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接的二维体系研究(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5-01-22

  3.1.2 适应性原则
  由于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自身的普遍规律和特殊性,在构建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对接的二维体系时必须结合各校的特定情况,以期能切实符合人才的需求。所以在构建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这一二维体系时必须重点考虑上述原则,否则高职院校自身运行特点而建立对接体系将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3.1.3 资源整合与互补原则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改革,各院校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源,但是由于各校以及校内的发展水平局限,这些资源都处于相对分割的状态。在建立二者对接的二维体系的过程中,必须通过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机制,通过各种方式将各种资源组合成一个有效的整体,从而达到系统目标整体最优化。
  3.2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接的制度保障
  3.2.1 高素质的专业教学队伍培养制度保证
  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水平。目前从事高职教育的教师一部分是从原来中职学校转向而来,整体水平不高。另一部分是从学校毕业直接进入课堂的大学生,而这一部分教师虽然具备较强的理论功底,但是明显缺乏实践操作能力,无法胜任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因此,在进行建立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对接的体系过程中必须形成高素质专业教学队伍培养的有效、长效的机制。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一方面要求他们在理论上进一步深造,到国内外比较成功的企业进修学习;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实践活动,增强实践能力。
  3.2.2 实践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机制保证
  在实践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作为院校本身形成良好的机制,积极鼓励支持学生和老师参与,经费和时间上都要予以保障。目前大多数学校对于此项活动仅仅停留于口头,流于形式,雷声大,雨点小。这样就导致学生和老师都不敢放手去做,以致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因此,笔者认为各院校在构建实践教学改革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二维对接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形成良好的机制,以保证该项活动收到预期的效果。
  3.3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对接的实施途径
  3.3.1 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对接
  (1)改革课程体系。构建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要求,也是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创造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来实现。在构建创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时要充分体现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等特点。
  (2)加强实践环节。实践是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既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亲身参与各项实践活动时,动手动脑,可充分展示其创造才能,发挥其特长,调动其创新积极性,培养其团结协作、知行统一、自主创新、积极探索的能力。因此,要加强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践课,增加选修设计实践、专题实践、自选实践,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实践过程中搞发明创造与学术科技创新。
  (3)调整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质量检查与监督的重要手段,是学校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实施教学评价改革对推行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一些学生创新环节进行分析,对学生的一些创新活动给予学分上的认定,将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就会对学生产生普遍的导向作用,使提升创新能力成为每个学生必须重视的问题,而不是只为少数学生设立的点缀性活动。
  (4)改革授课和考试方法。授课方式和考试方法关系到教学效果,也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强化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建立新型的教学模式。改善授课方法,由“教师为主”转为“学生为主”,变枯燥无味的“要我学”为生动活泼的“我要学”。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实行师生互动的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创设宽松、和谐、民主、活跃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塑造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此同时,在继承现行考试方法优点的基础上,应采取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等方法,加强对能力的考核。
  3.3.2 创新教育观念,丰富创新能力培养的形式,巩固与深化实践教学的成果
  (1)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观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只有以崭新的、科学的教育观念指导教育实践,才能实现教育的预期目标,培养出大批创新型人才。创新教育观念,一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展现个性的价值观。二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尊重和爱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强调打好基础的同时,有的放矢地开展各种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活动,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养成,创建有利于创新能力发展的精神环境,包括强化独创性和多样性,承认失败的价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和自信心。
  (2)丰富创新能力培养的形式,巩固与深化实践教学的成果。
  笔者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归纳为以下几种基本形式:
  第一,以专业课堂教学为中心培养创新能力。学科课堂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渠道,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载体。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明确各年级教学重心,在于夯实理论基础知识,重点培养学生建立系统的创新意识。
  第二,以课外科技活动为中心培养创新能力。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重心是参加课程学习兴趣小组,撰写课程学习小论文,参加各种讲座等,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参加社会调研与社会实践,结合“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申报有创新意义的科研课题等。
  第三,以社会实践为中心培养创新能力。这种以校外社会实践为中心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法,是在学校组织、教师指导下,根据相应的目标,以个人或研发团队的形式对工、农业一线的具体问题进行研究或暂时脱离校园进行创业活动,是旨在全面发展学生创新实践、培养创新能力的多形式、多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利用所学的知识和亲身实践进行问题解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社会价值。
  3.3.3 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改革的实施者,要成功地进行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师资培训和在教育是关键。特别是经管类的某些专业是新开专业,许多教师是半路出家,既没有经过专业的系统的培训,也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与技能。因此,在高职院校,特别是经管类专业要想实现教学改革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对接,必须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力争实现100%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J].求是,2007(21):1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 116.? 

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