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陶行知教育思想与新疆班教育实践(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5-02-19

  首先是关注生活。因为,陶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关注生活就是行动,关注生活就是教育,在生活中学会生活,也就会获得知识。在陶先生看来,具体的、有形的、有围墙的学校是学校,整个社会也是一个大的学校。在社会中行动,在社会中学习,在社会中锻炼,在社会中成长,这些都是行动。为了培养新疆班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们学校充分利用苏州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密集的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除了正常的上课学习之外,我们还经常带学生到相关企业参观学习,让学生切身感受到高新技术的巨大生产力,激发学生的巨大学习潜能与创造才能。
  其次是学习。所谓“教学做合一”,自然不能把学习排除在外。不学习自然也就难以获得知识。就学校学习而言,行动又是多方面的。比如,在上课之前的预习是行动,课堂上的听课、思考、发言、讨论、记笔记、勾画要点是行动,课后的复习消化、巩固提高、模拟演练、研究总结、比较分析是行动,向老师请教、与同学磋商、跟父母探讨也是行动。在这些行动中,在不知不觉之间,学生的文化知识渐渐积累,学问功底渐渐加深,思维能力渐渐增强,才思智慧渐渐融通。
  再次是做事。所谓做事,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实践、实验。确实,有些知识比较抽象,教师讲来讲去,学生理解起来仍然觉得费劲。而在实践和实验中,学生几乎马上就明白了,往往会会心地一笑:“哦,原来是这样的呀!”就创新而言,有时候,也许实践和实验所得到的思想启迪与智慧碰撞,比单纯的知识传授的作用还要更大。我们学校的新疆班学生,在实践、实验、创造方面的成绩是出类拔萃的,多次在世界机器人比赛、国际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冠军。
  毫无疑问,陶先生所打的“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的比方,对于我们今天的新疆班教育,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我们应该以之规正自己的教育实践,引导学生在行动中求知,以知识为依托学会创造,如此,庶几不负陶先生的谆谆教诲。
  
  三、用陶先生的“四问”要求考评新疆班学生
  
  陶先生提出,一个人,每天都要问自己四个问题: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时至今天,先生这四问,对于我们的新疆班教育工作,依然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先生首先关注的是身体,这充分体现了先生的人本思想。今天有句很通俗的话,叫做“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是的,如果身体不行了,什么也谈不上。所以,先生首先让我们自问身体进步没有。身体怎么进步?当然靠锻炼。综观古今中外有重大成就的人,往往是相当重视身体锻炼的。毛主席年轻的时候与风华正茂的朋友们到中流击水,进行爬山锻炼;陶先生本人也是进行锻炼的典范,他还巧妙地将锻炼与劳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这样的锻炼中,他们的身体也就进步了。其实,当年能够走完长征的先辈,基本上都是具备强健体魄的。
  新疆班学生来苏州之前,都是进行了基本选拔的。他们的身体素质总体上是健康的。但是,苏州这个地方的气候、环境与新疆毕竟还有比较大的差异,所以,有的学生还是有些不适应。鉴于这样的情况,我们让新疆班学生开展长跑、爬山、游泳、打球、摔交等各种各样的体育锻炼,并且在身体素质方面进行有标尺的考评。慢慢地,学生的体魄进一步强壮了,对苏州也逐渐适应了。
  先生的第二问是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作为学生,总要争取自己的学问能够每天有所进步。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齐白石先生有个规矩是“不教一日闲过”。这些,与先生这一问的意思是极其吻合的。只有学问每天有进步,知识的积累才能逐渐厚重起来,也才能担当起为国家做贡献的重任。而这种每天自问,实际上是对自己的一种鞭策和鼓励,是对自己的一种促进。人只有不断促进,不断追求,才能使自己得到提高。
  新疆班学生与本地学生相比,是带有一种使命感来的。他们如果学习不能进步,如果与同学拉下太大的差距,那么在未来的竞争中就会处于很不利的地位。有些人有一种误解,以为新疆班学生考上名牌大学好像完全是靠政策照顾的。其实,新疆班学生是要放到全国范围内去做比较的,只有在全国新疆班的所有学生中都名列前茅的学生才能够进入一流的名校学习。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