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双季稻(2)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季晚稻,也可以用在早稻收获之后“再莳”,而成为连作晚稻。再莳晚熟的乌口稻的存在,表明宋代江苏也已有连作稻的存在,但由于乌口稻自身的品质,作为双季稻种植的面积可能不大,更多时可能是用作“潦后补种”的救荒作物。
浙江: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的《赤城志》中除“寄生”之外,还有一个稻种为“第二遍”。这个品种也可能是连作双季稻品种。清末《抚郡农产考略》中就将双季晚稻称为“二遍秥”或“二遍稻”。其定义是“刈去早秥,重复插秧,亦间有早秥未刈之时,插秧其中者,为二遍秥,俗亦混称曰晚秥,此则再熟秥也。”[20]可见,这里的二遍秥包括间作双季稻和连作双季稻二种,但由于《赤城志》有专门的名词称呼间作双季稻,所谓“第二遍”应该指的是连作双季稻。这证明当时浙江台州一带已有连作稻的栽培。又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年)所修的《昌国县志》卷上“叙产”和南宋《四明志》卷四“叙产”中都有(米畾)糤、赤糤、乌糤这类品种。糤,有些地方又写作成“籼”,故(米畾)糤、赤糤、乌糤等,在光绪《慈溪县志》等一些方志中又写作成(米畾)籼、赤籼和乌籼。([12],224页)《群芳谱·谷谱》载:“乌秈,早稻也。粒大而芒长,秸柔而韧,可织履,饭之香美,浙中以供宾客及老疾、孕妇,三月种,七月收。其田以莳晚稻,可再熟。”([18],121页)可见,乌秈(即宋之乌糤)便是连作早稻品种。证明当时浙江定海和宁波等地已有连作稻种植。
江西:曾安止《禾谱》 中提到一个水稻品种“黄穋禾”,“江南 有黄穋禾者,大暑节刈早稻 种毕而种,霜降节末刈晚稻 而熟。”([17])黄穋禾就是黄穋稻 ,或曰黄绿谷,这个水稻品种在陈旉 《农书》 和王祯 《农书》中也曾提到,陈旉《农书》说:“《周礼》所谓‘泽草所生,种之芒种’是也。芒种有二义,郑谓有芒之种,若今之黄绿谷是也;一谓待芒种节过乃种。今人占候,夏至小满至芒种节,则大水已过,然后以黄绿谷种之于湖田。则是有芒之种与芒种节候二义可并用也。黄绿谷自下种至收刈,不过六七十日,亦以避水溢之患也。”由此可见黄穋稻是一个有芒而生育期很短的水稻品种,其特点是耐涝,适应于湖田地区种植[21]。又由于它的生育期很短,在发展连作双季稻方面取着重要的作用。
黄穋稻虽然主要用于易涝稻田,但同时可作连作晚稻品种。这一品种在《禾谱》、陈旉《农书》及王祯《农书》中都有记载,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宋代可能出现了以种植黄穋稻为连作晚稻的双季稻。这种推测在宋代福建可以得到部分的证实。宋诗中不少关于福州双季稻的诗句,而这些双季稻又大多出现在湖田上,这些在湖田上种植的双季稻也可能就是黄绿谷。黄绿谷是中国最早的双季稻水稻品种,它的出现对于深水湖田的利用和提高土地利用 率,都取到重要的作用。
福建:唐人《闽中记》载:“春种夏熟曰早稻,秋种冬熟曰晚稻。……岁再熟者曰金洲、曰白香秫,又曰糯。”[22]这表明唐代福建已有连作稻的记载,而且连作晚稻多种糯稻。这种情况在后世也有存在。笔者在江西农村时得知,一般连作早稻都不种糯稻,而连作晚稻中则有部分是糯稻。宋诗中有不少讲到福建福州地区的双季稻,如“潮(一作湖)田种稻重收谷”[23],“潮田岁再获,海错日两渔”[24],“负山之田岁一收,濒海之稻岁两获”[25];淳熙《三山志·物产》除引用了时人马益“福州诗”中的“两熟潮田世独无”的诗句,还提到“今州倚郭三县两熟”[26]。上述记载,虽然可以肯定宋代福建福州的双季稻非再生稻,但这里的双季稻是间作稻还是连作稻?宋代文献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三阳志》记载的情况是:“其熟于夏五六月者曰早禾,冬十月曰晚禾。”[27]并没有明确熟于冬十月的晚禾是种于早禾田中。宋人还提到福闽只要“早禾既获,晚禾既坚”,就“可谓乐岁”[28]。也不明了早晚稻之间的关系。14世纪《农田余话》的作者,依据浙江永嘉的情况推测,福建的双季稻为间作稻,而明代福建方志作者黄仲昭基本上承袭了《三阳志》的记载,但确明确指出:“早稻,春种夏熟。晚稻,盖早稻既获再插,至十月再熟者。其米皆有红、白二色。宋马益诗云:两熟潮田世独无。盖谓是也。”[29]认为宋代记载的两熟(或再熟)是连作稻。
现在,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宋代福建有连作稻的出现,这便是宋代福建出现了专门的连作稻品种。游修龄《中国稻作史》提到,福建兴化(今莆田仙游)对连作晚稻有一个专名,叫‘(禾庶)’,并引明万历三年(1575年)《兴化府志》卷一“物产”说:“稻有一岁两收者,春种夏熟,曰早谷,既获再插,至十月方熟,曰(禾庶)。”这‘(禾庶)’字,查《中文大辞典》也无。大概是修志者根据当地称连作晚稻为‘庶’的音,加一个禾旁表示稻,所创造的形声字。这(禾庶)是单音词,而单音词多用于汉以前,双音字则是在南北朝以后开始盛行,(禾庶)在众多的品种中仍保留其单音词的习惯,说明它的历史必很悠久([6],122、223页)。《群芳谱》中有“摭稻”,“春种夏获,七月初再插,至十月熟。”([30],122页)此“摭稻”,疑即“禾庶”。现在,我们已在南宋宝祐五年(1257年)《仙溪(今福建莆田)县志》中找到了(禾庶)的出处,比《兴化府志》的记载又早出近三百年。此其一。其二,《仙溪县志》中还不仅记载了“(禾庶)”这样的一个连作晚稻品种,而且还记载了“献台”这样的一个连作早稻品种。南宋宝祐《仙溪县志》载:“稻,种类非一,有一岁两收者,春种夏熟曰早谷,《闽中记》谓之献台,既获再插,至十月熟,曰(禾庶),有夏种秋熟,曰晚稻,无芒而粒细曰占城稻。”([12],659页)再回到淳熙《三山志》的记载来看,“今州倚郭三县两熟,早种曰献台、曰金州林;晚种曰占城、曰白芒,通谓之稻。”也证明献台等是连作早稻品种。
就目前所知,宋代,(禾庶)这一稻品种仅见于《仙溪县志》,而“献台”却在浙江台州的《赤城志》、福建福州的《三山志》和莆田的《仙溪县志》中都有记载,和(禾庶)一样,“献台”这个品种从字面上很难以理解,《赤城志》只说它最贵,《三山志》则说它是早熟,但从《仙溪县志》可知,献台是个双季早稻品种,(禾庶)是双季晚稻品种。由此可见,上述三地在宋代都有连作双季稻栽培。而这三地正好囊括了从浙南到闽南的东南沿海的广大地区。
岭南:南宋周去非在《岭外代答》 中提到广西钦州的双季稻种植情况,“二月种者曰早禾,至四、五月收;三、四月种者曰晚早禾,至六、七月收;五月、六月种者曰晚禾,至八月、九月收。而钦阳七峒中,七、八月始种早禾,九月、十月始种晚禾,十一月、十二月又种,名曰月禾。”[30]([41],338页)这里的所谓“月禾”,实际上就是双季或三季连作稻。如《太平寰宇记》载:广西雷州“地多沙卤,禾粟春种秋收,多被海雀所损。相承冬耕夏收,号芥禾,多谷粒,又云再熟稻,五月、十一月再熟。” ([15],卷102)
从宋代稻品种,还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既是早稻种,又是晚稻种。这种现象以江西泰和和江苏琴川最多。泰和的水稻品种中:白糯、稻禾、黄栀糯、青稿糯、竹枝糯、住马香禾等6个品种,既出现在早稻品种中,同时又出现在晚稻品种中,并且秔、糯都有;琴川的水稻品种也有同样的情况,当地的白稻、红莲、稻公拣、金成、鼠郎黄、野稻等6个品种也都同时既是早稻品种,也是晚稻品种。三山的稻种中,早晚稻中都有占成,而会稽的品种中则有早占城和寒占城之分。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可能和连作稻有关。因为有一种连作稻就是在早稻收获后,即以早稻的种子当晚稻种([6],220页)。
综上所述,宋代时期的连作双季稻不仅存在,而且
浙江: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的《赤城志》中除“寄生”之外,还有一个稻种为“第二遍”。这个品种也可能是连作双季稻品种。清末《抚郡农产考略》中就将双季晚稻称为“二遍秥”或“二遍稻”。其定义是“刈去早秥,重复插秧,亦间有早秥未刈之时,插秧其中者,为二遍秥,俗亦混称曰晚秥,此则再熟秥也。”[20]可见,这里的二遍秥包括间作双季稻和连作双季稻二种,但由于《赤城志》有专门的名词称呼间作双季稻,所谓“第二遍”应该指的是连作双季稻。这证明当时浙江台州一带已有连作稻的栽培。又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年)所修的《昌国县志》卷上“叙产”和南宋《四明志》卷四“叙产”中都有(米畾)糤、赤糤、乌糤这类品种。糤,有些地方又写作成“籼”,故(米畾)糤、赤糤、乌糤等,在光绪《慈溪县志》等一些方志中又写作成(米畾)籼、赤籼和乌籼。([12],224页)《群芳谱·谷谱》载:“乌秈,早稻也。粒大而芒长,秸柔而韧,可织履,饭之香美,浙中以供宾客及老疾、孕妇,三月种,七月收。其田以莳晚稻,可再熟。”([18],121页)可见,乌秈(即宋之乌糤)便是连作早稻品种。证明当时浙江定海和宁波等地已有连作稻种植。
江西:曾安止《禾谱》 中提到一个水稻品种“黄穋禾”,“江南 有黄穋禾者,大暑节刈早稻 种毕而种,霜降节末刈晚稻 而熟。”([17])黄穋禾就是黄穋稻 ,或曰黄绿谷,这个水稻品种在陈旉 《农书》 和王祯 《农书》中也曾提到,陈旉《农书》说:“《周礼》所谓‘泽草所生,种之芒种’是也。芒种有二义,郑谓有芒之种,若今之黄绿谷是也;一谓待芒种节过乃种。今人占候,夏至小满至芒种节,则大水已过,然后以黄绿谷种之于湖田。则是有芒之种与芒种节候二义可并用也。黄绿谷自下种至收刈,不过六七十日,亦以避水溢之患也。”由此可见黄穋稻是一个有芒而生育期很短的水稻品种,其特点是耐涝,适应于湖田地区种植[21]。又由于它的生育期很短,在发展连作双季稻方面取着重要的作用。
黄穋稻虽然主要用于易涝稻田,但同时可作连作晚稻品种。这一品种在《禾谱》、陈旉《农书》及王祯《农书》中都有记载,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宋代可能出现了以种植黄穋稻为连作晚稻的双季稻。这种推测在宋代福建可以得到部分的证实。宋诗中不少关于福州双季稻的诗句,而这些双季稻又大多出现在湖田上,这些在湖田上种植的双季稻也可能就是黄绿谷。黄绿谷是中国最早的双季稻水稻品种,它的出现对于深水湖田的利用和提高土地利用 率,都取到重要的作用。
福建:唐人《闽中记》载:“春种夏熟曰早稻,秋种冬熟曰晚稻。……岁再熟者曰金洲、曰白香秫,又曰糯。”[22]这表明唐代福建已有连作稻的记载,而且连作晚稻多种糯稻。这种情况在后世也有存在。笔者在江西农村时得知,一般连作早稻都不种糯稻,而连作晚稻中则有部分是糯稻。宋诗中有不少讲到福建福州地区的双季稻,如“潮(一作湖)田种稻重收谷”[23],“潮田岁再获,海错日两渔”[24],“负山之田岁一收,濒海之稻岁两获”[25];淳熙《三山志·物产》除引用了时人马益“福州诗”中的“两熟潮田世独无”的诗句,还提到“今州倚郭三县两熟”[26]。上述记载,虽然可以肯定宋代福建福州的双季稻非再生稻,但这里的双季稻是间作稻还是连作稻?宋代文献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三阳志》记载的情况是:“其熟于夏五六月者曰早禾,冬十月曰晚禾。”[27]并没有明确熟于冬十月的晚禾是种于早禾田中。宋人还提到福闽只要“早禾既获,晚禾既坚”,就“可谓乐岁”[28]。也不明了早晚稻之间的关系。14世纪《农田余话》的作者,依据浙江永嘉的情况推测,福建的双季稻为间作稻,而明代福建方志作者黄仲昭基本上承袭了《三阳志》的记载,但确明确指出:“早稻,春种夏熟。晚稻,盖早稻既获再插,至十月再熟者。其米皆有红、白二色。宋马益诗云:两熟潮田世独无。盖谓是也。”[29]认为宋代记载的两熟(或再熟)是连作稻。
现在,有确切的证据证明宋代福建有连作稻的出现,这便是宋代福建出现了专门的连作稻品种。游修龄《中国稻作史》提到,福建兴化(今莆田仙游)对连作晚稻有一个专名,叫‘(禾庶)’,并引明万历三年(1575年)《兴化府志》卷一“物产”说:“稻有一岁两收者,春种夏熟,曰早谷,既获再插,至十月方熟,曰(禾庶)。”这‘(禾庶)’字,查《中文大辞典》也无。大概是修志者根据当地称连作晚稻为‘庶’的音,加一个禾旁表示稻,所创造的形声字。这(禾庶)是单音词,而单音词多用于汉以前,双音字则是在南北朝以后开始盛行,(禾庶)在众多的品种中仍保留其单音词的习惯,说明它的历史必很悠久([6],122、223页)。《群芳谱》中有“摭稻”,“春种夏获,七月初再插,至十月熟。”([30],122页)此“摭稻”,疑即“禾庶”。现在,我们已在南宋宝祐五年(1257年)《仙溪(今福建莆田)县志》中找到了(禾庶)的出处,比《兴化府志》的记载又早出近三百年。此其一。其二,《仙溪县志》中还不仅记载了“(禾庶)”这样的一个连作晚稻品种,而且还记载了“献台”这样的一个连作早稻品种。南宋宝祐《仙溪县志》载:“稻,种类非一,有一岁两收者,春种夏熟曰早谷,《闽中记》谓之献台,既获再插,至十月熟,曰(禾庶),有夏种秋熟,曰晚稻,无芒而粒细曰占城稻。”([12],659页)再回到淳熙《三山志》的记载来看,“今州倚郭三县两熟,早种曰献台、曰金州林;晚种曰占城、曰白芒,通谓之稻。”也证明献台等是连作早稻品种。
就目前所知,宋代,(禾庶)这一稻品种仅见于《仙溪县志》,而“献台”却在浙江台州的《赤城志》、福建福州的《三山志》和莆田的《仙溪县志》中都有记载,和(禾庶)一样,“献台”这个品种从字面上很难以理解,《赤城志》只说它最贵,《三山志》则说它是早熟,但从《仙溪县志》可知,献台是个双季早稻品种,(禾庶)是双季晚稻品种。由此可见,上述三地在宋代都有连作双季稻栽培。而这三地正好囊括了从浙南到闽南的东南沿海的广大地区。
岭南:南宋周去非在《岭外代答》 中提到广西钦州的双季稻种植情况,“二月种者曰早禾,至四、五月收;三、四月种者曰晚早禾,至六、七月收;五月、六月种者曰晚禾,至八月、九月收。而钦阳七峒中,七、八月始种早禾,九月、十月始种晚禾,十一月、十二月又种,名曰月禾。”[30]([41],338页)这里的所谓“月禾”,实际上就是双季或三季连作稻。如《太平寰宇记》载:广西雷州“地多沙卤,禾粟春种秋收,多被海雀所损。相承冬耕夏收,号芥禾,多谷粒,又云再熟稻,五月、十一月再熟。” ([15],卷102)
从宋代稻品种,还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既是早稻种,又是晚稻种。这种现象以江西泰和和江苏琴川最多。泰和的水稻品种中:白糯、稻禾、黄栀糯、青稿糯、竹枝糯、住马香禾等6个品种,既出现在早稻品种中,同时又出现在晚稻品种中,并且秔、糯都有;琴川的水稻品种也有同样的情况,当地的白稻、红莲、稻公拣、金成、鼠郎黄、野稻等6个品种也都同时既是早稻品种,也是晚稻品种。三山的稻种中,早晚稻中都有占成,而会稽的品种中则有早占城和寒占城之分。这种情况的出现也可能和连作稻有关。因为有一种连作稻就是在早稻收获后,即以早稻的种子当晚稻种([6],220页)。
综上所述,宋代时期的连作双季稻不仅存在,而且
上一篇:明代后期蒙汉互市及其社会影响
下一篇:再论金代的忠孝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