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陆象山全集》卷十四,《与包详道》。
[26]、《陆象山全集》卷十二,《与刘伯协》。
[27]、《陆象山全集》卷十三,《与郭邦逸》。
[28]、《陆象山全集》卷二十二,《杂著》。
[29]、《礼论第一》。
[30]、《平土书》。
[31]、参见赵靖,《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第二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
[32]、《李直讲先生文集》卷二,《礼论第一》。
[33]、《李直讲先生文集》卷二,《礼论第一》。
[34]、《原文》。
[35]、《原文》。
[36]、《孟子·梁惠王上》。
[37]、《原文》。
[38]、《国富策第一》。
[39]、《常语下》。
[40]、《宋元学案·水心学案》。
[41]、或者称为“人欲论”,参见赵靖编著的《中国经济思想通史》。
[42]、《陈亮集》,《问答下》。
[43]、《陈亮集》,《问答下》。
[44]、《陈亮集》,《问答下》。
[45]、《叶适集》,《廷对》。
[46]、《叶适集》,《廷对》。
[47]、《叶适集》,《廷对》。
[48]、《习学记言序目》。
[49]、《叶适集》,《士学上》。
[50]、农业的生产技术在宋代的变革主要表现有,出现专门除草用的弯锄,碎土疏土用的铁耙,安装在耧车上的铁铧等。此外在水利灌溉方面,主要出现了龙骨翻车等工具。因此可见宋代农业技术与隋唐时期相比有很大的提高。
[51]、关于生产的分工主要表现在一些经济作物的生产活动上。比如宋代的茶叶生产,在秦岭、两淮以南的地区出现了以专门种植和加工茶叶的园户,而且产量颇丰。(参见詹子庆,1996:《中国古代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翦伯赞,1964:《中国史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
[52]、《陆宣公奏议》卷四。
[53]、《白居易集·策林·息游堕》。
[54]、《白居易集·策林·息游堕》。
[55]、《白居易集·策林·不夺人利》。
[56]、《白居易集·策林·平百货之价》。
[57]、《陈亮集》,《问答下》。
[58]、《陈亮集》,《问答下》。
[59]、北宋时期恢复北方的统治主要是恢复对幽云十六州的控制,而南宋恢复对北方的统治主要是恢复原来北宋控制的中原地区。
[60]、《论语集注》卷二。
[61]、《大学衍义补·制国用》。
[62]、《海瑞集·四书讲义》。
[63]、《江陵张文忠公全集》卷三十一。
[64]、《明夷待访录·原君》。
[65]、《四书训义》卷八。
[66]、《四书正误》。
参 考 文 献
Chao,Kang,1986: Man and Land in Chinese History: An Economic Analysi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De Roover, Raymond, 1965, “The Organization of Trade”, in Postan,M.M., Rich,E.E and Miller,Edward (eds.),The 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 of Europe, Vol.3,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emsetz, Harold,1967: “Toward a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y.
Eberhard, Wolfram, 1956: “Data on the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City in the Preindustrial Perio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Vol.5, October.
Elvin, Mark, 1973: 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Maddison, Angus, 1998: Chinese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Long Run, OECD.
Needham, Joseph, 1981: Science in Traditional China: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ang, Anthony, 1979: “China’s Agricultural Legac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Vol.28, October.
Smith, Adam,1776: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陈 平,1981:“社会经济结构的规律和社会演化的模式”,载于《学习与探索》,1981年第1期。
胡寄窗,1981:《中国经济思想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版。
黄仁宇,1997:《中国大历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出版社,1997年5月版。
翦伯赞,1964:《中国史纲要》(第四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姜锡东,2003:“中国传统经济的再评价”,载于《中国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1期。
李伯重,2003:《多角视看江南经济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李民立,1982:《中国古代经济简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李泽厚,2003:《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5月版。
厉以宁,1998:“当前经济学应该研究的一些问题”,载于《求是学刊》,1998年第五期。
林毅夫,1994:“李约瑟之迷:工业革命为什么没有发源于中国”,载于《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11月版。
龙登高,1997:《中国传统市场发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龙登高,2003:《江南市场史——十一至十四世纪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漆 侠,1999:《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1月版。
钱 穆,1994:《中国文化史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5月版。
森,阿马蒂亚,2000:《经济学与伦理学》,王宇、王玉文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叶 坦,2000:“宋代浙东实学经济思想研究——以叶适为中心”,载于《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4期。
叶 坦,2001:“论道德伦理与经济利益──‘义利’观念的时代演化与市场经济伦理的建构”,载于《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詹子庆,1997:《中国古代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赵 靖,2002a:《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
赵 靖,2002b:《中国经济思想通史》(第三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
赵晓耕,2001:《宋代官商及其法律调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On Ethics and Economic Gain in Song Dynasty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 economy developing, economic ethic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f economic ethics didn’t exist,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will be unknowable. However, Yi-Li (ethics and economic gain) conception is the core of economic ethics. Therefore, 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summaries the new phenomena and new characters in Song dynasty from the historical view. The author hopes that this research would be a major contribution to develop the thought history of economic ethics in China and build the socialism market economy.
Keyword:
Economic thought in song dynasty; Yi-Li (ethics and economic gain) conception; Economic eth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