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环境问题的有效对策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7-01-07

  教育环境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性格特征、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形成的重要因素,留守儿童的成长同样离不开特定的教育环境,尤其是家庭教育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将对其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儿童应该和父母在一起生活,这种共同生活能够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提供比较理想的环境。而留守儿童的父母双方或一方不能与这些儿童共同生活,这给留守儿童的身体发育、知识学习、性格培养等各方面教育带来了种种不利影响。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家庭教育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教育、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思想问题,加之,留守儿童人数众多,容易给社会带来负担,因此,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环境不能忽视,而且,优化这一环境任重而道远。

  一、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的现状分析

  所谓“留守儿童”(Children left at home pay theprice ofmigration),主要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分离并“留守”在老家的少年儿童。近年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特殊产物,它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城市化进程加快而产生,有着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背景因素。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基本处于“生活无人照料、行为无人管教、学习缺乏辅导”的状态,下面我们简要分析一下留守儿童教育环境的现状。

  第一,留守儿童学习环境较差,容易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尽管社会各方面采取很多措施,解决留守儿童的诸多问题,但是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普遍较差,一些偏远地区学校远又少,教学设施简陋,师资缺少等等客观原因致使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这是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的事实。

  第二,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较差。农村劳动人员大都没有专业知识和技能,外出打工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收入微薄,甚是辛苦。儿童成长在经济条件有限的家庭中,会营养不良身体受损,加之父母常年在外,得不到父母呵护,监护他们的人又不能对他们全身心地付出关爱,久而久之留守儿童们生活艰苦也成了习惯,在成长中物质极度匮乏也会给他们的心理造成冲击。这样会造成他们精神人格的缺失,使教育问题更加严重。

  第三,留守儿童的道德心理环境较差,容易影响他们成长的精神质量。父母长期在外,没有时间和精力过问孩子,对孩子内心的困惑、需求、兴趣无法关注。而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儿童,缺乏对事物正确与否的判断能力,从父母那里无法得到全面积极健康的教育,有些孩子变得有些自私、冷漠、任性甚至性格孤僻,个别儿童甚至表现出小偷小摸、欺骗撒谎、放任自流、不服管教。他们对人际关系比较敏感,情绪、性格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其人际关系的建构与发展。这些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们一旦纪律散漫、行为偏差,容易导致的突出问题就是情感发育不良。

  第四,留守儿童接受教育的安全环境较差。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不在父母身边,其监护人容易疏于管教,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又亟待提高,在危险情况下很难产生机智反应,导致他们的成长生存中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特别是寒暑假期间,留守儿童既脱离了学校的管制,而监护人和临时代养人的管理也不到位、责任心有限,容易导致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安全隐患明显增加,这也给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增加了难度。

  二、留守儿童教育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一,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多年双轨发展带来的贫富差距和机会不均等是导致留守儿童教育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而城市固有的体制不接纳这一新群体,务工人员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及依附于其上的教育、医疗、就业等制度限制农民人身自由,阻碍了劳动力合理流动,加重了农民工阶层心理和经济负担,因此成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最大体制障碍。农村教育资源缺乏,监护人不能胜任管教。农村的教育资源缺乏主要是指教育理念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校舍条件较差等,学校的德育方面也有待提高。亲子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都是导致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因素。

  第二,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向城市是导致留守儿童教育环境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政府必然加快城镇化建设,缩小贫富差距的尺度,这也为大量剩余劳动力进程打开了大门,为改善生活,农村中出现了老弱病残留守在家,而青壮年涌入到建设的大潮中,留守的孩子们也逐渐形成了一个群体,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就产生了。由于留守儿童大多数在 14岁以下,他们的认知水平不高,有时不能进行正确的自我认知,出现孤僻、自卑、忧郁等情绪问题。而且出现问题他们不能及时改正得不到指导,自我管理能力也不足。

  第三,社会、学校、家庭三者互动的教育环境机制不够健全。从教育环境的优化角度来看,长期以来,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过分依赖学校,忽视了家庭、社会环境对学生教育的重要地位,更没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合力,这大大制约了各种因素在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功效。学校把孩子的问题归咎于家庭教育的滞后,家庭又埋怨是社会的影响,社会又责备学校和家庭没有尽到责任,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一致、相互矛盾及脱节,从而导致留守儿童在思想及行为上滋生出许多问题。在乡村中小学,很多家长从来没到过孩子读书的学校,老师也很少进过学生的家门。片面强调学校教育,使学生在学校中接受的价值引导与社会、家庭环境不相适应,容易导致学生对学校的教育产生怀疑,也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差。现在孩子们出现的问题,几乎大人身上都有,我们的孩子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因此,学校和家长都要努力教会孩子如何提高自身免疫力,免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当好孩子的“过滤器”。

  三、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环境问题的有效对策

  留守儿童的教育环境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各地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行动也在如期展开,本文认为,有效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环境问题,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政府应充分发挥行政职能,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目前,我国是政府主导型社会,政府的强制性、权威性和导向性对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有一定作用。政府在解决这一问题时要充分发挥主动型,考虑到留守儿童各方面的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同时,政府作为公共意志的体现者,唯一的目标和任务就是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合理配置资源。因此,应该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和法律手段,充分发挥其行政职能,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行使公共权利,确保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得到解决,保证其享有改革开放成果的权利。除此之外,政府部门应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全国妇联《关于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

  贯彻法律法规,给留守儿童法律保护。近年来,各地方在中央文件的指导下,结合实际情况,在生活和学习方面,给留守儿童关心和爱护。

  第二,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努力逐步消除城乡差异。在当代中国,逐步实现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维系城乡多年的二元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流动,这是解决该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所在。鼓励城市降低入学门槛,接纳农民工子弟,一方面可以减少留守儿童的比重,另一方面使农村孩子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融入城市文明。逐步消除他们被歧视的现象。同时,必须加大三农投资力度,建立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加快发展农村各项事业,尽量缩小贫富差距,让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新举措。同时,依附于农民生活各方面的教育、医疗事业,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制度也有待完善和发展。只有农民生活富裕了,公共财政体系也健全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才有可能彻底解决。

  第三,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为留守儿童创造美好的成长环境。从所调查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社会主体冲突矛盾,要解决这种种问题更要多管齐下,共同应对。这需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和校园环境的整治,打击违法各种精神污染对孩子们的毒化,让孩子们生活在健康良好的环境中,整治周边环境。同时,积极组织社会上和大中学校的青年志愿者,参与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多种形式提供生活支持和爱的鼓励。公安、文化、新闻出版部门应切实履行职责,与学校共同承担起监护留守儿童的责任。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帮助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和学习上存在的困难,充分利用电视、网络、广播等大众传媒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关心与帮助,调动各方面力量加大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等。当然,在如何有效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环境问题上,社会各方都在做出努力,但是我们也清晰地看到,在解决问题时仍有很多困难和挑战。例如留守儿童问题的思想状况日益严重,他们的道德水准缺失,政府工作人员解决问题时的执行效率不足等等。可见,要想最终解决这一难题,发展经济让人民富起来,那么和谐的社会才会把这个疾顽吞没。为此,国家在大力解决这个问题时不放松经济建设,增加就业机会,从改善民生出发,让更多的中国人生活幸福,才能使留守儿童在蓬勃的大中国感受美好。

  综上所述,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环境问题任重而道远,我们虽然在努力,现实也深刻让我们清醒,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环境问题并非一朝之事,可是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尽管要达到前方的光明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我们要坚定信心,勇往直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留守儿童也会拥有美好的晴空。

  参考文献:

  [1]贾婀娜.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高文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Copyright@2000-2030 论文期刊网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备案号:ICP备07016076号;《公安部》备案号:33010402003207
    本网站专业、正规提供职称论文发表和写作指导服务,并收录了海量免费论文和数百个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审批过的具有国内统一CN刊号与国际标准ISSN刊号的合作期刊,供诸位正确选择和阅读参考,免费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谨防侵权。联系邮箱:2560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