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内地户外音乐节的联动效应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5-01-22


  论文摘要:近几年,参加户外音乐节成了内地城市年轻人的假日时尚,但对于该产业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笔者从音乐节的联动效应入手,力求深入全面地审视蓬勃发展的音乐节经济,并提出改良的措施,希翼户外音乐节产业更快地步入良性循环,从“音乐节搭台,长远发展唱戏”走向相互搭台,共同唱戏。

  论文关键词:现场;文化名片;联动效应
  
  内地对于户外音乐节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知网的搜索结果显示,题目包含“户外音乐节”的文章仅四篇。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研究所的金燕以实例论述了户外音乐节繁荣背后的政府因素,地方政府发现户外音乐节比传统的晚会更能带来直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仅是值得铸造的文化品牌,更能大大刺激当地的旅游业。宁夏大学的汪克会探讨了内地户外音乐节的一系列特点和不足。《带着耳朵去流浪——走进户外音乐节》一文介绍了六大举世闻名的户外音乐节。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的杨卉则针对西湖音乐节,提出了独到的看法和建议。笔者将就内地户外音乐节兴盛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论述,力求深入全面地审视蓬勃发展的音乐节经济。

  一、内地户外音乐节繁荣的原因

  (一)音乐回归现场
  唱片工业在盗版和网络的夹击下,走势持续疲软。国际唱片业协会发布了《2008年全球唱片业信息报告》,该报告称,物理介质的传统CD唱片在中国的销售额从2003年的1.601亿美元跌至2007年的0.377亿美元,占市场份额的54%,而唱片业总规模也从2003年的1.601亿美元下跌至2007年的0.694万美元,缩水62%,将近1亿美元。唱片收益无法再成为流行音乐产业的支柱。而据《2008互联网音乐调查报告》显示:50%的消费者已经不购买或者极少购买CD,只有12%的消费者仍会经常购买CD。逾七成调查对象依靠使用音乐搜索引擎来满足自己的音乐需求。免费的数字音乐挤压了唱片的生存空间,却未建立起游戏规则和良性的盈利模式。它一方面大大颠覆了传统的唱片业,另一方面也令歌迷不再满足于主题重复、内涵贫瘠的流行音乐。借助网络的便利,另类音乐高速流通,乐迷有了更丰富的选择,口味愈加刁钻和分众化。当音乐成为免费的午餐,乐迷对膨胀的音乐资源失去新鲜感,开始走向现场去享受音乐,寻找同好,释放激情。从前歌手以出唱片为主,巡演只是宣传手段,如今演出成了主要的收入来源,唱片只是现场演出的附属品。现场演出因音乐工业消费模式发生变化而受益,内地音乐产业多亏还能靠音乐节牛市这“一条腿”走路,以赶场的收入养专辑的成本。独立音乐人的腰板挺了,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和话语权。国外音乐产业的商业模式也证明了现场演出是唱片公司陷入困境时最强劲的增长点。2002年,美国排名前35位的乐队的演出收入是唱片销售和版权收入的4倍。国内最大的独立音乐厂牌摩登天空自2007年成功运作音乐节以来,音乐节的营业收入已超过艺人经纪、唱片制作与发行等业务,占到公司总营业额的50%。公司目前有20多名员工轮轴转地操作音乐节。音乐节既是唱片公司创收的新来源,也是推广旗下乐队以及公司品牌的重要方式。
  (二)政策环境利好
  09年,在金融危机的国际背景下,国家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加大了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支持力度。国家陆续制定了财政和保障措施等各种利好政策,以进一步完善新兴的文化创意市场主体,力求让文化成为核心竞争力。低碳的文化产业具有优结构、扩消费、增就业、促跨越、可持续的独特优势,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显出无限的潜力。在政府利好政策的有效牵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有力推动下,文化产业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外部环境,户外演出业在后奥运时代强势崛起,出现了一批演艺文化品牌,唱片公司内演出策划部门更加壮大。
  (三)音乐节有助打造地方名片
  国外经验证明,摇滚音乐节在偏远城镇举办,不仅为小地方打开了知名度,也带去了丰沛的客流和商机。据笔者统计,07年13场户外音乐节将近一半在北京和上海举办,08年这个比例占据了不到1/3,举办地向二三线城市延伸。音乐节遍地开花离不开地方政府的鼎立支持,以张北草原音乐节为例,国家级贫困县张北资源匮乏,生态脆弱,县委书记力排众议,决定在1500亩的草原上马音乐节,并虚心委托北京的文化传媒机构主办,宣传外包给了新浪,张北政府主要负责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服务,结果09年首届音乐节三天就吸引了20多万人次,这个中国户外最大的草原音乐节成了张北最重要的文化名片。在首届中国县域节庆论坛中,张北草原音乐节从全国八千多个县市节庆中脱颖而出,被评为“中国县域十佳节庆”之首,为县域的文化发展树立了可供复制的范本。2010年,更多的地方政府追随“张北模式”,为户外音乐节大开绿灯。古典厚重的镇江吐故纳新,也与迷笛音乐节品牌签下了十年的合约,让原本驻扎北京的迷笛音乐节走进了长江流域,大大提升了当地的文化内涵。
  (四)音乐节联动周边,波及面广
  当音乐节聚集了大批外地乐迷和乐手,受益最直接的就是当地的旅游业。在首届张北草原音乐节的三天里,餐饮、住宿等服务业营业收入至少增加了1200万。张北往年夏天旅游人数平均为50万,09年音乐节的夏天突破100万,2010年在130万左右。游客增加带来投资商,仅房地产项目就开工了29个,兴建的四个五星级酒店中,2011年开业两家。其次,有助于调整产业结构,原本当地农民以种油麦和荞麦为主,现在要保护生态,减少农事,纷纷养马,办农家乐,往旅游服务业转向。草原音乐节主打低碳的生活理念,这提高了当地人的环保意识,主动自觉地维护自然资源。为了更好地接待游客,地方政府加强城市基础建设,如修柏油路,增加公厕数量,这些又推动当地进一步发展文化旅游。
  在首届镇江迷笛音乐节期间,举办地世业洲有位村民光靠出售各种方便食品、日用百货,3天的营业额达到2万元,而世业镇去年年人均收入不过9325元。音乐节期间空前的客流量令当地村民把自家也变成了临时旅社。镇江市区酒店、宾馆的客房综合入住率达91%,成为国庆期间江苏省各大城市之首。这座江南文化古城的政府对现代艺术高度包容,决意借此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开发演艺休闲-文化创意产业,以音乐为媒介,主导慢享娱乐休闲的生活理念,打造全城意义的音乐演艺集市及音乐演艺聚合平台,打造城市品牌特色。
  热波(成都)音乐节在3天时间里吸引了约30万人次到举办地新都。据不完全统计,音乐节三天内共接待外地游客约5.4万人次,欧美游客共超1万人次,与2009年相比增长了近一倍。与此配套的是,新都区将兴建“西部音乐文化走廊”,发展音乐创作和演艺、文化创意及配套、音乐产业创作总部,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相生的文化旅游。
  当地方政府看到户外音乐节带动的区域消费能力后,将之作为着力点,推动区域文化产业。而良好的文化生态有着丰富的延展空间,有助于提升区域价值,也让政府在文化开放的过程中,提高文化管理水平,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户外音乐节为各县市达成了观光、消费、招商等目标,成了“一箭多雕”的香饽饽。
  (五)年轻人交流的平台
  音乐节能够在中国壮大,也在于过去内地缺乏公共狂欢的平台和鼓励自由表达的广场文化。例如草莓音乐节就力推搭讪广场为其一大特色。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群众文化消费的基础,文化艺术的发展与时代发展、市场发展以及人类沟通方式的演变紧密相联。各地青年的文化生活需求和消费力日益增强,有需求就有供给,大型户外音乐节符合时代的气质、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需求和沟通特征,所以它的发展顺应时局。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