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全面性原则
教学评价的全面性,体现在英语学习的评价,既重视结果,更要重视过程。要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各个方面作全面的考查,包括知识基础、运用能力、学习态度、策略形成以及学习成果等方面,综合全面的信息,进行全面和科学的分析,做出恰如其分的、客观的、真实的和综合的判定。
4.统一性原则
教学评价的统一性原则要求评价体现客观和真实,同时又是有层次性的。英语专业各相关英语学科的要求、学生学习在学习的各个阶段会有不同的标准。但在标准确定后,必须坚持统一性,在同一层次的评价对象群中,在遵循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坚持用统一的尺度来衡量评价对象的水平,而不随意降低和改变标准。
5.激励性原则
教学评价改革的一个主要内涵就是要促进学生英语能力和素养的全面发展。激励性原则就是要弱化评价对学生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减轻评价对学生造成的压力。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励和积极引导、鼓励性语言的使用,一方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
(二)英语类课程学习评价创新的参考性实施建议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是一个内容广泛,层面多级的系统,是学校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好地实现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评价的改革创新,需要我们探索和实践,不断改进、不断完善,逐步做到更加科学与合理,构建适合于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的评价机制。具体的思路是:以目标达成度为中心,制定切实有效的学习评价内容、方法及其标准,促进学生个人的不断发展,促进高职院校英语类专业的建设,促进英语学科的课程改革,以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不断优化。以下为参考性实施建议(供参考,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基础性英语课程:按照4:6 (4:3:3或者4:2:4)(平时40%、期中30%或20%、期末30%或40%,即实际平时40%、考试60%) 。这类课程可以包括基础英语、专业英语、英语阅读。
实践性英语课程:按照7:3 (平时70%、终结性考试30%)计算。这类课程可以是英语听说、英语翻译等,如果需要,也可以根据实际把专业英语列入实践性课程。
平时的考查,即过程性评价的内容,应该体现多元化,内容应该尽可能涵盖学生英语学习的全过程:形成性测试、听说能力表达、课上的发言、英语比赛参与或英语节目表演、课堂学习笔记、学习作业、工学交替或实训实习时语言应用能力等。
(三)克服一种现象,避免两个认识误区
既然是创新与探索,就会遇到疑问和困难,要允许失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同时要取得教务部门和其他有关各方面的支持与协助。这里需要克服一种现象,避免两个认识误区。
1.要克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现象。例如取消终结性考核,或颠覆所有英语学科过程性评价与终极性评价的关系。改革评价方式,不是对过去的评价完全否定,而是对其进行必要的改进,这种改进应是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更多地掌握语言能力。例如,英语听说的教与学,理应是工夫花在平时,花在实践上,多听多说为主,创设语言情境、形成语言氛围,使学生通过经常的考核评价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2.要避免改革创新评价方式就是降低终结性考核或评价要求的认识误区。不论平时的形成性考核还是终结性检查,都要根据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实施。或许比例有了相应的变化,平时教学和适当时候应该进行的考核,仍然应该坚持相应的标准。当我们坚持平时教学的严谨,关注学生的过程性学习和学习效果的检测,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于终结性检测的效果来说,更应该是利大于弊。
3.要避免通过加大过程性或形成性评价比例就是多给学生平时成绩的认识误区。加大平时评价的比例,是对教师平时的教学增加了工作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平时的检测内容丰富,应该根据课程实际各有侧重,所占比例合理;第二,平时的检测要形成制度或常规,有布置有检查,有评价有记载,师生互相监督;第三,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第四,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与提高。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十分愿意在平时展示自己在英语学习方面的特长,如口头交际、解题等,学生勇于自我展示英语特长的良好愿望。这种难能可贵的积极性,难道不正是应该获得积极鼓励和提倡的吗?
参考文献:
[1] 陈永芳.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马能和.五年制高职院校发展及实证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3]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新课程与评价改革[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 任长松.走向新课程[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
[5] 霍力岩.多元智力理论与多元智力课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