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民培育路径探析(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5-02-13

  
  2.社会主义新农民构成范围的理解
  传统农民概念的理解主要从职业、户籍和生活范围来界定,主要指居住在农村、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并具有农村户籍的劳动者。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这一群体的职业、户籍和生活范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农民概念已经无法概括当前中国农民的现状。一部分农民尽管具有农村户籍但已经离开了农村长期居住生活在城市,从事工业生产、市场个体经营、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行业和职业,主要以农民工群体为主,这一部分数量较大;一部分农民甚至在城市置业获得城市户籍转化为市民,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一部分农民尽管生活在农村,但主要从事各种非农产业(如农村经营、农业技术服务、农村保险从业人员等);随着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部分城市居民也进人农村置业、投资、租地从事农业和非农生产,也壮大了农民群体的力量。
  社会主义新农民的构成范围应该结合时代的特点来加以理解,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群体构成:具有农村户籍身份,仍然从事农业生产但具有新观念、新技术的农民群体;具有农村户籍身份,已经外出务工没有从事农业生产但收入仍主要投向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群体(以农民工群体为主);没有农村户籍身份进入农村置业、投资、租地从事农业和非农生产、支教、送科技下乡的城市居民群体(事实上从事农村农业职业,为农村建设注入了资金、技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等);曾经外出务工但已经返乡创业建设农村的农民群体;居住生活在农村从事农村生产经营管理和农业服务的群体(如农村基层干部、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农业渔业农机技术员、农村教育工作者、乡村医生、农村文化工作者等)。只有扩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民构成范围的理解,才能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农民群体的分化现状,为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民指明方向。
  
  三、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民的路径分析
  
  社会主义新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力量和核心力量,应该采取多种手段、探索多种路径来加快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民,壮大新农民的群体力量和数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注入巨大的动力。
  
  1.通过城乡统筹互动扩大社会主义新农民的培育范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通过城乡互动培养新农民,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一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帮助农村培养和壮大新农民的力量。要加大城市对农村、农民的服务和帮助作用,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支持科技人员和大学毕业生到农技推广一线工作。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培养新型农民”;要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引进城市人才、智力资源对农村的支持,“推进农业科技进村人户……着力培育科技大户,发挥对农民的示范带动作用”;要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资金、技术,带来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要引导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知名人士、志愿者对乡村进行结对帮扶。二是要送出去培养新农民、扩大新农民的视野范围。要派遣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农民到城市和发达地区参观考察、学习先进技术,开阔农民的视野,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成为农村经济的带头人。
  
  2.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努力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民的文化素质
  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民的根本举措和基础工程,应该加大对农村各类教育事业的投人,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一是要加大财政投入,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要通过改善农村教学条件、免收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派遣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等措施,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要“加快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通过发展面向农村和城市的各种农村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既可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又可以向城市转移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社会就业;要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职业教育,开设农村急需的农业种植、畜牧兽医、农机维修、农技推广、农村经济管理等专业,支持各类职业技术院校扩大农村招生规模,鼓励农村初、高中毕业生接受正规职业技术教育,通过设立助学金、发放助学贷款等方式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要采取有效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引导大学生到农村支教、当村官、提供农技服务、就业创业等,为农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要通过开办农业技术夜校、选送到各级中高等职业学院深造、发放教育券、开展农村远程教育等方式开展大规模针对性、实用性强的农民工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培养一大批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的骨干农民,为现代农业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提供经营主体。要“加大‘阳光工程’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补贴标准,充实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完善培训机制。适应制造业发展需要,从农民工中培育一批中高级技工。鼓励用工企业和培训机构开展定向、订单培训。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民转移就业培训”。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