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思考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5-01-14
论文摘要:体育审美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推进缓慢的原因包括高校体育教师观念落后、高校体育教师自身素质不高、高校体育教师仍在沿用传统教学模式等。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体育审美教育的对策包括:将体育形体美与教学语言美相结合,将体育教学目标与学生心灵塑造相结合,将教学环境的创设与获得美的感受相结合,将审美教育与终身体育教育相结合,将体育教学实践与体育美学研究相结合。
论文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 审美教育 渗透 对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八大为未来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高校体育教学应以育人为宗旨,将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相结合,这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实现这一目标,高校体育教师既要担负起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增强体质的任务,还要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塑造美的人格。应该说,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体育审美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因此,作为教学主导者的高校体育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竞技体育水平,而且还必须要具有较高的个人审美能力,这样才能适应高校体育教学的新要求。
一、高校体育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它既是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审美教育的功能”这一问题,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有所涉及,他把美育与体育、智育、德育一起,列为教育的四大内容之一,强调德、智、体、美四育并重。他说:“游戏,美育也。”这说明体育与美育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把对美的意愿的追求有目的地融入到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实现身体美、技能美和人格美。
1.以美兴体——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推动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在于锻炼身体,培养终身体育的观念。如果体育活动缺乏乐趣,则难以吸引大学生参加,即使参加了也难以持久。所以高校体育教师大多会在体能训练项目之中增加游戏的色彩,或通过各种竞赛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体育舞蹈、健美操、健美比赛之类的活动,更是直接以美的旗帜召唤着学生。所有这些都是借审美教育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大学生可以快速高效地掌握运动要领,提高竞技水平,而且这种在兴趣的驱使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不再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享受。同时,这种兴趣还可以进一步转化为对体育的持久爱好,有助于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为此,应将体育审美教育寓于体育教学之中,使教师在课堂上不再采取单纯的理论讲解的方式,而是通过人体的形象美、音乐的旋律美、动作的节奏美影响、感染学生,使学生乐于受教,在审美中享受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许多活动项目如唱歌游戏、集体操、体育舞蹈等都是在有节奏的乐曲配合下进行的,这其中充满了韵律美。有些活动如体操、武术、游泳、球类活动等,虽无明显的韵律,但均具有内在的、强烈的节奏感,这些往往会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些都是人体美的展示,会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
2.以美助健——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与完善
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学生的体质。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美的形式来激起学生对运动的渴望,让学生在运动中得到审美愉悦,进而减轻锻炼的疲劳感和枯燥感。现代生理学和精神医学的研究表明,人通过审美活动所获得的愉快的情感,会使人的血液中分泌出一种有益于健康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能调节人体的节律,引起中枢神经的兴奋。心理学的试验也同样证明,人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其视觉、味觉、嗅觉和听觉会更加灵敏,整个身体组织都会进人一种更积极的状态。总之,体育审美可以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在运动的过程中,不仅应强调动作的规范化,而且还要培养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意识,应追求动作的舒展、连贯、协调与优美,使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感受美,最终形成良性循环。合乎标准和规范的运动形式表现为身体结构的对称、比例的均衡以及动作的灵活、优雅等,这种身体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的和谐、一致是身体运动目的与身体运动规律相统一的结果,必将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与完善。
3.以美怡心——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蔡元培先生对美育的陶冶作用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明确提出,“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情感为目的者也”。就是说,美育是通过美好的事物来打动人的,使之与美的事物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享受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在某种意义上,应通过体育审美教育,促进人格的完善,重新恢复人性的完整性。在参加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的过程中,人们可以吸收丰富的精神营养,感受到坚定刚毅、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不畏艰难、勇于吃苦、团结友爱、服从大局等品德之美,从而引起心灵的震撼,实现思想的升华。同时,教师还要教会学生不要把眼光停留在某一个固定点上,要用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激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倦地追求新的希望。可以说,通过体育课学生不但在身体上得到了锻炼,在精神上也得到了历练。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在体育实践中渗透审美教育。在古希腊雅典,音乐与体操占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偏重文艺。芬兰学校对体育教育的目的是这样描述的:体育为开展美学教学提供了可能性,使学生在身体运动时,获得自我展示的机会。日本体育美学家小林信次认为,实现体育与美育的有机结合,可以提高感受性、丰富创造性、增强思维能力和活动能力,完善人的品性。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符合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于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塑造学生的灵魂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体育审美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推进缓慢的原因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有着独特的、无法替代的作用,但目前该项工作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体育审美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推进缓慢。笔者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高校体育教师观念落后
高校体育教师对美育与体育的关系认识尚不够深刻,认为体育不是什么重要的科目,不具有明显的育人功能,因而认为个人没有必要在教学改革和育人效果上投入过多的精力。这种思想观念致使一些教师不重视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严重影响了高校优秀体育教学成果的产出,也使得非体育专业类高校的体育教学水平难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