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把专业英语列为必修课纳入英语教学计划,目的是通过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和翻译英文专业文献的能力。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大学生的学习既有自主性又有探索性,不适合传统的教授法教学,大学生的学习应该以自学为主。大学生要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和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建筑专业,英语教学,翻转课堂
2016.04.011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把专业英语列为必修课纳入英语教学计划,目的是通过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和翻译英文专业文献的能力,为日后学习工作中获取专业信息,掌握学科发展动态,参加国际工程技术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建筑专业英语作为专业必修课具有重要的意义。“翻转课堂”(FliedClaroom,也译作颠倒课堂、颠倒教室)是一种新出现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本研究通过进行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在建筑专业英语课程中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提升建筑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
一、核心概念
1.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是教育信息化环境中,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对传统教学中师生角色定位的转换以及对课堂时间使用的重新规划而建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即课堂教师提供教学视频或T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或T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的本质是对传统教学流程的颠覆,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才是翻转课堂的真正含义(钟晓流等,2013)。
2.专业英语。关于建筑专业英语教学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于专业英语教学主要集中在外语教学角度。然而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而不是目的,无论使用何种语言,其目标仍然应该在交流的内容上,因此,专业英语的终极目标是专业而非英语。
二、翻转课堂模式在建筑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课前。首先对本院建筑专业的大三学生的英语基础和翻译现状做了初步调查,其中只有最好的班也只有20%的学生一次性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基础最差的班只有15%。同时调查显示,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翻译相关的课堂内容的倾向程度依次是:技巧(80%)、翻译鉴赏与批评(16%)、翻译理论(4%)。由此可知,在四六级指挥棒的作用下,学生还是对属于“技”的层面的翻译技巧情有独钟,希望能够快速提高翻译技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功利主义学习取向。我选取的内容为混凝土的收缩与徐变。
2.课中。选择了基础较好的一个教学班级,共98人,自由组成14个小组,每组7人。我提前一个星期提供给学生自己制作的关于混凝土收缩和徐变的课件及翻译理论与技巧课件传到QQ群上,让学生自行下载学习。要求各组学生先自行学习,再分组讨论,记下感觉困惑或者有疑问的内容,然后根据课件主题收集其他材料,可以是书籍资料,也可以是网络资料,充实内容。一个星期之后,学生把准备好的材料带到课堂中,进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分享和讨论,最后每组学生选派一个代表作汇报,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同时,教师就学生对实用翻译技巧的需求,在指导和评价中穿插一些相关的翻译实用技巧的讲解。
3.课后。通过QQ、微信等平台交流,并把修改后的作业上传。
三、翻转课堂对于建筑专业英语教学的意义
1.改变师生角色。在该任务的实施的过程中,学生普遍对此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在访谈中发现,每个学生在课外依据自己的时间,选择适合自己的自习教室,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独立性,并且让学生在独立学习中探索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课堂中,教师不再满堂灌,而是作为倾听者和指导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课堂转而成为学生的舞台,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们踊跃展示自我。
2.促进协作共享。在翻转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展开多层次的对话、商讨或者辩论。我发现,翻转课堂中学生的专注度明显提高,积极关注别的同学对自己或者自己小组的评价和意见,也会积极发现别的小组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教师可以兼顾所有学生,翻转课堂模式可以培优补差。
3.注重技巧,学用结合。在课堂互动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对实用翻译技巧的需求,在指导和评价中穿插一些相关的翻译实用技巧的讲解。同时也能对自己收集的相关材料也有一个基本的判断、评价和取舍。《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大学生的学习既有自主性又有探索性,不适合传统的教授法教学,大学生的学习应该以自学为主。(冷余生,1996)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使不同学能,不同习得程度的学生能够获取英语学习所需的资源,使他们能够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和改善教学效果,是英语教学改革的新尝试。
参考文献:
[1]史秋衡,卢丽君.大学文化:提升学生学习的育人文化[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12(5).
[2]王杰法.浅析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质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0(33).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