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毛泽东的人格魅力及其对当代大学生教育的启示(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5-01-14
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毛泽东诗文中也可见一斑。红军在长征中不但要与数十倍于己的重兵“围剿”的敌人作战,还需要平均每天急行军五十公里以上。面对如此险势,毛泽东却写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的豪迈诗句,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又是那样的藐视困难,以苦为乐;“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既形象地赞颂了红军长征的壮举,又把那些险山恶水等闲视之,这是何等的大度和豪迈。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共产国际运动曲折迂回的困境,面对国内工作失误和自然灾害,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正视现实,“乱云飞度仍从容”,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进一步展示了毛泽东“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
对此,著名学者李敖先生评价:“毛泽东精神就是一种强烈的自信、自尊、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就是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活得顶天立地的精神,它是自唐朝以来久失了的浩然之气和天行健、自强不息的精神,是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面对保国、保种、保教三重危机的挑战而激应出的勇敢的应战精神,它就是我们民族的精神。”
自强不息是青年历练人生、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也。”毛泽东一生至始至终演绎的刚健、坚毅、奋斗不息精神,为青年成长提供了生动、鲜活的范例。因此,作为当代青年,务必“牢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迎难而上、百折不挠,不畏惧挫折,不彷徨退缩,在千磨万击中历练人生、收获成功”。
四、践行一心为公、清正廉洁的道德风范
众所周知,毛泽东与其夫人杨开慧恩爱有加,情真意笃。1923年冬,毛泽东参加国民党一大会议,时逢杨开慧生次子岸青,毛泽东“割断愁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为了革命大业,他不得不抛妻别子,献出全副身心。
毛泽东一生清正廉洁,克己奉公,从对子女毛岸英、李讷的教育中可见一斑。1946年,长子毛岸英从苏联回国后,毛泽东让他到农村上“社会大学”接受磨炼。抗美援朝战争开始,毛泽东送毛岸英上朝鲜前线。当毛岸英为国捐躯的噩耗传来时,毛泽东强忍丧子之痛,发自内心地说:“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女儿李讷考上大学后,毛泽东要求她住校,和同学同吃、同住、同下乡劳动、同挤公共汽车。三年困难时期,李讷在校吃不饱,身体虚,卫士们建议私自给她增加口粮,毛泽东“还是那句话,谁叫她是毛泽东的女儿呢?还是各守本分的好,我和我的孩子都不能搞特殊”。
杨开慧之兄杨开智曾向毛泽东申请在京安排工作,毛泽东告之:“希望你在湘听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湖南省委派你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不要使政府为难。”
而今,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多元化社会中,一些人在市场经济一切向钱看的思潮冲击下,在西方个人主义、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下,丢掉了中国人应有的核心价值,将经济利益作为评判一切的价值目标,导致金钱至上、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盛行,享乐主义、道德虚无主义泛滥,不择手段地追逐金钱等等现象,严重腐蚀着社会,有的家庭溺爱子女,娇生惯养,任其胡作非为,“拼爹”“炫富”现象时有发生,以至于违法乱纪现象频频出现,严重地败坏了社会风气,特别是腐蚀着当代大学生的心灵。青年的精神风貌,决定着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程度。当下,大力弘扬毛泽东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着力加强提高青年修养、坚持高尚品行的教育力度,让青年见贤思齐,从楷模身上寻找人生真谛,吸取前进动力,尤具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