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自学能力主要是指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系统整理知识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当代国际上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高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数学,如果没有自学能力,就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数学自学能力,不仅是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中学数学;自学能力;数学教学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家华罗庚曾经倡导学生“要学会自学”,他指出:“任何一个人如果养成自修的习惯,都是终身受用不尽的。”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长期的重要目标。那么,什么是数学自学能力呢?数学自学能力是在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与技能的前提下,通过自学数学教材等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立获取数学知识、技能的能力。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数学课本或有关的参考书、资料,深入理解和领会其精神实质,解答相应的练习或问题等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笔者在培养学生数学自学能力方面做了如下探索:
一、确定学习目标,养成良好学习态度
有些学生对起码的为什么要学习、为什么要读书认识不够。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缺乏应有的动力。他们的主要表现为:无成就感,无抱负和期望,无求知、上进的愿望;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学习不好不觉得丢面子,考试不及格也不在乎,没有学习的压力;不想上课或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后不肯花时间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做作业应付了事,满足于一知半解;缺乏吃苦精神和学习毅力,一遇到学习困难就“缴械投降”。
立志是成才的第一步,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就没有持之以恒的学习动力。高中学生在校期间要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和自身的条件,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目标一定就应该全力以赴地追求,楔而不舍地努力,并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以新的姿态充实地度过学习生活的每一天。要敢于面对,善于解决,而不是放弃。要主动求得教师的帮助,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思想上尽快提高对新教材体系的正确认识。明确新教材体系的要求,把握好重点,做好思想转换。,努力走出中学学习的影响下兜圈子的阴影。否则,无论是对学生学习还是对老师教学都带来很大的困难,难以达到教学目的。
二、加强听课指导,教会学生听课
教师在听课方面要指导学生处理好听课、观察、思维和笔记之间的关系。听课和观察均是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在听课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听清楚每节课的学习要求,听知识的导入及形成,听懂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听方法和知识的总结。[1]
学生在课堂学习时要记好课堂笔记。不少学生没有掌握记笔记的方法及要领,一般是老师黑板写什么,自己笔记上记什么,而且往往因为记忽视了听、看、思,这样,虽然笔记很全,但效果不佳。教学中,老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记录时机,切忌以记代听、以记代“思”。在课堂上主要是和教师一起学习和思考,而不是开会作记录,应以听、练、思为主,记为辅。不能被动笔记(老师讲什么就记什么),而应主动笔记(自己选择内容来记)。记教师的独创之处,一般来说,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对课本都有加工之处,这些加工之处是教师参考了大量资料后智慧的结晶。记教师点拨的学习方法,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就不会有好的学习效率,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学习方法要作好笔记。记未听懂的内容和产生的新问题,发现问题是认识上的进步,问题获解是知识水平的提高,听完一堂课或学完一个内容,必然存在还未明白的问题或产生新的疑问,因此,记下这些便于进一步思索,甚至求师、求书、求同学协助解决。这样使学生学会记要点、记疑点、记分析问题的思路及方法、记小结、记特征习题等。让学生明确:记的目的是为听和思维服务的,切勿顾此失彼。
三、挖掘课程资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法和手段
四、培养学生把握自学的内外条件和监控自学活动过程的能力
把握自学的内外条件对于中学生学习数学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般说来,学习数学需要安静的环境;但客观情况往往不是这样。我们现在是班级授课制,一个班五十人左右,教室的学习环境未必安静。而在家里也会有诸如电视、朋友来访等的干扰。老师指导自学的水平,教学的水平也未必如人意等,这就需要培养自治能力。要学会自己管理自己,不待教师和他人约束、监督便能自觉学习。我们要求学生学会闹中取静,如在环境“不宜”时,手脑并用且多动手,解决问题要难易适当。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留在“好环境”下进行。
自学目标要通过自学过程来实现。中学生应具有完整的高效的自学过程,并有主动驾驭自学过程的能力。自学的监控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学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意志能力。自学能力的情意要素优化与自学能力的智能要素的优化是相辅相存的。一个人只有克服自身的盲目冲动,克服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才能全身心地进行学习,全面发展。在自学活动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各种干扰,这就需要对自学活动进行强化,以不致使自学活动中断。然而。数学自学活动有时遇到一个稍难的问题也会使其中断,甚至使学生丧失信心。此时,应尽快让学生继续自学活动。要做到这一点,就得让学生胸中有目标,还要通过各种途径排除干扰,磨炼意志。
五、培养学生自练自检的能力
所谓自练,就是自己依据学习目标去做练习,不需要教师与他人督促。[2]对于新课的学习内容而言,选择自练的内容难度要求不应太大,围绕基本知识点,概念,典型题型,易错点选题,也可选择课堂上自己做错题目的类似题型再练,针对性较强。对于章节的自练,一方面应该选择知识点,重点难点突出的习题重点巩固一章节的要点,另一方面要选择一些形式新颖,灵活的习题自练,因为课堂内容是有限制的,课后练习是课堂学习的必要补充,这对基础较好,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尤为必要。此外,阶段性自练,一般一周一次效果较好,把一周以来作业本上或者上课例题中错误的题目抄写下来,建立错题本,进行错题自练,即时把问题解决掉,为后续知识的学习打好基础,数学前后学习内容环环相套,只有消化好前面的知识,才能顺利掌握后面的知识。
而自检包括批改对错和纠错订正两个过程。现在的参考书都附有标准答案还有详细解答过程,因此批改对错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没有什么困难,但要培养学生做完练习后及时核对答案,及时纠错。纠错订正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只停留在依靠同学或者答案来完成,缺少独立思考。发现错误后第应该先重新审题再做一遍,对照原先的答案,若任然不对,再审题,找到其中自己有些模糊,或者不懂的地方,可以是关键性的词句,或者算式,再加以思考分析,若任然未解决,可求教老师或者同学,或者参看答案上的分析过程,彻底弄清楚后,再独立解一遍此题,这个过程可能花费一点时间,但是达到了主动思考的目的,能很好提高思维能力,且在头脑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自练自检是一种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学习主动意识的形成,同时有利于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具体方法的引导,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自练自检能力,并通过各种手段鼓励学生的自练自检行为,让它成为每个中学生的基本技能,从而有效促进自学能力的形成。
六、引导学生探究,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探究更一种心理现象,探究过程中的方法不仅是解决现行问题的思维经验,而应启发迪学生开展更为广泛的思维活动。[3]因此,学生在自主探究后,首先要引导学生理性地反思活动过程中操作的细节和实验现象,要在过程的反思中进一步寻找证据,并能根据实验过程得出证明或举出反例,力争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和质疑:其次要突出探究过程中产生的非预期性变化,在非预期性变化的分析、讨论、交流;进一步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把握知识的本质,形成丰富的认识建构。同时,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思路是――通过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
延伸探究时空。学生是个可以自激励的系统,课堂上他们有了成功的表现,必须将走向更大的成功。因此,我们要把一堂课的结束当作探究的起点,而非终点,要让学生在反复的过程中巩固深化,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如:在课后练习中结合所学知识设计探究实验。在教完统计图后,让学生观察一杯开水温度变化情况,绘制统计图。学生具有极强的原发创造性,只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他们会做得很好。实践中的小课题研究,学生已经涌现出了不少奇思妙想,学生用科学创新的精神去学习,自主探究将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乐趣。
总之,培养自学能力的途径多种多样,道路崎岖漫长。新课程呼唤教师教育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教师要高度重视,加强对自学的组织和指导。只要有自学的能力,无论知识更新多快,总能在科技发展的洪流中勇立潮头。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就是交给学生独立地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2] 石莹.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几点反思[J].中学数学杂志,2007(4).
[3] 薛明.浅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1(6).
[浅谈中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论文]相关文章:
1.论文之培养初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2.浅谈数学与建筑的论文
3.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策略毕业论文
4.关于小学数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论文
5.优秀议论文:浅谈数学
6.小学数学论文:小学数学重视审题能力的培养论文
7.浅谈数学美与数学教学论文
8.浅谈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9.浅谈学困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10.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