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底,国家教育部为加强素质教育,正式将软式排球列入了21世纪《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2000年,大学生体协排球分会在集美大学举办了全国高校第一期软式排球培训班,并在同年举办了全国高校首届“永林杯”软式排球锦标赛。此后,举办了多届全国大、中小学生软式排球比赛和夏令营、冬令营活动。体育院校开设了软式排球课程,以培养师资和社区指导员。部分中学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也将软式排球作为体育教育的内容。软式排球在2000年前得到很迅猛的发展,主要就表现在被列入学校的课程和教育内容。可以预想,软式排球在短时间的普及程度,由学生个人而带动家庭、社会其他成员的喜好,会作为相当多排球爱好者的终身体育选项。软式排球一开始就选定以青少年为重点,以学校为中心逐步推向社会的策略,事实证明是可行和正确的。由于学生容易掌握这项简单实用、趣味性强的运动项目,学习软式排球可以作为学校体育和学生终身体育接轨的好方式之一。
二、需要解决好的几个问题及对策
软式排球在我国虽然是有保持发展趋势的良好社会条件。但从近几年软式排球发展势头的缓弱现状说明,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正视并加以解决。
(一)必须加强行政性推行力度
要大力推广普及软式排球,靠自然发展来达到目标是很困难的。至少在目前推广、宣传阶段,必须借助行政性手段才起作用。中国排协把软式排球的推广列入《中国排球事业2001年计划纲要》,把软式排球列为全民健身活动创编、引进的重点项目;中国排协正式下发了《中国排球协会关于在全国进一步推广软式排球的意见》;教育部在《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将软式排球列入教学大纲等等,都是有行政性指令指导的行为。这些行政性手段确实使软式排球运动在我国有了很快的发展。可最近几年,我们发现,行政手段譬若源头之力,至各级各类基层学校、城市社区时,已似强弩之末,有的竞毫无知觉。由于行政性推广力度太小,直接对软式排球产生的影响是:传媒对软式排球的逐渐冷落,下属职能机关、大、中、小学,群体管理机构等对推行软式排球的行政指导置于完全等闲随意之中,并未努力去实现规划、计划、大纲中的目标;推广普及软式排球的赛事安排太少,赛事的级别不高,规模不大;用于软式排球活动的经费投入太少,场地设施和规范建设基本没列入日程,软式排球厂家的产品质量、价格的定位等合人意的不多;软式排球专项指导员太少等等。尤其利用比赛杠杆推动软式排球的市场推广和群众性大型活动的组织开展,在目前不可能离开行政的指令、指导。所以,怎样加强行政性指导力度,是必须解决好的首要问题。
(二)大众传媒应增加对软式排球运动的优势、价值的直观性宣传
大众传媒的宣传对软式排球的推广起到过很大的作用。很多研究者提出了媒介宣传的不足,并对媒介宣传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本文认为,除行政性指导力度不够是最主要的原因外,在以市场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改革中。在配合软式排球推广普及上,还应该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宣传:
1.应对软式排球的优势进行宣传。目前,传媒对软式排球优势的宣传,在内容上仅限于一般的表述。由于对软式排球这项运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性验证做得不够,在对软式排球的宣传中,未能将其与同类项目比较而具有的优势通俗直观地进行宣传。出于排球专业教学的需要,我们曾对硬、软排球两个项目先后学习的顺序对技术的形成和影响进行过对比实验,仅有一些感性的经验。硬排、软排、沙排、气排几个项目在健身娱乐上,究竟各自适合于哪一个年龄层次和技术基础的人,软式排球的优势是什么?仅从适用的场合和形式看,各有特色,软式排球因比较安全、不易挫手、速度慢,在应用于大众健身以及中、小学生对排球技术的掌握上有明显优势。很多研究者都说明了软式排球的项目优势,但大多是一般性表述,没有实证性对比作为依据,缺乏系统性理论分析,更没有影像直观性宣传,而对优势的认识和理解是吸引参与者的重要条件。排球业内人士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实验,传媒应特别重视对软式排球优势的宣传,才能达到引进人们喜好软式排球的目的。
2.增加普及性直观性宣传。能使传媒有很大受众面的是电视,其次是网络。近些年来,软式排球的大型比赛、大众性健身活动、家庭型活动场景,以及各类活动的方法、规则、形式,在电视上很难见到。有的大型比赛只是在当地电视台、报纸上作为一条消息播报,在网上只能提到一些零散的信息。至今已有不少专门介绍软式排球活动的书籍,但对于大众和学生,能够去专门买书用于仿照而参与实践的可能性极小。体育报刊对软式排球的宣传也很少,用于报角补白的信息根本达不到指导性宣传的效果。由于整个媒介对软式排球项目缺乏直观宣传,受众对其趣味性、娱乐性、健身性、尤其软式排球的优势很难领悟。
3.进行软式排球活动的直播宣传。自1995年北京体育大学召开软式排球教职工运动会以后,经排管中心和职能部门的推广,大学、中学都组织过规模较大的比赛和一定规模的活动。这些比赛和活动几乎没有在电视上同步转播,有的只是作为一条体育活动新闻在电视上一闪而过。很多比赛目的就是宣传软式排球,由于传媒与这些比赛、活动结合得不紧密,效果不理想,目的就难达到。如2005年全国软式排球中学生冬令营在鲁东大学(原烟台师范学院)举行联赛,地方电视台未能做直播报导,虽然当地有中学生组队参赛,但对中学的影响很微弱。没有比赛和活动的现场报道配合,宣传时效性没抓住,效果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在媒体对软式排球宣传不多的状况下,直播活动现场就更加重要。
(三)软式排球运动应不断地完善、创新
社会在发展,人的需求在变化,经过10余年后,软式排球运动本身的一些缺点也逐渐显现出来。
北京“永林杯”121软式排球确实给排球爱好者以特别的感觉。但此后,对于不同年龄,用于在学校、社区、健身活动和竞赛的开展,专用软式排球的使用在适用性、质量、价格等方面难尽人意,软式排球厂家生产质量好的球价格偏高,适合大众健身价位的软式排球质量欠佳。且软式排球使用寿命短,易破损的问题始终解决得不好。软式排球的规则虽然灵活,但主要还是借鉴硬排的规则加以改造而成,有利于初学者很快适应,但由于缺乏很突出的项目特征,一些人兴趣一过便又回到硬排的队伍中。加上场地设备的限制,在社会认可程度上,对于追求竞技激烈程度不如硬排、浪漫性参与观赏不如沙排、随意性娱乐在老年人中不如气排。软式排球最初主要以家庭为中心的蕴意和品味,还没能体现出来。作为从外国引进的一项运动,既要符合这个项目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规则,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又要立足与中国的实际需要,必须不断地围绕文化内涵进行完善、进行创新。没有创新,这项运动的发展就会停滞下来,甚至萎缩消亡。
希望推进软式排球的普及是基于两点理由:第1,在全国以至世界关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同时,体育总局的领导提出的让奥运与全民健身同行的目标,需要我们推出有利于大众健身的好项目、好形式;第2,经过比较,软式排球确为排球类项目中以及球类活动中,具有普及性优势的项目。对学生既用于健身,也是培养学习排球兴趣的手选;对大众的适应性优势更加明显。因此,只要我们真正认识到推广普及软式排球的重大意义,得有切实可行的举措解决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软式排球运动形成新的发展势头是完全可能的,职能机构确定的目标和计划也将证明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