以专业发展为引领,以彼此信任为前提,以平等身份为基础,互相交流,相互指导。其形式既可以是较为正式的教学观摩、专题讨论、学术论坛,也可以是非正式的无主题讨论。另一方面,教师要从实践中的真实任务和实际问题切入讨论,并采用叙事、举例的方式将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思想外显,在交流过程中通过与自身实践的对比和反思,加深对这些观念和思想的认识与理解,并使之内化,从而实现价值观念的共享、积累和传承,达到彼此情感的沟通与分享。此外,学校还应为教师设立教育实践专题研究项目,鼓励教师开展行动研究,在研究中开展合作学习,在研究中交流思想、共享经验。
  4 搭建一体化的教师学习网络平台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无比便利的条件。搭建一体化的教师学习网络平台,既可以解决教师知识共享过程中的时空限制问题,又能够提高教师之间交换信息及协调合作的水平,还有助于对学习团队实施知识管理。因此,“学校必须根据知识共享的要求,建立一个公开的能为教师学习和交流提供完好基础设施的网络,形成包括知识收集、知识分类、知识检索和知识交流等各个环节在内的完整网络系统,以满足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地在线学习和交流”。学校可以为每个教师学习共同体建立专门网页,使教师能够在网络平台上共享学习资源、展示学习成果;学校可以为每个教师设立主页或开通博客,让他们及时记录自己的教学实践感悟,发表自己的教学研究成果;学校还可以利用BBS论坛,开辟不同专题的网上沙龙,使不同学科的教师有一个共同交流沟通的平台,使他们有机会共同探讨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学生工作等话题。与此同时,学校还要为教师提供互联网应用方法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服务。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