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西周史》选载(五)——第七章“封建制度”第4、5、6节(3)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料,作为分类、定名、和推测其用途的依据。据其研究结果,商代玉器之中,过去以为是圭的,大多数是一些工具和武器。有的圭形石刻,没有锋刃,不能作为武器或工具,但他认为仍可能和尖头直身的戈、边刃的刀、及上端斜刃的刀有关(夏鼐,1983)。如果夏氏之说成立,则文献中西周的圭,当系由实用的器物,转变为瑞玉。这种用途,或系与西周发展的封建制度,相伴而生?
诸侯的任务是否完成,据说尚须时时考核。《尚书大传》:“古者圭必有冒……天子执冒以朝诸侯,见则覆之。故冒圭者,天子所与诸侯为瑞也。……无过行者得复其圭,以归其国。有过行者留其圭,能改过者复其圭;三年圭不复,少黜以爵;六年圭不复,少黜以地;九年圭不复而地削。此所谓诸侯之朝于天子也。”此处的制度,太过完备,倒像战国以后有了上计制度后的情形,西周未必如此。王国维考证《尚书》“顾命”有“周书顾命考”、“周书顾命后考”及“书顾命同瑁说”三篇(王国维,1959:50—67,69—70),以为“顾命”中:“太保承介圭,上宗奉同瑁”,其圭瑁即是王的信物。所谓同瑁,即古之圭瓒,用来和圭相合,以验其真伪,牝牡相合,便是真圭,其制可与战国秦汉的“符”相比。此说如为真,则周人的命圭即不是仅为了礼仪的目的了(杨宽,1965:358—359)。《白虎通》“崩薨篇”:“诸侯薨,使臣归瑞圭于天子何?诸侯以瑞圭为信。今死矣,嗣子谅闇三年之后,当乃更爵命,故归之,推让之义也。”《白虎通》以汉时的制度推测,古代未必如此。但诸侯世子嗣位,须再受命,殆是周室的常规,伯晨鼎:“佳王八月,辰在丙午,王命侯白曰,乃且考,侯于。易女秬鬯一卣,……用夙夜事,勿灋朕命。”(白川静,1968A:29)当即韩。《诗经》“大雅•韩奕”,也有一位再受命的韩侯:“韩侯受命,王亲命之,缵戎祖考,无废朕命,夙夜匪解,虔共尔位。”韩的先祖受命北国,并非这位来觐的韩侯。金文与《诗经》的记载互相比证,极为相像,都有策命,都追述祖德,都勉励受命者夙夜从事,都有衣服旗章车马之赐。是可互证周代有这种朝觐以俟命的制度。
介圭是在王与诸侯间持以为信的玉件,信物却不限于圭。颂鼎与善夫山鼎两铭,都提到“反入堇章”的事。颂鼎(图30)大约是厉宣时代器,颂受命管理成周的仓储,在受命及奉颁若干服章之赐后,“受令册,佩以出,反入堇章”,然后称颂天子,作器以纪念“皇考龚叔,皇母龚姒”(白川静,1968C:159—164)。善夫山鼎是宣王时器,善夫山在接受管理人员仓储的命令及颁赐的服章后,也是“受册,佩以出,反入堇章”,作器以纪念“皇考叔硕夫”(白川静,1969A:357—361)。两铭的反入堇章,或同于《左传》僖公廿八年晋文公受策命后,“受策以出,出入三觐”。《左传》的三觐,杜注以为作三次见王解。以《左传》文句与此处二铭对比,都是受策(册)以后,“出入三觐”或“反入堇章”(白川静,1968C:l62—163)。琱生二件,第一件提到琱生向召氏进纳瑾圭,以报答大宗召氏所赠的大章。第二件中,琱生有典献,伯氏(召氏)则报之以壁(白川静,1971:851—853,872)。琱生两铭文,不易通读,以可知的部分言,两铭都有玉件的交换,也提到典册的纪录,而玉件的圭,曰大章,曰璧。
图30颂鼎
由此类推,“反入堇章”也与受策(册)有关系。《尚书大传》所谓复圭留圭之说,如以各持玉件为瑞信的解释,“反入堇章”二例,颇可证其不为无据。玉瑞与典策合举,可能意味着对于受命者可以执策以考核其工作成绩。《诗经》“大雅•江汉”纪录召虎受策命的事,列数召虎平定江汉的功业,再说到文武受命时,召公的功劳,然后策命召虎,“厘尔圭瓒,秬鬯一卣,告于文人,锡山土田,于周受命,自召祖命”。赐圭瓒的举动正是肯定召虎合于继承祖业的资格。周代礼仪,极为繁琐,其意义也极隐晦。惟以上述诸例梳爬,也可推知策命锡圭之礼,在其雍容进退的表象下,也有执左券以责成功的意义。如以为周代君臣只忙于一些空泛的仪式及套语,只是未作深考的误解。
周金铭文中有蔑历一同,其意义不甚清楚。自来解说甚多,大多在嘉奖勉励一义上做文章(于省吾,1956)。唐兰以为蔑作功伐,历作经历,二字合言,正如后世的伐阅。在彝铭里被蔑历或自我蔑历的人,都不是最上层的贵族,大致只是大夫一级(唐兰,1979)。唐说极有理,穆王时代的长由甶,即有穆王蔑长由及长由蔑历的语句,长由大约是穆王飨醴井伯时的陪侍大夫,也许还只是井的臣属,是以有此被夸奖之词(白川静,1967B:342—346)。《左传》襄公十九年:“夫铭,天子令德,诸侯言时计功,大夫称伐。”其末句正可解释蔑历的意义及其限于大夫阶层的情形。诸侯不称功伐,是以周代铜器铭文中没有蔑历诸侯的词句。铭文只记赏赐锡命,不记考核成绩,然典策与瑾圭的作用,正寓校课的意义。
第六节 结论
彝铭内容王臣受命职司的个例较多,诸侯受疆土人民的个案较少。惟本文列举诸例,已显然可见两种策命在形式上并无二致。如此,则封建诸侯,也是分派特定的职司(李志庭,1981)。若以西欧中古封建的契约关系来讨论西周分封的封建制度,二者有可以相比处,也有不须相比处。西周诸侯以典策与瑞玉代表相约的任务,以礼物与荣宠申明其责任。这自然已是约定的关系了,诸侯的子孙必须朝觐以再受命,正表示约定的关系仍是存在于王与诸侯个人之间。策命必称扬祖先功烈及双方祖先的关系,则又不外重申列代旧约了。西周分封,以姬姜为主,其中已有血亲与婚姻的韧带,休戚相关,其来有自。天子与诸侯,诸侯与臣属,并不是新发展的投靠与依附。反之,西欧中古历史,异族一波一波的侵入,旧人与新人之间,及新来的异族彼此之间,原无君臣血亲姻娅诸种纠葛。在无秩序中,澄清混沌,建立新秩序,主从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必须明白规定,也必须在神前立誓许愿,以保证彼此信守不渝。这点是西周历史与西欧历史相异之处,也因此导致两种封建制度各有其特殊的形式。
当然,西周的封建社会也有确立个人间主从关系的制度,是即委质为臣的约束。因此,西周的封建制度,一方面有个人的承诺与约定,另一方面又有血族姻亲关系加强其固定性。二者用合,遂有表现于彝器铭文的礼仪,礼仪背后,终究还是策名委质的个人关系。上对下有礼,下对上尽忠。史官读命书,受命者受策。加之以赏赐,信之以瑞玉,正是为了确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诸侯的任务是否完成,据说尚须时时考核。《尚书大传》:“古者圭必有冒……天子执冒以朝诸侯,见则覆之。故冒圭者,天子所与诸侯为瑞也。……无过行者得复其圭,以归其国。有过行者留其圭,能改过者复其圭;三年圭不复,少黜以爵;六年圭不复,少黜以地;九年圭不复而地削。此所谓诸侯之朝于天子也。”此处的制度,太过完备,倒像战国以后有了上计制度后的情形,西周未必如此。王国维考证《尚书》“顾命”有“周书顾命考”、“周书顾命后考”及“书顾命同瑁说”三篇(王国维,1959:50—67,69—70),以为“顾命”中:“太保承介圭,上宗奉同瑁”,其圭瑁即是王的信物。所谓同瑁,即古之圭瓒,用来和圭相合,以验其真伪,牝牡相合,便是真圭,其制可与战国秦汉的“符”相比。此说如为真,则周人的命圭即不是仅为了礼仪的目的了(杨宽,1965:358—359)。《白虎通》“崩薨篇”:“诸侯薨,使臣归瑞圭于天子何?诸侯以瑞圭为信。今死矣,嗣子谅闇三年之后,当乃更爵命,故归之,推让之义也。”《白虎通》以汉时的制度推测,古代未必如此。但诸侯世子嗣位,须再受命,殆是周室的常规,伯晨鼎:“佳王八月,辰在丙午,王命侯白曰,乃且考,侯于。易女秬鬯一卣,……用夙夜事,勿灋朕命。”(白川静,1968A:29)当即韩。《诗经》“大雅•韩奕”,也有一位再受命的韩侯:“韩侯受命,王亲命之,缵戎祖考,无废朕命,夙夜匪解,虔共尔位。”韩的先祖受命北国,并非这位来觐的韩侯。金文与《诗经》的记载互相比证,极为相像,都有策命,都追述祖德,都勉励受命者夙夜从事,都有衣服旗章车马之赐。是可互证周代有这种朝觐以俟命的制度。
介圭是在王与诸侯间持以为信的玉件,信物却不限于圭。颂鼎与善夫山鼎两铭,都提到“反入堇章”的事。颂鼎(图30)大约是厉宣时代器,颂受命管理成周的仓储,在受命及奉颁若干服章之赐后,“受令册,佩以出,反入堇章”,然后称颂天子,作器以纪念“皇考龚叔,皇母龚姒”(白川静,1968C:159—164)。善夫山鼎是宣王时器,善夫山在接受管理人员仓储的命令及颁赐的服章后,也是“受册,佩以出,反入堇章”,作器以纪念“皇考叔硕夫”(白川静,1969A:357—361)。两铭的反入堇章,或同于《左传》僖公廿八年晋文公受策命后,“受策以出,出入三觐”。《左传》的三觐,杜注以为作三次见王解。以《左传》文句与此处二铭对比,都是受策(册)以后,“出入三觐”或“反入堇章”(白川静,1968C:l62—163)。琱生二件,第一件提到琱生向召氏进纳瑾圭,以报答大宗召氏所赠的大章。第二件中,琱生有典献,伯氏(召氏)则报之以壁(白川静,1971:851—853,872)。琱生两铭文,不易通读,以可知的部分言,两铭都有玉件的交换,也提到典册的纪录,而玉件的圭,曰大章,曰璧。
图30颂鼎
由此类推,“反入堇章”也与受策(册)有关系。《尚书大传》所谓复圭留圭之说,如以各持玉件为瑞信的解释,“反入堇章”二例,颇可证其不为无据。玉瑞与典策合举,可能意味着对于受命者可以执策以考核其工作成绩。《诗经》“大雅•江汉”纪录召虎受策命的事,列数召虎平定江汉的功业,再说到文武受命时,召公的功劳,然后策命召虎,“厘尔圭瓒,秬鬯一卣,告于文人,锡山土田,于周受命,自召祖命”。赐圭瓒的举动正是肯定召虎合于继承祖业的资格。周代礼仪,极为繁琐,其意义也极隐晦。惟以上述诸例梳爬,也可推知策命锡圭之礼,在其雍容进退的表象下,也有执左券以责成功的意义。如以为周代君臣只忙于一些空泛的仪式及套语,只是未作深考的误解。
周金铭文中有蔑历一同,其意义不甚清楚。自来解说甚多,大多在嘉奖勉励一义上做文章(于省吾,1956)。唐兰以为蔑作功伐,历作经历,二字合言,正如后世的伐阅。在彝铭里被蔑历或自我蔑历的人,都不是最上层的贵族,大致只是大夫一级(唐兰,1979)。唐说极有理,穆王时代的长由甶,即有穆王蔑长由及长由蔑历的语句,长由大约是穆王飨醴井伯时的陪侍大夫,也许还只是井的臣属,是以有此被夸奖之词(白川静,1967B:342—346)。《左传》襄公十九年:“夫铭,天子令德,诸侯言时计功,大夫称伐。”其末句正可解释蔑历的意义及其限于大夫阶层的情形。诸侯不称功伐,是以周代铜器铭文中没有蔑历诸侯的词句。铭文只记赏赐锡命,不记考核成绩,然典策与瑾圭的作用,正寓校课的意义。
第六节 结论
彝铭内容王臣受命职司的个例较多,诸侯受疆土人民的个案较少。惟本文列举诸例,已显然可见两种策命在形式上并无二致。如此,则封建诸侯,也是分派特定的职司(李志庭,1981)。若以西欧中古封建的契约关系来讨论西周分封的封建制度,二者有可以相比处,也有不须相比处。西周诸侯以典策与瑞玉代表相约的任务,以礼物与荣宠申明其责任。这自然已是约定的关系了,诸侯的子孙必须朝觐以再受命,正表示约定的关系仍是存在于王与诸侯个人之间。策命必称扬祖先功烈及双方祖先的关系,则又不外重申列代旧约了。西周分封,以姬姜为主,其中已有血亲与婚姻的韧带,休戚相关,其来有自。天子与诸侯,诸侯与臣属,并不是新发展的投靠与依附。反之,西欧中古历史,异族一波一波的侵入,旧人与新人之间,及新来的异族彼此之间,原无君臣血亲姻娅诸种纠葛。在无秩序中,澄清混沌,建立新秩序,主从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必须明白规定,也必须在神前立誓许愿,以保证彼此信守不渝。这点是西周历史与西欧历史相异之处,也因此导致两种封建制度各有其特殊的形式。
当然,西周的封建社会也有确立个人间主从关系的制度,是即委质为臣的约束。因此,西周的封建制度,一方面有个人的承诺与约定,另一方面又有血族姻亲关系加强其固定性。二者用合,遂有表现于彝器铭文的礼仪,礼仪背后,终究还是策名委质的个人关系。上对下有礼,下对上尽忠。史官读命书,受命者受策。加之以赏赐,信之以瑞玉,正是为了确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