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比较羌族多神和基督独一神崇拜文化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5-01-22


  论文摘要:神灵崇拜在世界各民族宗教信仰活动中存在着普遍现象,然而西方基督教神灵崇拜和羌族神灵崇拜之间却大相径庭。本文从神灵体系、神灵观念两个方面对双方的神灵崇拜现象加以对比,试图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别,从而展示双方文化的内涵。

  论文关键词:独一神;多神;崇拜;羌族
   
  神灵崇拜是世界各民族宗教信仰活动中的一个普遍现象。然而对西方基督教文化和羌族文化进行对比时,可发现二者之间不同的神灵崇拜现象,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是独一神崇拜和多神崇拜的不同。说到尔玛(羌族)从古羌族就无偶像崇拜,而属是多神信仰的族群,崇拜不止一个神灵,她崇拜自然顺应自然,对神的信仰,产生了独特的文化现象。而基督教则只崇拜一个神灵,是典型的一神教。笔者对比较双方的范围作一个限定:前者主要局限于基督教《圣经》的神学教义,后者则着眼于羌族传统文化的“释比文化”。希望通过考察双方神灵崇拜现象的差异,有助于认识西方民众和羌族双方文化观念的差异,从而自觉地吸取西方文化精华,促进羌族文化发展。

  一、神灵体系的一神论与多神论

  (一)基督教是典型的一神教
  就神灵体系来说,基督教是典型的一神教,只崇拜一个神灵。强调唯我独尊,唯我为真。只有基督教的上帝才是唯一的真神,其它任何宗教信仰中的神灵都是魔鬼和邪灵。在基督教《旧约圣经》中上帝耶和华说,“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除我以外再没有真神”;“我是耶和华,在我以外,并没有别神,除了我以外再没有上帝”。《圣经·申命记》中,耶和华通过摩西向以色列人说:“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信奉基督教以外的任何宗教都被认为是异教徒,要受到惩罚和迫害。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迫害异教徒的事件,甚至发动过宗教战争。中世纪基督教会对异教徒进行残酷的迫害,宗教裁判所迫害的异教徒数不胜数,17世纪的十字军战争,就是以消除异教徒、维护基督教的绝对性和至上性为目的的。而在羌族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由于宗教信仰不同而导致的宗教战争,也没有发生过因为宗教信仰原因而进行的大规模迫害。这里有必要指出,在基督教中,作为圣子的耶稣基督、圣灵和作为圣父的耶和华上帝是三位一体,是上帝的三个位格,而不是三个神灵。上帝作为唯一的真神主宰着人的生活。所以,对上帝的信仰意味着对其他宗教信仰的摒弃,对上帝之外的任何神灵的信仰都是异端,都是拜偶像。
  (二)羌族的多神崇拜
  相比基督教的独一神崇拜,(尔玛)羌族的宗教是多神教,崇拜多位神灵。有学者统计羌族崇拜各类自然神灵30余种,一类是自然界诸神,如天神或太阳神、地神、山神、羊神、牲畜神等。其中最崇拜天神、山神、羊神。二类是家神,主要为祖先神,因神位设在尾角,又称“角角神”,如男神、女神、门神、灶神、仓神等。三类是劳动工艺之神,是羌人崇拜工匠的反映,又称“柱柱神”,如:匠神(铁、石、木)、建筑神等。四类是羌寨神,有石羊、石牦牛等,雕刻在寺庙或寨子门前。羌族原始宗教的显著特征是以白石崇拜为表征的多神信仰,白石既是天神和祖先神的象征,也是一切神灵的表征,它被供奉在每家屋顶正中最高处和村寨附近的“神林”中的石塔上。白石必须选择洁净石块,由巫师作法安置,淋以鸡羊血或牛血,方能表征神灵。据考证,汶川县萝卜寨羌族宗教巫师“释比”的唱经中有两个词:一个叫恶,一个叫善。恶神的名字羌语称“昔母依”,意为黑色的神,善神的名字称“昔母迫”,意为白色的神。白石作为吉善,大年初一拿白石进屋,象征进宝,正月间串亲戚送一块白石,喊“财来了”,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象征送财宝,并供在主人家的神龛上。羌族崇拜多神绝不是偶然的。从“释比经典”可以看出,古羌人历经艰难的迁徙,饱受磨难,每到一处新的环境都要与大自然进行长期不懈的斗争。从而悟出了大自然的万物对本族的生存所起的作用,进而虔诚地将万物当作神来崇拜祭祀,以诸神约束自己的行为,以求得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平衡。因此,羌族至今仍然保留着具有图腾崇拜性质的“万物有灵”信仰。因为图腾崇拜是是把这个民族的物质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某种植物和动物作为崇拜的对象。羌族中残留的图腾崇拜是多元的,即崇拜天、太阳、白石、火、山等等。其中较为普遍的是羊图腾崇拜的遗迹。这主要表现在:羌族自称“尔玛”、“尔芊”、“尔麦”,这与羊的叫声相近。传说羌人与戈基人战斗时,均在颈部悬羊毛线作为标志,这实际上是模拟羊的形状作为崇拜对象的。以求战胜邪恶、保证寨人安宁的吉祥物。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