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 地方高校 行政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 误区 矫正
论文摘要 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在资源获取、就业机会、教师结构、学校特色方面不同于重点高校,因此需要结合自身条件设置独特的人才培养方案。然而,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却陷入诸多误区,诸如过于强调普遍共性,疏于办学特色的建设;过于注重专业知识,忽视公共精神的培养;过于注重课堂教学,轻视实践能力的塑造。因此,通过认清差异,因地制宜,强化特色;传授知识,拓宽视野,形塑公心;创新实践,质量监控,提升能力等途径改善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效果乃是有益的策略尝试。
自1982年夏书章教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把行政学的研究提上日程是时候了》一文后,行政学开始受到国家和学术界的关注。1984年恢复行政管理教学以来,以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为首的一批大学积极探索该专业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推动了行政管理专业的发展。目前,全国有约 340所高校开设行政管理专业。①但其人才培养模式却遭遇培养目标空泛,知识结构庞杂,就业导向不明等诟病。调整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专业建设以适应社会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1 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误区
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和核心,特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组织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结构模式,是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制度、课程内容和体系、教学过程诸要素的组合。②归根结底,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两个根本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涉及培养目标的定位,“怎样培养人”包括教育制度与教育过程两个方面。当前,地方性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在培养目标、教育制度与教育过程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颇。
1.1 培养目标的误区:过于强调普遍共性,疏忽办学特色的建设
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对所培养人才的原则性规定。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将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本专业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③这只是一个普遍规定,对地方性高校来说,需要结合自身高校的优势及特色,作出调整。
地方高校既非“211”,更非 “985”,办学层次以本科为主,也有专科。与重点大学相比,师资力量不够雄厚,科研水平不高,学校的实验设备、经费支持、生源质量等较为一般。有些地方高校有自身的优势特色,比如农林类高校,其与农林相关的专业既是学校的强势,也是学校的特色;再如医药类高校,医药类专业则是学校的品牌。因此,疏忽学校特色,不注重借助优势品牌打造行政管理专业,而盲目地照搬重点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可取。
1.2 教育制度的误区:过于注重传授知识,忽视公共精神的培养
以高校的课程设置来看,多数课程仅单纯地传授知识,缺少职业精神与公共伦理的培养,缺乏对学生智能的开发。职业精神的培养是地方性院校普遍缺失的教学内容。就业市场上,对非名牌学校的歧视加深了地方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挤压着他们的就业空间。行政管理专业过多注重知识传授,导致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生能做的事情,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做。造成这种竞争力缺失的一个核心原因就是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中对学生职业精神与公共精神的培育不充分。良好的公共精神有助于在行政管理相关职位上体现出合格的公民与从业者形象,区别于其他专业学生。尤其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大背景下,要求行政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不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专业知识、思想政治素质,极强的自律自制能力,善待生命社会的慈悲胸怀等公共精神外,也要具备现代公职意识,体现在以人为本的公仆意识,以责任为核心的敬业精神,以公平为主旨的价值追求等。
1.3 教学过程的误区:过于注重课堂教学,轻视实践能力的塑造
行政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导向的学科。地方性院校的行政管理专业教师学术交流与访问的机会较少,与外界的沟通条件不足,更多地专注于课堂教学。很多老师及教学管理者认为只要把每节课上好就是完成教学任务了,而很少考虑到校企合作,校政合作等社会实践的环节。造成这种局面,有学校体制的原因,也有思想观念的原因。尽管现在不少学校都减少了教学环节的学分,增加了实践环节学分,但由于缺少可操作、系统的实践平台,往往流于形式,很难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实践训练。实践方式、实践基地、实践资源等要素的欠缺严重制约着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等能力。
2 矫正地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缺陷的对策
2.1 认清差异,因地制宜,强化特色
作为地方性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办学历史与现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与学校强势学科相结合的办学特色,培养适合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如果学校特色在于医疗卫生类教学,或者食品管理类,那么在行政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就可以结合其他院系的优势师资,形成本专业的特色品牌,以区别于千篇一律的“万精油”行政管理专业。师资队伍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地方性院校需要认清本校本专业教师的特点,考虑本专业教师的科研方向,专兼结合,将其他院系优秀的教师请过来教授一些他们擅长的课程,这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可以选送一批教师到政府部门挂职锻炼,邀请政府官员、事业单位相关部门负责人做该专业的兼职教师,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形成,以及特色品牌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