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联到俄罗斯:崩溃的轨迹(5)
作者:佚名; 更新时间:2014-12-07
颓势总统了。这样在共产党的温暖被窝里成长起来却极力反对共产党的人,一个对阴险狡诈的西方世界毫无了解的人,几乎不懂什么叫大国政治,不懂什么叫世界战略,在治理俄罗斯这样一个大国的初次尝试中就一败涂地了。
启示之三、是上帝之手还是政治幼稚病?
对于苏联解体的其他原因,学术界还有多种解释,这些解释也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有一条最为重要的原因不能不在这里说清楚,在苏联解体的整个过程中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至始至终操纵着。难道是一只看不见摸不着的“上帝之手”?苏联解体的原因很多,从某种意义上说, 苏联共产党和苏联多数人的政治幼稚病,彻底否定自己的党和伟大的国家,对现实国内政治的自我逆反心理,直接帮助戈尔巴乔夫也帮助美国和西方毁掉了自己!
戈尔巴乔夫作为苏联新的领导人上台,这件事对于冷战的另一方,尤其对于美国来说这已经习以为常了,因为自冷战开始以来,苏联这已经是第六次领导人更替。特别是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苏联国内哀乐声不断,二十八个月内先后有三位总书记去世。而且每一次新的总书记上任,总会给西方世界带来新的麻烦。除此以外,美国和西方还要花去很多时间和金钱去对这位新领导人进行研究,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强自己在对抗之中的地位。但是,这次他们发现情况有所不同了。首先,以强硬思想著称的苏共元老,老资格外交家葛罗米柯被撤换,代之以没有外交经验却独立分裂意识很重的,来自格鲁吉亚的谢瓦尔德那泽(后来证明此人果然是个分裂主义分子);其次,苏联单方面宣布停止核试验五个月,并于1986年1月15日以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的名义发表申明,建议苏美双方在15年内分三个阶段全面销毁核武器。就在这个申明中,戈尔巴乔夫还第一次提出了一个叫“新思维”的概念。这个概念对于美国来说并不是第一次听说,戈尔巴乔夫在他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之后多次提到过和平、和解、人道等与苏联前几任总书记完全不同的词汇,令美国人大喜过望。戈尔巴乔夫还说要根据这些思想写一本书。这事刚一传出不久,美国就有了反应,美国有一家叫做“哈泼罗”的出版公司立刻要求给予他独家版权。并多次催促戈氏尽快完稿。过后人们看到,在戈尔巴乔夫的这部定名为《改革与新思维》的代表作中,除了“改革”二字以外,通篇充斥着人道、民主、自由、和平一类的字眼,而绝少那种坚持社会主义、反对世界霸权之类咄咄逼人的火药味。而且他公开对外界宣称,他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是一个“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这些字眼与美国的口味是多么相宜。这不能不使美国人回忆起1960年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脱下自己的皮鞋,敲击着讲台,点着美国人的脸说道:“社会主义正在取代资本主义,我们将埋葬你们!”那种恶梦般的语言。眼前的这位苏联领导人简直就像美国大学培养出来的不谙世故的研究生,带着满脑袋的梦幻行走于世界,更是美国人高兴的是,这位苏共领导人直接挖苏共自己的老根,不遗余力地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于是苏美之间的关系一下子变得十分热火起来。脑子进水的戈氏后来竟然还得意地说:他的《改革与新思维》出版以后,在美国发行量达到了200万册的惊人数字。
1988年10月,戈尔巴乔夫应邀访问美国,对于这次访问,美国政府给予了极高的重视,戈尔巴乔夫在美期间的一切活动都充满了和解、和平和信任。他在联合国的讲坛上作了充满和平情调的讲话,并单方面宣布载军50万。美国主流舆论对戈尔巴乔夫的访问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连夫人赖莎也成了天使般的美人。自然,美国人也精心组织了一些活动,让戈尔巴乔夫看到了美国民主制度,这些都给本身就有追求美国民主思想基础的戈尔巴乔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有意思的是美国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所作出的反应,他们从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相隔28年的两个联合国讲话中分摘出一些精彩的段落,然后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并用一句相当含蓄的话表达了他们的观点:“对比这两者的演讲内容,人们看到,戈尔巴乔夫完全无保留地埋葬了充斥赫鲁晓夫时代的‘我们将埋葬你们’的论调。”美国人对这位最多只有文科研究生水平的苏联领导人,看来是相当满意的。
就在戈尔巴乔夫登上联合国讲坛前夕,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还在他的那本风靡世界政界的《1999年:不战而胜》的书里这样写道:“如果我们不能与莫斯科进行竞争,我们就将不战而败,竞争是美苏关系的核心,并将决定谁将在超级大国的争斗中取胜。”但是,人们仿佛感到,博览群书的戈尔巴乔夫好像从来没看过这本书,不知道对手日夜都在图谋他。在世界性的竞争中,作为超级大国的苏联,一夜之间颠倒过来为对手思维,大失水准的言行,还不及法国、德国,甚至不如欧洲小国芬兰、瑞士等。美国从未想过要放弃与苏联的竞争,但戈尔巴乔夫首先放弃更准确地说是退却了。
由于美国对戈尔巴乔夫在美期间行为和戈氏思想的刻意渲染,使的戈尔巴乔夫获得了心理上最大的满足。自美国回来之后,戈尔巴乔夫更坚定了他民主、自由、人权的信念,坚定了他推行戈氏改革和对美和解的决心。并直接在苏联最敏感的政治体制上动开了大手脚。戈尔巴乔夫在苏联的民主化进程虽说也称得上是大刀阔斧,可戈氏始终不肯放弃苏共对苏联的领导权,这一点倒是令美国在当时有些无可奈何,但美国有耐心等下去,美国人相信苏共在错误的道路上已经没有回头的余地了。特别是苏共内部的分裂和苏联国家、民族分裂缠绕到一块,在改革和民主的口号声中,愈演愈烈,而宗教的大肆泛滥,给苏共犯下的错误恰似火上浇油。时间到了1989年9 月,改革已经使苏联陷入了分崩离析的境地,通过戈尔巴乔夫鼓吹的民主选举,大量与苏联共产党政见不同的民主分子和民族分裂分子夺取了苏联部分地方的领导权,与戈尔巴乔夫闹翻了的民主斗士叶利钦也通过这种选举得到了全苏联跨地区议员团主席的地位。这个时候,美国人看到了叶利钦的作用,他们认为叶利钦在不久的将来,肯定将成为戈尔巴乔夫最大的政治对手,并且还有可能取代戈尔巴乔夫成为执掌苏联江山的人物,再说,叶利钦的一系列主张完全是以美国体制为蓝本的,他甚至可以比戈尔巴乔夫更戈尔巴乔夫。因此,为了进一步抬高叶利钦的地位,美国政府向叶氏发出了以私人身份访美的邀请。使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个邀请竟很顺利地获得了苏联政府的同意,而且访问时间长达9 天。从这里让人感觉到,当时的苏联共产党和政府的政治思路已经非常混乱了。
在美国的9天时间中,叶利钦可谓忙得不可开交。他广泛接受美国各界的采访,发表演讲达15场之多,美国总统老布什还屈尊亲自给予接见。叶氏在美期间,天真地以为美国的友好态度对他是极大的帮助,是对俄罗斯发展的支持,于是在很多场合对苏联的政治体制和近70年的历史大放厥词,自我诋毁。叶氏的行为博得美国人十二分的欢喜。这次访问也为叶利钦在苏联国内赢得民主斗士和民族独立团伙的认同,增加了不少的政治因素。他根本没有想到,这又是美国人精心导演的,试图搞垮苏联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叶利钦回到国内不久的1990年1月,他联合了175名苏联共产党员,在莫斯科出其不意地成立了苏共民主纲领派,并在莫斯科发动20万人举行声势浩大的大游行。队伍中甚至喊出了“打倒苏共”的口号。事情至此,苏共的分裂已经不可避免。在紧接着举行的全俄罗斯议会选举中,叶利钦以维护俄罗斯人民的利益和俄罗斯国家主权的观点,击败了站在全苏联立场上说话的苏共推出的两名候选人,当选为俄罗斯首任最高苏维埃主席。同时苏联两个最大也是最重要城市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市长也分别被民主派人士波波夫和索布恰克获得。
美国政府对于叶利钦的胜利迅速做
启示之三、是上帝之手还是政治幼稚病?
对于苏联解体的其他原因,学术界还有多种解释,这些解释也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有一条最为重要的原因不能不在这里说清楚,在苏联解体的整个过程中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至始至终操纵着。难道是一只看不见摸不着的“上帝之手”?苏联解体的原因很多,从某种意义上说, 苏联共产党和苏联多数人的政治幼稚病,彻底否定自己的党和伟大的国家,对现实国内政治的自我逆反心理,直接帮助戈尔巴乔夫也帮助美国和西方毁掉了自己!
戈尔巴乔夫作为苏联新的领导人上台,这件事对于冷战的另一方,尤其对于美国来说这已经习以为常了,因为自冷战开始以来,苏联这已经是第六次领导人更替。特别是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苏联国内哀乐声不断,二十八个月内先后有三位总书记去世。而且每一次新的总书记上任,总会给西方世界带来新的麻烦。除此以外,美国和西方还要花去很多时间和金钱去对这位新领导人进行研究,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强自己在对抗之中的地位。但是,这次他们发现情况有所不同了。首先,以强硬思想著称的苏共元老,老资格外交家葛罗米柯被撤换,代之以没有外交经验却独立分裂意识很重的,来自格鲁吉亚的谢瓦尔德那泽(后来证明此人果然是个分裂主义分子);其次,苏联单方面宣布停止核试验五个月,并于1986年1月15日以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的名义发表申明,建议苏美双方在15年内分三个阶段全面销毁核武器。就在这个申明中,戈尔巴乔夫还第一次提出了一个叫“新思维”的概念。这个概念对于美国来说并不是第一次听说,戈尔巴乔夫在他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之后多次提到过和平、和解、人道等与苏联前几任总书记完全不同的词汇,令美国人大喜过望。戈尔巴乔夫还说要根据这些思想写一本书。这事刚一传出不久,美国就有了反应,美国有一家叫做“哈泼罗”的出版公司立刻要求给予他独家版权。并多次催促戈氏尽快完稿。过后人们看到,在戈尔巴乔夫的这部定名为《改革与新思维》的代表作中,除了“改革”二字以外,通篇充斥着人道、民主、自由、和平一类的字眼,而绝少那种坚持社会主义、反对世界霸权之类咄咄逼人的火药味。而且他公开对外界宣称,他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是一个“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这些字眼与美国的口味是多么相宜。这不能不使美国人回忆起1960年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上脱下自己的皮鞋,敲击着讲台,点着美国人的脸说道:“社会主义正在取代资本主义,我们将埋葬你们!”那种恶梦般的语言。眼前的这位苏联领导人简直就像美国大学培养出来的不谙世故的研究生,带着满脑袋的梦幻行走于世界,更是美国人高兴的是,这位苏共领导人直接挖苏共自己的老根,不遗余力地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于是苏美之间的关系一下子变得十分热火起来。脑子进水的戈氏后来竟然还得意地说:他的《改革与新思维》出版以后,在美国发行量达到了200万册的惊人数字。
1988年10月,戈尔巴乔夫应邀访问美国,对于这次访问,美国政府给予了极高的重视,戈尔巴乔夫在美期间的一切活动都充满了和解、和平和信任。他在联合国的讲坛上作了充满和平情调的讲话,并单方面宣布载军50万。美国主流舆论对戈尔巴乔夫的访问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连夫人赖莎也成了天使般的美人。自然,美国人也精心组织了一些活动,让戈尔巴乔夫看到了美国民主制度,这些都给本身就有追求美国民主思想基础的戈尔巴乔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有意思的是美国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所作出的反应,他们从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相隔28年的两个联合国讲话中分摘出一些精彩的段落,然后巧妙地编织在一起,并用一句相当含蓄的话表达了他们的观点:“对比这两者的演讲内容,人们看到,戈尔巴乔夫完全无保留地埋葬了充斥赫鲁晓夫时代的‘我们将埋葬你们’的论调。”美国人对这位最多只有文科研究生水平的苏联领导人,看来是相当满意的。
就在戈尔巴乔夫登上联合国讲坛前夕,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还在他的那本风靡世界政界的《1999年:不战而胜》的书里这样写道:“如果我们不能与莫斯科进行竞争,我们就将不战而败,竞争是美苏关系的核心,并将决定谁将在超级大国的争斗中取胜。”但是,人们仿佛感到,博览群书的戈尔巴乔夫好像从来没看过这本书,不知道对手日夜都在图谋他。在世界性的竞争中,作为超级大国的苏联,一夜之间颠倒过来为对手思维,大失水准的言行,还不及法国、德国,甚至不如欧洲小国芬兰、瑞士等。美国从未想过要放弃与苏联的竞争,但戈尔巴乔夫首先放弃更准确地说是退却了。
由于美国对戈尔巴乔夫在美期间行为和戈氏思想的刻意渲染,使的戈尔巴乔夫获得了心理上最大的满足。自美国回来之后,戈尔巴乔夫更坚定了他民主、自由、人权的信念,坚定了他推行戈氏改革和对美和解的决心。并直接在苏联最敏感的政治体制上动开了大手脚。戈尔巴乔夫在苏联的民主化进程虽说也称得上是大刀阔斧,可戈氏始终不肯放弃苏共对苏联的领导权,这一点倒是令美国在当时有些无可奈何,但美国有耐心等下去,美国人相信苏共在错误的道路上已经没有回头的余地了。特别是苏共内部的分裂和苏联国家、民族分裂缠绕到一块,在改革和民主的口号声中,愈演愈烈,而宗教的大肆泛滥,给苏共犯下的错误恰似火上浇油。时间到了1989年9 月,改革已经使苏联陷入了分崩离析的境地,通过戈尔巴乔夫鼓吹的民主选举,大量与苏联共产党政见不同的民主分子和民族分裂分子夺取了苏联部分地方的领导权,与戈尔巴乔夫闹翻了的民主斗士叶利钦也通过这种选举得到了全苏联跨地区议员团主席的地位。这个时候,美国人看到了叶利钦的作用,他们认为叶利钦在不久的将来,肯定将成为戈尔巴乔夫最大的政治对手,并且还有可能取代戈尔巴乔夫成为执掌苏联江山的人物,再说,叶利钦的一系列主张完全是以美国体制为蓝本的,他甚至可以比戈尔巴乔夫更戈尔巴乔夫。因此,为了进一步抬高叶利钦的地位,美国政府向叶氏发出了以私人身份访美的邀请。使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个邀请竟很顺利地获得了苏联政府的同意,而且访问时间长达9 天。从这里让人感觉到,当时的苏联共产党和政府的政治思路已经非常混乱了。
在美国的9天时间中,叶利钦可谓忙得不可开交。他广泛接受美国各界的采访,发表演讲达15场之多,美国总统老布什还屈尊亲自给予接见。叶氏在美期间,天真地以为美国的友好态度对他是极大的帮助,是对俄罗斯发展的支持,于是在很多场合对苏联的政治体制和近70年的历史大放厥词,自我诋毁。叶氏的行为博得美国人十二分的欢喜。这次访问也为叶利钦在苏联国内赢得民主斗士和民族独立团伙的认同,增加了不少的政治因素。他根本没有想到,这又是美国人精心导演的,试图搞垮苏联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叶利钦回到国内不久的1990年1月,他联合了175名苏联共产党员,在莫斯科出其不意地成立了苏共民主纲领派,并在莫斯科发动20万人举行声势浩大的大游行。队伍中甚至喊出了“打倒苏共”的口号。事情至此,苏共的分裂已经不可避免。在紧接着举行的全俄罗斯议会选举中,叶利钦以维护俄罗斯人民的利益和俄罗斯国家主权的观点,击败了站在全苏联立场上说话的苏共推出的两名候选人,当选为俄罗斯首任最高苏维埃主席。同时苏联两个最大也是最重要城市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的市长也分别被民主派人士波波夫和索布恰克获得。
美国政府对于叶利钦的胜利迅速做
下一篇:论毛泽东的史学理论贡献与实践运用