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绘画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5-02-13

  在课程设置上,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近几年,各高等学校都意识到了综合素质在人才素质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列了通识教育模块,面向全校开设了一大批通识教育课,供学生自由选修,修满规定的通识教育学分是获得毕业资格的一个重要条件。问题是,学校开设的通识教育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有待验证和不断完善。从现状来看,学校开设的通识教育课起码不适合艺术专业学生,难度过高,根本起不到预想的教育效果,反而使艺术专业学生厌倦文化类课程的学习,艺术专业学生是通识课中逃课的惯犯。有些学校艺术专业已经尝试独立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根据本专业学生的实际文化素养水平,有的放矢地实施教育,是值得学习借鉴的。
  此外,还可以在教学与管理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学习与课外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意志品质等。
  
  二、绘画专业学生特殊就业能力的提高
  
  特殊就业能力,也可以称为专业能力,指从事某个职业所需的特殊技能。在高校中,学生对专业能力的学习还是很重视的,将其视为自己将来在社会上立足的资本。如何培养学生较强的特殊就业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是个现实性问题。作为一名绘画系教师。笔者对绘画专业学生特殊就业能力的提高问题谈两点认识。
  
  (一)绘画专业学生特殊就业能力的现状及分析
  近年来,绘画专业学生特殊就业能力低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1. 在“艺考热”的大浪潮当中,高校艺术专业成为相当一部分人在文化课成绩颇低、升学无望情况下的投机选择。相当一部分艺术考生是在进入高中之后、甚至是在高二阶段才选择学习艺术的,经过一至两年时间的应试训练,就顺利地混进了高等学校的大门。不言而喻,这样的生源质量必然制约学生专业能力的发展。
  2. 绘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空间不及同领域的艺术设计专业,导致生源质量相对更低。艺术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一般将艺术设计专业作为首选,绘画专业沦为无奈情况下的选择,有些学校的绘画专业需要调剂才能保持基本的运营。
  3. 绘画专业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涯当中,不能找准定位和很好地进行职业规划,这也是导致最后就业难的重要原因。绘画专业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入学初就带着迷茫,如何利用好大学四年时间,如何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这是他们最不解的问题,有些学生甚至直到毕业的时候还迷茫着。大学四年,混混沌沌,无所收获。也有一些学生,好高骛远,致力于做一个职业画家,对就业市场的情况不闻不问,也毫不在乎。甚至认为自己可以做一个乞丐,将绘画视为生命的一切。
  
  (二)绘画专业学生特殊就业能力提高的途径
  在观念上,使绘画专业学生明确就业的现实性、特殊就业能力的重要性。就业不仅是关乎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问题,也是关乎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对绘画学生要进行积极地引导,鼓励其客观正确地面对就业问题。同时,要强调特殊就业能力的重要性,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果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就不愁没有用武之地。
  在教学中,一定要加强基础教学,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础柱不正,焉能称平大梁?加强基础课教学,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是古今中外艺术专业不变的办学原则。在今天学生专业基础明显下降的情况下,加强基础课教学显得更加必要和艰巨。人才培养方案中基础课的教学时数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大量的高效的基础训练,使学生打好专业基础,着实要下一番工夫。有些学校尝试缩短周课时数,同时延长教学周数,虽然总的教学时数没变,但是学生有了相对较长的训练和理解消化的过程,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这是值得推广的。学生有了扎实的专业基础,毕业之后还可以从事艺术类人才的早期培养工作,这就轻松开辟了一条就业之道。
  在教学中,也大胆向实用型绘画转型,培养学生的市场应对能力。在与艺术设计专业的竞争中,绘画专业的市场空间变得相对狭小。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品位也发生了转变,如原来室内摆放的印刷型装饰品正在逐渐退出人们的审美视野,人们对婚纱影楼制作的数码照片也感觉乏味和庸俗……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在室内悬挂、摆放或陈设真正的艺术品,这些都是有益的信号。可以说,绘画专业学生的就业市场在逐渐变好。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