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校毕业生就业违约的行为与对策(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5-01-14


  三、毕业生违约的危害

  1.对用人单位的危害
  毕业生违约,用人单位受害首当其冲。每选择一位毕业生都经过很多程序、反复筛选,一旦毕业生违约,势必使用人单位的所有工作付之东流,用人单位往往还难以找到合适的其他毕业生。这样,势必打乱单位的用人计划与正常的工作秩序。
  2.对高校的危害
  违约行为会损害学校的形象与声誉,浪费学校为开拓就业市场花费的大量人力、物力,影响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影响下一届学生的就业,不利于学校就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影响学校就业方案的制订与派遣工作的正常进行。
  3.对毕业生本人的危害
  违约毕业生也不一定是赢家。违约一般要赔偿单位经济损失,往往会官司缠身,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违约透支了个人诚信,一个随意违约的学生在用人单位来看,必然是不负责任之人,大多数用人单位会敬而远之。有的单位因深受违约之苦,不招应届毕业生,或对新招的毕业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敢安排重要工作,不利于毕业生的成长与发展。

  四、防止毕业生违约的对策

  1.高校要加强就业协议书管理
  毕业生无论应聘什么单位,何种岗位,历尽千辛万苦修成正果后,一般最终要签订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印发的就业协议书。高校加强就业协议书控制管理,可以从源头上对毕业生违约进行遏制,避免因就业协议书管理疏漏造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重复签约,这远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学生进行诸如诚实守信、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等教育管用,有事半功倍之效。一是协议书发放要一人一号,准确无误,认真登记,严禁转借、串用、复制。二是做好已签约协议书的鉴证工作,在登记就业协议书时,认真细致地检查协议书是否是复印件、编号是否与毕业生姓名一致,审核协议书交还是否及时。三是抬高协议书遗失补办门槛,毕业生遗失协议书补办需要登报声明作废,本人书面申请且由所在院系领导签字盖章。四是升学、出国、参加基层项目等不需签订就业协议的毕业生应及时收回其协议书,以防转借。五是制定有关制度,对转借、串用、复制协议书,签约后谎称协议书遗失等故意弄虚作假、重复签约的毕业生进行严肃查处。
  2.用人单位要科学化招聘
  在招聘过程中,招聘程序应正规化、科学化[3]。主要方法是:招聘人员组成合理,既有人力资源部门的人员,也有具体相关用人部门的领导,避免陷入 “不用人的选人,而用人的不参与”的怪圈;不夸大,不缩小,实事求是地向毕业生介绍单位情况,双方达成意向后不急于签约,邀请毕业生来单位实地考察,充分了解单位的实际情况,也让毕业生有时间与家庭特别是父母商量;签约之后不能万事大吉,高枕无忧,要通过电话、QQ、微博、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继续与毕业生保持沟通和联系,让毕业生不断感受到单位的关怀与温暖,不“移情别恋”;改进招聘方式,实行实习与就业相结合,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到高校设立奖学金等,提升企业形象与知名度。
  3.要改革就业体制和完善相关政策
  源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现行就业体制也是毕业生违约的重要原因之一,相比高校教育管理,用人单位招聘改革,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体制的改革更为复杂与困难,但也应积极尝试与探索。首先是调整公招公考的时间。升学、公招、选调生等毕业生心仪的项目及西部计划、特岗教师计划等项目可考虑适当提前启动,并尽量缩短从报名到录用之间的时间跨度,减少在最终录用结果出来之前随意签约保底的毕业生人数。如有可能,公招公考等在最后一个学期开学后一至二个月内尘埃落定为佳。其次是提高基层项目服务人员的待遇。西部计划是最早实施的基层项目,也是违约的一个重灾区。根本原因是西部计划待遇低,一般为一千元每月,维持自身日常开支都有困难。再次是改革以就业率为主要指标的高校就业评价与考核体系。不仅要看就业率,也要看就业质量。应借鉴国外经验,采取中长期跟踪制度,更多地考核毕业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情况。同时,高校就业率的统计工作也应由社会第三方来进行,不要让高校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这样就业率才更真实可靠,减少毕业生被迫随意签约后又违约现象的发生。
  大学生违约既是社会问题,又是民生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一个大学生承载着一个家庭的希望。要以高校加强就业协议书管理为基础,用人单位科学化招聘为重点,改革就业体制为补充,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综合防控毕业生违约,把解决违约问题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