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教职工基本信息调查:承德电大教职工170余人,其中,教师中副教授以上职称66人。电大教师"60-80后"普遍来自于全日制普通高校,学历为本科及以上,其中"70后"教师绝大多数具有硕士学位。行政及工勤岗人员初始学历中专、大专及本科按年龄段从"50后"-"90后"基本呈平均分布。
最终学历为广播电视大学及自考、函授文凭的教职工所占比例较少。由此说明,广播电视大学在人员构成上,与市其他4所高校类似,基本上都是以高校。
的标准配备师资,但问题是电大是成人高校,与普通的高校属于一种异质文化的高校,让接受过普通教育的师资力量从事普通高等教育属于文化认同强化的过程,从事电大教育要经历从文化冲击到文化认同的转变,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这是历史遗留的问题,也是文化失调的先天原因。
从学生的角度看,电大的职后补学教育的定位,电大的水平性考试,成人教育的特点等,使得学生对电大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甚至不能结合自身情况理性判断,主观地否定电大文化中不足的一面,进而文化自信无从谈起,甚至"抹黑"电大。这种缺乏文化自信和自觉的情况对学校的文化建设负面影响很大。
三、文化失调的外因分析
广播电视大学是没有围墙的大学,其主要办学形式是面向在职人员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在生源上,电大无法像普通高校、高职高专院校那样整齐划一,准分离的教学使得教学的开展又没有时间上的保障,各种因素叠加,电大不同于一般学校容易培育相对封闭的一种校园文化。教学与管理都相对松散,其文化氛围更容易受到外部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积极的一面是,电大在学校教育的社会化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教育的社会化趋势是学校教育改革的潮流,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学校要由关注自身向关注社会转向,利用学校的资源与社会上的资源合作,优化配置,达到最佳的教育效益。但是,消极的一面是,电大的文化容易在与社会的接触中,被不良的社会文化因素侵蚀,异化了电大自身固有的文化。比较典型的不良文化因素如传统文化中的功利主义的消极影响,有研究者认为"传统文化功利主义与电大文化的建构所需文化基调相悖,是电大文化建构的困境,也是造成现阶段转型期的电大系统乱象滋生的原因",除此,笔者认为当今大众文化中的消费主义、娱乐化之风等也要高度警惕。
电大文化中的媒介文化和大众文化具有"异质同构"的关系,异质指电大的媒介文化倡导的是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一定程度上抵制大众文化。同构,指二者都和工业、后工业社会以及现代技术手段、大众传媒有关联。大众文化是一种带有浓重商业色彩的文化现象,它的文化生产方式就是现代技术,传播形式就是大众传媒。电大的媒介文化是一种公益色彩的教育文化现象,它的生产和传播也是依托现代技术,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传播媒介。因为同构的关系,电大的媒介文化借助系统文化的强大优势若与大众文化"合谋",作为教育机构的电大就会变成一个"欲望"的平台,"娱乐"的平台,感性文化泛滥的平台。因为大众文化是商品属性的消费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景观,传达的是人的最基本的欲望,与追求理性和教化的教育文化有着很大的差距。消费主义、娱乐化消解了神圣与世俗,极端的情况是获取学历变成了很不严肃的事情,学生交学费"消费"学历,学校成了"学历的火车站",教育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内涵丧失严重。因此,消费主义、娱乐化等不良文化风气需要加以防范,坚决抵制。
文化失调还有一个重要的外部原因,学术独立的问题。学术是一个学校存在的核心价值所在,良好的学术文化环境有助于学术的自由、繁荣和创新,能够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智力成果和精神文化。但是学术的独立性在现实中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就是学校去行政化,已经被写入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这说明学校的行政化问题是一个行业性的顽疾。行政化为什么会造成文化失调,关键在于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利在学校治理上属于两种性质不同的力量,不可偏执于一端。行政文化是一个学校必不可少的文化,面向人、财、物、事的管理,具体而且重要,健康的行政文化有利于学校的发展,行政化则是行政权力失范的表现,行政权力超越了自身的边界和权责范围,这种情况下,学术委身于行政权力,丧失了话语权,变成一种从属的文化,也就失去了独立性,失去独立性的学术或者听命于行政权力或者沦为商品属性,就会出现学术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因此,学术的独立性问题是文化失调的重要考量因素。
参考文献:
[1]谢新观.远距离开放教育辞典[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26.
[2]薛伟.论开放大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以上海开放大学文化建设为例[J].开放教育,2012(6):46.
[3]周文.电大向开放大学转型过程中的文化构建[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