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口述史学漫谈(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人多已风烛残年,此时不“抢”,更待何时?笔者就经历过,两天前的约会,因老人去世而作罢。而且,许多老人愿意把经历介绍给年青一代,其中不少人是不愿意动笔而愿意讲述。那么,只有依靠科技设备和访问者合作,才可能获得活史料。还要注意一点,现在有一些创作者,以老人为居奇可用的材料,编创一些像历史的小说体传记。例如茅以升院士在1985年告诉笔者:现在有一本写他的书,书中的茅以升讲了不少他自己没有讲过的话。本来口述文学在中国是相当发达的,但它与口述史学范畴不同,历史的真假在史学中是不容混淆的,假得再合理也不能够算是真的。
总之,中国口述史学的展开和研究,已经急迫地提到日程上了。我们应该承担时代的责任,不能再假装视而不见,更不能等待外国人来代替我们完成此项任务。
笔者采用口述历史方法已经十几年,在国内走访过80岁至100岁老人近200人,整理录音,拍摄照片,经费自筹,设备是朋友赠送。今年完成一部口述史书:《早年留日者谈日本》,起因是1993年笔者在日本客座研究时,深感中日间理解之困难。回国即向早年留日前辈18人请教,将其中14人的录音整理出来成为此书。显然,笔者的访问计划与前述台湾近史所的计划有一点较大的不同,即不是以人物生平为中心,而是以研究主题为中心,请不同的人来谈同一个有意义的主题。笔者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是经费严重短缺而逼出来的办法,不过这办法颇有特色,很适用。
四、口述史学的基本方法
口述史学的方法是一种生动的综合方法。对于每一位有志者来说,需要在基本训练和认识观念方面进行综合培训;在准备、进行、整理、著书等各个阶段,需要掌握不同的条件与因素,以对应不同的难点;尤其在与受访者进行录音谈话时,文化修养和聪明的头脑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得到惊人的效果;还有,对工具的运用也有多种技巧。可以说,当你决定尝试用口述方法时,你已经开始冲破传统方法的拘束,已经在进行严肃的分析和勇敢的探索,值得在笔记中记下来了。笔者曾经听某人说过:“中国口述历史还没有提到日程上。”这是一种遁词,是懒汉的时间表。笔者也曾经见人写过,说是搞口述史学的人,要具备五大条件:(1)基本的史学素养。(2)足够的近代史知识。(3)写真传神的大手笔。(4)绣花针的细密功夫。(5)大刀阔斧的远大识见。这几条可是够吓人的,笔者要是在做这项工作之前看见,恐怕就会不敢干口述历史工作了。倒是如果将时间先后反过来看,即通过搞口述史,在这五方面都会有长足进步,我是愿意自我作证的。
口述历史工作者除了有明确的思想性以外,还要运用复杂又细致的组织技巧。组织者—访问者—受访者—研究者,要从众多因素的配合中争取得到最佳收获,绝非容易成功之事情。组织者必须能够判断口述史主题和访问范围,还要进行筹集资金及管理工作。例如一个有意义的、有可读性的、可操作性的主题,也并不是一想就来的。组织者在主题范围内,要安排对访问对象的了解和制订访问计划,还需要申请和控制适度经费,约集访问者,配备设备,对访问的事前训练,访问中的资料管理,对录音的文字加工等一系列工作,组织者都必须照料到,任何一个环节出差错,都会严重影响工作进程,其中包括对知识产权的法律安排;访问者需要热情又实在,有训练的头脑及配备现代工具,在精神上和身体上都要准备吃苦头;受访者一般年龄偏大,事情较多,干扰因素也偏多,所以应该做好谈话的精神准备。又由于受访者回顾经历时,往往会受到事后经历的影响,使原来事情增加了变形的色彩。因此,当受访者与之谈话时,访问者警惕不要被动陷入受访者的变形观念中,但也不能够与受访者形成语言上的大冲突,这无疑是对访问者的更高要求,因为他是谈话的主导者;整理者及研究者在访问结束之后,利用宝贵的录音和相片,配合文字史料及遗物,将录音的声音提炼升华成口述文字稿,这是一种艺术性的工作,要将重复多余的言语删去,要处理好谈话中的矛盾不妥处,要处理好谈话与文字史料间不一致的地方,既要保留受访者谈话特色,又要文字通顺;最后写成文字稿形式的口述史料,再经受访者审查签名同意,就可以为研究者使用或者编辑公开发表。以上各个环节,如果没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和合适的方法,恐怕是难以成功的。这些相关人士如想完满成功,最重要的是密切合作和严格的工作程序,因为调动不同资历的老人为一个访问主题而向你“口吐真言”,这本身就说明工作的难度和乐趣,其间很大程度是依靠访问者的准备和现场的表现。
五、中国口述史学目前的困难
经过70年代国际上口述史学的发展高峰后,目前国际口述史学是进入轨道的平静,他们抱怨的是录音太多,多到了难以整理出其中有用的部分。
笔者在1989年曾著文:“中国口述史学刍议”,[①③]呼吁将中国口述史学安排进国家研究计划中,并希望至少有一个学术机构出面来承担。但是很遗憾没有得到回应。1995年笔者又写了两个申请报告,也是如石沉大海。
国内学术界中一些人对口述史学各有各的看法,有兴趣尽管谈,象彭卫、孟庆顺、沈固朝等先生都发表过言论,关心中国口述史学发展的可行性,还提出不少方案,涉及社会史、生活史、妇女史、心理史、民族史、戏曲史等等方面。他们希望通过讲述中国口述史的重要性来呼吁别人做此项工作,而笔者略有不同之处就在起而行,从几个迫切的主题展开口述访问工作。
目前国内热心的探索者太少,这恐怕与我们的学风有关系。学术界中坐而论道的学者颇多,评头论足的也不少,深受门户派别、官位职称的干扰。要想认真尝试田野作业与书斋作业相结合的实践,用一用口述方法,尚非易事。因为只有历史才永远承认这种辛苦劳累的价值。
其实很多人都明白,中国口述史学目前的关键困难,是缺乏经费。至于愿意进行中国口述史的朋友们,肯定都不会在没找到经费前就去开展工作。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要做昧良心的口述史。因为不管多少钱,都不能够改变历史的真实性。中国传统有一种“刀笔吏”,总想把出钱人描绘成不食人间烟火的活神仙,只有大优点,顶多再附点小缺点。其实神仙没血没肉,在历史上从没生存过,谁要学习?口述史工作者的头上是悬着真理之剑,责任重大,其成果是要对人类历史负责的。
①见托什的文章:“口述的历史”。译文载《史学理论》1987年4期,P89。
②汤普森文章,转引自沈固朝文:“与人民共写历史—西方口述史的发展及对我们的启发。”载《史学理论》1995年2期,P103。
③见顾颉刚文:“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辩伪”。载《史学年报》2卷2期,1935年,P211。
④ ⑤见梁启超著:《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9月一版,P148、P42—43。
⑥见梁启超编著:《中国新史学》甲编“论中国之旧史学”文。公利活版所一次印刷,光绪年间,P3—6。
⑦见顾颉刚编:《古史辩》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P94。
⑧见鲁迅著:《华盖集》“忽然想到之四”。
⑨见翦伯赞著:《史料与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9月一版,P32。
⑩见姜蕴刚著:《历史艺术论》。商务印书馆,1943年7月一版,1944年12月再版,P4。
①①唐德刚文,载台湾《传记文学》45卷4期,1984年,P12。
①②见台湾《口述历史丛书》第一部上之“弁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1982年。
①③拙文见《史学理论》1989年4期,P123—127。
总之,中国口述史学的展开和研究,已经急迫地提到日程上了。我们应该承担时代的责任,不能再假装视而不见,更不能等待外国人来代替我们完成此项任务。
笔者采用口述历史方法已经十几年,在国内走访过80岁至100岁老人近200人,整理录音,拍摄照片,经费自筹,设备是朋友赠送。今年完成一部口述史书:《早年留日者谈日本》,起因是1993年笔者在日本客座研究时,深感中日间理解之困难。回国即向早年留日前辈18人请教,将其中14人的录音整理出来成为此书。显然,笔者的访问计划与前述台湾近史所的计划有一点较大的不同,即不是以人物生平为中心,而是以研究主题为中心,请不同的人来谈同一个有意义的主题。笔者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是经费严重短缺而逼出来的办法,不过这办法颇有特色,很适用。
四、口述史学的基本方法
口述史学的方法是一种生动的综合方法。对于每一位有志者来说,需要在基本训练和认识观念方面进行综合培训;在准备、进行、整理、著书等各个阶段,需要掌握不同的条件与因素,以对应不同的难点;尤其在与受访者进行录音谈话时,文化修养和聪明的头脑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得到惊人的效果;还有,对工具的运用也有多种技巧。可以说,当你决定尝试用口述方法时,你已经开始冲破传统方法的拘束,已经在进行严肃的分析和勇敢的探索,值得在笔记中记下来了。笔者曾经听某人说过:“中国口述历史还没有提到日程上。”这是一种遁词,是懒汉的时间表。笔者也曾经见人写过,说是搞口述史学的人,要具备五大条件:(1)基本的史学素养。(2)足够的近代史知识。(3)写真传神的大手笔。(4)绣花针的细密功夫。(5)大刀阔斧的远大识见。这几条可是够吓人的,笔者要是在做这项工作之前看见,恐怕就会不敢干口述历史工作了。倒是如果将时间先后反过来看,即通过搞口述史,在这五方面都会有长足进步,我是愿意自我作证的。
口述历史工作者除了有明确的思想性以外,还要运用复杂又细致的组织技巧。组织者—访问者—受访者—研究者,要从众多因素的配合中争取得到最佳收获,绝非容易成功之事情。组织者必须能够判断口述史主题和访问范围,还要进行筹集资金及管理工作。例如一个有意义的、有可读性的、可操作性的主题,也并不是一想就来的。组织者在主题范围内,要安排对访问对象的了解和制订访问计划,还需要申请和控制适度经费,约集访问者,配备设备,对访问的事前训练,访问中的资料管理,对录音的文字加工等一系列工作,组织者都必须照料到,任何一个环节出差错,都会严重影响工作进程,其中包括对知识产权的法律安排;访问者需要热情又实在,有训练的头脑及配备现代工具,在精神上和身体上都要准备吃苦头;受访者一般年龄偏大,事情较多,干扰因素也偏多,所以应该做好谈话的精神准备。又由于受访者回顾经历时,往往会受到事后经历的影响,使原来事情增加了变形的色彩。因此,当受访者与之谈话时,访问者警惕不要被动陷入受访者的变形观念中,但也不能够与受访者形成语言上的大冲突,这无疑是对访问者的更高要求,因为他是谈话的主导者;整理者及研究者在访问结束之后,利用宝贵的录音和相片,配合文字史料及遗物,将录音的声音提炼升华成口述文字稿,这是一种艺术性的工作,要将重复多余的言语删去,要处理好谈话中的矛盾不妥处,要处理好谈话与文字史料间不一致的地方,既要保留受访者谈话特色,又要文字通顺;最后写成文字稿形式的口述史料,再经受访者审查签名同意,就可以为研究者使用或者编辑公开发表。以上各个环节,如果没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和合适的方法,恐怕是难以成功的。这些相关人士如想完满成功,最重要的是密切合作和严格的工作程序,因为调动不同资历的老人为一个访问主题而向你“口吐真言”,这本身就说明工作的难度和乐趣,其间很大程度是依靠访问者的准备和现场的表现。
五、中国口述史学目前的困难
经过70年代国际上口述史学的发展高峰后,目前国际口述史学是进入轨道的平静,他们抱怨的是录音太多,多到了难以整理出其中有用的部分。
笔者在1989年曾著文:“中国口述史学刍议”,[①③]呼吁将中国口述史学安排进国家研究计划中,并希望至少有一个学术机构出面来承担。但是很遗憾没有得到回应。1995年笔者又写了两个申请报告,也是如石沉大海。
国内学术界中一些人对口述史学各有各的看法,有兴趣尽管谈,象彭卫、孟庆顺、沈固朝等先生都发表过言论,关心中国口述史学发展的可行性,还提出不少方案,涉及社会史、生活史、妇女史、心理史、民族史、戏曲史等等方面。他们希望通过讲述中国口述史的重要性来呼吁别人做此项工作,而笔者略有不同之处就在起而行,从几个迫切的主题展开口述访问工作。
目前国内热心的探索者太少,这恐怕与我们的学风有关系。学术界中坐而论道的学者颇多,评头论足的也不少,深受门户派别、官位职称的干扰。要想认真尝试田野作业与书斋作业相结合的实践,用一用口述方法,尚非易事。因为只有历史才永远承认这种辛苦劳累的价值。
其实很多人都明白,中国口述史学目前的关键困难,是缺乏经费。至于愿意进行中国口述史的朋友们,肯定都不会在没找到经费前就去开展工作。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要做昧良心的口述史。因为不管多少钱,都不能够改变历史的真实性。中国传统有一种“刀笔吏”,总想把出钱人描绘成不食人间烟火的活神仙,只有大优点,顶多再附点小缺点。其实神仙没血没肉,在历史上从没生存过,谁要学习?口述史工作者的头上是悬着真理之剑,责任重大,其成果是要对人类历史负责的。
①见托什的文章:“口述的历史”。译文载《史学理论》1987年4期,P89。
②汤普森文章,转引自沈固朝文:“与人民共写历史—西方口述史的发展及对我们的启发。”载《史学理论》1995年2期,P103。
③见顾颉刚文:“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辩伪”。载《史学年报》2卷2期,1935年,P211。
④ ⑤见梁启超著:《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9月一版,P148、P42—43。
⑥见梁启超编著:《中国新史学》甲编“论中国之旧史学”文。公利活版所一次印刷,光绪年间,P3—6。
⑦见顾颉刚编:《古史辩》第一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P94。
⑧见鲁迅著:《华盖集》“忽然想到之四”。
⑨见翦伯赞著:《史料与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9月一版,P32。
⑩见姜蕴刚著:《历史艺术论》。商务印书馆,1943年7月一版,1944年12月再版,P4。
①①唐德刚文,载台湾《传记文学》45卷4期,1984年,P12。
①②见台湾《口述历史丛书》第一部上之“弁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1982年。
①③拙文见《史学理论》1989年4期,P12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