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双季稻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摘要 宋代虽然有早稻和晚稻的名称,却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双季稻,但这并不能否定宋代有双季稻的存在。宋代存在再生、间作和连作三种形式的双季稻。再生稻,又名再熟稻、稻孙、二稻、传稻、孕稻、魏撩、再撩、再生禾、女禾等,分布于两浙、淮南、江南、闽和湖北等地。间作稻,又名寄生,主要分布在浙东一带。连作稻,在宋代虽然没有专门的名称,但却出现了许多连作稻的品种,如江苏的乌口稻、浙江的乌糤、第二遍、江西的黄穋禾、福建的(禾庶)和献台、岭南的月禾等等。另外,在宋代的稻品种中,还发现了有些品种既当早稻,又充晚稻的现象,也应是双季连作的结果。宋代时期的连作双季稻分布虽广,但由于品种不佳、产量不高、季节和劳动力的矛盾、放牧的需要、肥水条件的限制、投入产出率低等等原因,双季稻总的种植面积并不大,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如同凤毛麟角。宋代的双季稻大多都是在原有的品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当时引进的早熟而耐旱的品种占城稻关系不大。
关键词:宋代双季稻 再生稻 间作稻 连作稻 占城稻
在宋代稻作史研究中,有一个至为关键,且至今尚存争议的问题,这就是稻田的种植制度。它不仅关系到对宋代稻作发展水平的估计,同时也关系到对整个宋代的影响。学界普遍认为,岭南地区在汉代就有连作稻的种植,有些学者认为,长江流域地区在唐宋时期也已出现连作稻,但没有给出明确的证据。也有学者否认宋代江南有连作稻的存在。如清人李彦章在《江南催耕课稻编》中说:“江南再熟之稻,首见于左太冲《吴都赋》,……由此观之,此邦再种再熟,事最古矣。宋时江南,又止一收。”([18],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427页)[18]游修龄的《中国稻作史》中虽然提到了宋代福建地区的连作稻情况,但也大多是用明代的方志中的材料来推测([6],223页),而对于宋代江浙的连作稻则基本上采取否认的态度。游修龄认为,虽然长江流域的吴都(苏州一带)在西晋时即已有连作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温度下降恐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吴都的再熟之稻后来消失了。到宋代,太湖地区的水稻品种明确记载有早、中、晚之分,但都是一熟田。以后江浙一带的连作稻明中后期和清初才有记载,自清初康煕乾隆开始,直到清末民初,连作稻的记载逐渐增加起来([6],222--223页)。
我们认为,作为一项技术,宋代不仅有连作稻的存在,而且分布较为广泛。《中国稻作史》中许多关于连作稻的证据,最初都可以上溯到宋代。
江苏:游修龄在《中国稻作史》中用明代人黄省曾(1522--1566年)《稻品》所记载的一个品种“乌口稻”,作为明中叶苏州一带连作稻存在的证据。《中国稻作学》甚至将其视为迄今所知最早的关于连作稻的文献[19]。实际上,乌口稻最初见于南宋。南宋淳祐《玉峰志》中就已提到这一品种,说“其谷色黑,稻米最晚者”([12],93页)。证明当时江苏昆山一带已有乌口稻的种植。不仅如此,南宋宝祐年间(1253—1258)《琴川志》也记载有这一品种,而且明确指出其特点是“再莳晚熟”[⑭],证明当时江苏常熟不仅有乌口稻,而且还有连作稻。自宋以后,直到明清,江浙水灾多发地区一直保有这一品种。《稻品》和《群芳谱》中对其特征都有提及,归纳起来,乌口稻具有这样的特点:(1)色黑;(2)耐水与寒,又谓之冷水结;(3)晚熟;(4)稻之下品。由于乌口稻具有晚熟的特点,在生产中往往用在水灾之后的补种,成为一
关键词:宋代双季稻 再生稻 间作稻 连作稻 占城稻
在宋代稻作史研究中,有一个至为关键,且至今尚存争议的问题,这就是稻田的种植制度。它不仅关系到对宋代稻作发展水平的估计,同时也关系到对整个宋代的影响。学界普遍认为,岭南地区在汉代就有连作稻的种植,有些学者认为,长江流域地区在唐宋时期也已出现连作稻,但没有给出明确的证据。也有学者否认宋代江南有连作稻的存在。如清人李彦章在《江南催耕课稻编》中说:“江南再熟之稻,首见于左太冲《吴都赋》,……由此观之,此邦再种再熟,事最古矣。宋时江南,又止一收。”([18],信捷职称论文写作发表网,427页)[18]游修龄的《中国稻作史》中虽然提到了宋代福建地区的连作稻情况,但也大多是用明代的方志中的材料来推测([6],223页),而对于宋代江浙的连作稻则基本上采取否认的态度。游修龄认为,虽然长江流域的吴都(苏州一带)在西晋时即已有连作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温度下降恐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吴都的再熟之稻后来消失了。到宋代,太湖地区的水稻品种明确记载有早、中、晚之分,但都是一熟田。以后江浙一带的连作稻明中后期和清初才有记载,自清初康煕乾隆开始,直到清末民初,连作稻的记载逐渐增加起来([6],222--223页)。
我们认为,作为一项技术,宋代不仅有连作稻的存在,而且分布较为广泛。《中国稻作史》中许多关于连作稻的证据,最初都可以上溯到宋代。
江苏:游修龄在《中国稻作史》中用明代人黄省曾(1522--1566年)《稻品》所记载的一个品种“乌口稻”,作为明中叶苏州一带连作稻存在的证据。《中国稻作学》甚至将其视为迄今所知最早的关于连作稻的文献[19]。实际上,乌口稻最初见于南宋。南宋淳祐《玉峰志》中就已提到这一品种,说“其谷色黑,稻米最晚者”([12],93页)。证明当时江苏昆山一带已有乌口稻的种植。不仅如此,南宋宝祐年间(1253—1258)《琴川志》也记载有这一品种,而且明确指出其特点是“再莳晚熟”[⑭],证明当时江苏常熟不仅有乌口稻,而且还有连作稻。自宋以后,直到明清,江浙水灾多发地区一直保有这一品种。《稻品》和《群芳谱》中对其特征都有提及,归纳起来,乌口稻具有这样的特点:(1)色黑;(2)耐水与寒,又谓之冷水结;(3)晚熟;(4)稻之下品。由于乌口稻具有晚熟的特点,在生产中往往用在水灾之后的补种,成为一
上一篇:明代后期蒙汉互市及其社会影响
下一篇:再论金代的忠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