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6-03-08


      摘要认识并处理好高校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是提升高校内涵及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关键。在分析了目前高校科研与教学关系现状的基础上,根据近年的教学与科研体会和经验,对于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提出了几点看法,通过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科研互动等具体措施,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及科研后劲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科研教学方法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ki.kjdkx.2015.06.002RelatiohietweeUiverityReearchadTeachigZHAIYuheg,GEGLijie,ZHAGZhifeg,UYulig(choolofhyicadElectroicEgieerig,ZhegzhouUiverityofLightIdutry,Zhegzhou,He'a450002)   

   AtractTherelatiohietweeuiverityreearchadteachigiveryimortatfortheromotioofuiverityadtraiigoftudet.aedoracticalexeriece,thereetrelatiohietweeuiverityreearchadteachigiaalyzedadafewoitarereeted.ymeaofteachigmethodreformaditeractiveteachig,teachigeffectiveeadreearchotetialcaeimroved.

     Keywordteachigreearchteachigmethodteachigreform

      伴随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模式探索的深入进行,围绕着高校的教育与科研两大主要功能,“重教学轻科研”与“重科研轻教学”一直是此消彼长,不绝于耳的两种声音。那么,教学与科研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关系呢?作为高校教师,通过自身从事教学与科研项目的亲身体会,笔者认为,以辩证和发展的角度来看,“重”与“轻”是相对的,不是对立的,两者是可以转化的,同样,“教学”与“科研”两者并不是对立的,是可以相互融合的。
      1科研与教学的互动

     现代社会的高等院校作为一个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场所来讲,教学育人是重要的核心任务,高质量的教学是立校之本,这一点毋庸置疑,而如何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是问题的关键。“大学必须拆除教学与科研之间的高墙,教学没有科研作底蕴,就是一种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中国科学院钱伟长院士对于科研与教学关系的描述生动而深刻地阐明了科研对于教学的重要性。可以说,对于现代社会的高校,教学是根本,科研是灵魂。教学活动包括两个主体,分别是教师和学生,要想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两者之间具有良好互动。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实施者,是教学活动的主动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果,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创新的思维和能力。很难想象一批思维僵化、能力匮乏的教师能够培养出国家真正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一所高水平的大学依赖于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离不开高水平的科学研究,这已经被国内外大量经验所证明。因此,可以说,教师的综合业务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科研经历对于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培养加强教学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科研过程中,教师可以实现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完善与发展。例如,开展科研工作需要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及时追踪学科研究前沿热点的最新进展。这个过程可以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的充实更新和知识体系的完善拓展,提升对学科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以及发展方向和趋势的把握,使教师能融会贯通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也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创新提供了素材、奠定了基础。在教师从事一系列本专业领域的科研过程中,可以说是一个自我提升的再学习过程,获得了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动态,同时更新的知识也使学生直接受益,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知识传授的受众,教学关系上好像是被动一方,其实,学生的主动性才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现在绝大多数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和理念,仍然停留在填鸭式的知识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永远胜过责任感”。很多专业知识的内容比较抽象,如果在教学中仅仅教条的讲授,学生很难理解,进而容易产生腻烦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融入一些科研热点问题或即时的信息,在讲授传统知识体系的同时介绍一些本学科专业的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这样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新颖的课堂延伸内容,可以营造出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会更容易吸引学生,激发学生探索求知欲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行为的影响者。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掌握本专业基本知识,还要求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和需求,能够学以致用,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为了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需求,高校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本专业知识,而且还应该通过积极参与科研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时掌握专业领域及相关行业的发前沿视角4科教导刊2015年6月(下)展趋势,这样,在教授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引导学生兴趣、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等方面可以更加得心应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将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于教学,可以丰富和深化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思路。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成才起到很大作用,教师在科研活动中形成的钻研精神、创新意识以及分工协作意识等,在对学生言传身教的过程中起到表率作用。教师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所养成的一种良好的学术风气与氛围,对于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置身在浓郁的学习、学术氛围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长此以往,便可以形成一种勤奋好学、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优良学风。从高校构成体系及功能的高度来看,教学是具体学科体系下的教学,而学科发展离不开科研水平的支撑。科研作为学科建设的基础,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必然手段,以科研项目为支撑点,可以有力推动学科建设,促进专业建设,支持了教学体系的发展同时,在不断优化学科及专业体系,改革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质的同时,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又可以反哺于科研。因此,可以说,科研可以提升教学的内涵底蕴,而高质量的教学又是科研后劲得以持续的有力支持和保障。
      2科研与教学相互融合

      在认识到科研与教学的辩证关系的前提下,如何实现科研与教学的良好互动,什么样的机制和模式更加有效呢?在现代社会的高等学校中,教师应该既是科研的主体,也是教学的主体,而作为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的学生,除了作为教学的主体,也应该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采取“科研教学化”与“教学科研化”并行的模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融合。针对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目标,应该跳出“考什么、教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怪圈。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只是精英的培养,不只是单纯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是知识技能、逻辑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全方位培养。因此,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必须师生共享教学资源,共同把科研能力培养作为发展目标,注重在学知识的过程中提升科研能力和相关素养,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科研中所取得的成果属于本专业最新的进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适时适当地引入一些亲身参与获得的最新科研成果,将科研心得和成果以案例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定期请相关专业的老师专家以学术讲座和学术报告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学科前沿热点及动态,传播最新的科研理论,组织有兴趣的学生参加各种学术研讨会,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接受教师的现场指导,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在科研实践中的教学互动,不但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与内容,也促进了科研后备团队的建设,而对于参与科研项目的学生,可以极大地提高其专业知识应用和独立科研能力,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等学生科研活动。在学生科研工作中,培养了他们创造的激情、个性的风格、团队的意识和实践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科研业务能力及素质,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也使学生尽早接触社会、了解产业现状,进而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这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通过创造有利条件,建立长效评价机制,调动学生科研积极性,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的学生科研模式。从而,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全过程的互动,实现“科研教学化”。另一方面,教师在明确教学与科研的互动关系的前提下,联系教学实际搞科研,通过科研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有过科研实践的教师对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开始有新的认识,对课程资源的决策权、发现权、选用权也可能有新的思考,并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探索实践,开始了对课程的主动开发、应用与改进,这种教学本身也是一种创新过程,反过来也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教学科研化”需要教师要能够运用自己所具有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最新的科研成果丰富教学内涵,促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教师更要注重以科学思维方法武装学生头脑,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在知识传授和科研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思考能力、归纳总结观点和说服论证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摸索有效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新途径,从而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总的来说,科研与教学是现代社会高等学校两大重要的基本功能与任务,两者缺一不可,只有辩证地认识和处理好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关系,才能既不误学生培养的百年大计,又能紧抓科研,不错失当前学校发展的机遇,在两方面实现双赢。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项目-河南人才培养(U1304507)、郑州市科技攻关项目(131TGG411-1)、郑州市金水区科技攻关项目(金科2014-33)、郑州轻工业学院校博士基金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龚海刚,易发胜.提高学生科研素质的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教育导刊,2009(2):60-61.
      [2]周喜峰.提高高校教师科研水平以科研促教学[J].黑龙江教育,2009(8):117-118.
      [3]张厚粲.大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金一鸣.中国素质教育政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分页标题#e#[5]孟庆喜.浅谈科研对本科教学的促进作用.山东农业教育,2010(4):32-3
      3.前沿视角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